课件25张PPT。考点9唐太宗及“贞观之治”唐玄宗及“开元盛世”唐太宗 唐朝第二位皇帝,在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中功勋卓著。626年继承皇位,627改年号为“贞观”。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也为唐朝经济持续发展,出现“开元盛世”的鼎盛局面奠定了基础。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昌盛,国力增强,被誉为“贞观之治”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政治)1.沿袭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
2.重视州县长官的选拔,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端。三省六部之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相互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唐太宗的统治措施——(经济)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法律)《唐律疏议》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重视文化教育,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扩充国学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教育、文化)唐太宗的统治措施——(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西北少数民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土蕃赞普松赞干布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设置管理西域的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军事)唐太宗的统治措施——(对外交往)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玄奘西行任用贤才,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唐太宗的统治措施——(重视人才)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加强。为唐代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唐玄宗及“开元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712年至756年在位,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 前期年号“开元”,这期间他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出现了“开元盛世”的繁荣局面。后期年号“天宝”,这期间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导致“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开元盛世”的表现(农业)“开元盛世”的表现(手工业)唐朝手工业的典型代表“开元盛世”的表现(商业)“开元盛世”的表现(人口和疆域)唐玄宗时人口达一千多户。
疆域东至安东(唐朝在高丽设置“安东都护府),西至安西(都护府),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唐朝兴盛的原因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社会繁荣。
2.制度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3.统治者关注民生,缓和社会矛盾。
4.科举制的推行培养了人才。
5.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各民族和谐发展。
6.开放的胸襟使唐代的繁荣持续。
7.统治者励精图治,政治开明,澄清吏治。练习:1.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唐诗作为一个时代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食。(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A2.《政治秩序的起源》一书中指出:“从隋朝开国的581年到12世纪的宋朝晚期,中国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家族政府的逆转,中央集权得以复原到前汉的经典官僚机构。”造成当时“家族政府逆转”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制度的实施 B.三省六部的实施
C.国家统一的实现 D.门阀贵族的兴起A3.下图为唐太宗贞观初年的政令形成、实施流程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书省拥有草拟政令的自主权
B.门下省拥有决策的绝对独立权
C.皇帝失去对政令决策的否决权
D.六部分担尚书省的实际执行权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