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0 唐与土蕃交往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10 唐与土蕃交往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4 11:1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考点10 唐与土蕃交往、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唐朝的民族政策与对外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拉萨唐中宗时唐玄宗时唐蕃会盟碑唐穆宗时,唐与吐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823年,在大昭寺设立“唐蕃会盟碑”唐与吐蕃交往1.唐太宗时(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2.唐中宗时(710年):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3.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表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合同为一家”
4.唐穆宗时(823年):唐与吐蕃相约盟誓,互不侵犯,在拉萨大昭寺前设立“甥舅会盟碑”(唐蕃会盟碑),加强了汉藏友谊,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汉藏友好的历史见证。唐朝民族关系的不断发展方式:设置统治机构、战争、和亲联姻、册封、经济文化交流等。
趋势:以和为主,民族融合不断加强。
表现:与吐蕃和亲与会盟;在西域设立军事行政机构加强管辖;唐太宗被尊为“天可汗”。为什么唐朝时期民族关系能取得大的发展呢?1.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增强,为民族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
2.政治: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3.民族政策:唐朝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灵活。唐朝对外交往玄奘西行唐太宗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途径新疆及中亚,到达天竺。随后遍访天竺有名的佛教寺院,在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佛学大师。并从天竺带回佛经,回国后专心翻译。还根据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玄奘的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以及西域各国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陕西西安
大雁塔7世纪中期,日本“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唐朝对外交往对世界的影响1.高水平的隋唐文化对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的丝织品、造纸术、汉传佛教、诗文、科技大量传到东方各国。
2.唐朝时期的中国式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唐朝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繁荣的原因1.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疆域辽阔,影响远播海外,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2.文化繁荣昌盛
3.采取了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
4.统治者对外来文化持开明态度,兼收并蓄
5.长安城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6.陆路、海路交通发达练习:1.下图为章怀太子墓室的壁画《礼宾图》,反映的是唐朝官员接待外国来宾的外事活动。从中可以得到与唐朝相关的历史信息有( )
①国家统一,吏治清正廉明②国力强盛,影响远播海外③交通发达,对外政策开放④绘画传神,艺术水平高超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C2某班同学准备办一期主题为”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图片展板,你认为下列哪些图片可以入选( )
①马可.波罗东来 ②玄奘西行 ③鉴真东渡 ④文成公主入藏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③④B3.”边城暮雨燕飞抵,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驼白练到安西.”唐朝时张籍的这首诗反映了( )
A.唐朝长安城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B.唐朝安西地区丝织业高度发达
C.陆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景象
D.交子成为唐朝普遍流通的货币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