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温故知新2. 1921年11月___、_____、法、意、_____、比、荷、葡和_____等九国在华盛顿举行国际会议。战胜国还分别与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土耳其等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凡尔赛和约》连同这些条约,构建了列强在______、______和______统治的新秩序——凡尔赛体系。欧洲 西亚 非洲美英日中国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后,西方列强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扼杀新生政权,俄国国内也频繁发生反革命叛乱。面对严峻形势,苏维埃政府实行“_______________”政策,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战胜了国内外敌对势力,但也严重损害了农民
的利益,引发了一些地区的农民暴动。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实行余粮征集制;②大中企业收归国有;③取消商品贸易;④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苏维埃根据需要向农民征收余粮,际上也征收了农民部分的口粮,而付给农民的货币,由于贬值,只是花花绿的纸片。战时共产主义B.新经济政策 为顺应形势的变化,苏俄从实际出发,调整政策。________ 年春,俄共(布)
决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C.内容 ①在农业领域,以____________代替余粮征集制,在数额上粮食税远远低于余粮征集制,而且农民在交税后剩余的粮食可以自由支配。 粮食税政策受到农民的欢迎。1921—1922 年征收的粮食税,比前一年余粮征集数额减少了约2 亿普特(俄制重量单位,1 普特约等于16.38 千克)。农民看到,扩大耕种面积,多打粮食就能多得粮食,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1921—1925 年,粮食耕种面积由6620 万公顷增加到8730 万公顷,粮食作物产量显著增长,由22.13 亿普特猛增到44.24 亿普特。固定的粮食税B.新经济政策 为顺应形势的变化,苏俄从实际出发,调整政策。________ 年春,俄共(布)
决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C.内容 ②在工商业领域,新经济政策规定,在政府控制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的前提下,允许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经营中小企业与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新经济政策还取消了实物配给制,恢复了_________。 苏俄政府将一些国营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允许外资同苏维埃政府一起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苏俄政府还公布《租借条例》,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公民和其他组织。这就促进了生产的发展,逐步满足了人民日常生活的需求。本国私人外国的资本家商品贸易D.效果 新经济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到1925 年底,①工农业生产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②人民生活得到改善,③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苏俄发展历程中的重大转折,也是从国情出发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有益探索。E.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后,原俄罗斯境内建立了多个苏维埃共和国。它们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1922 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共同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首都位于莫斯科。后来加盟共和国逐步扩大,一度达到16 个,最终确定为15 个。F.苏联的成立 成立的时间:__________,苏联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A.斯大林的领导:1924 年_______逝世后,苏联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和________领导下继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列宁斯大林B.确定方针:_______ 年,联共(布) 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并将工业建设的重点放在重工业的发展上。1925 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农业国,工业生产比先进的欧美国家落后很多。
1913 年俄国的工业产值仅占世界份额的5.3%,远远落后于美国的35.8%和德
国的15.7%。C.重大成就: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开始,苏联于______年开始执行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到_____ 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已从落后的________变成强大的_______。1940 年,苏联的工业产值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________。19281937农业国工业国第二位 苏联人民在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奇迹。在库兹涅茨克,人们忘我劳动,仅用1000天的时间便建立起西伯利亚第一个大钢铁厂。苏联钢产量由1928 年的430 万吨,增加到1940 年的1830 万吨。1928—1937 年,建成大型企业6000 多个,建立起飞机、汽车、化工、机器制造业等新型工业部门,国防力量大为增强。
但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也存在着重大问题,如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轻工业和农业的长期落后。1926—1940 年,重工业增长了18.4 倍,轻工业增长了6.2 倍,而农业仅增长26%。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A.背景 随着工业化的开展,城市人口的增长,粮食需求越来越大, 而粮食收购严重不足。B.确定方针_______ 年, 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决定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到1937 年底,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27 集体农庄是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土地为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牲畜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成员集体劳动,按劳分配。1928 年,加入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只占全国农户的1.7%,1929 年12 月这一比例为20%,1930 年3 月更猛增至58%。C.完成到_____ 年底,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1937D.影响 苏联农村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业中的__________被消灭,
农业直接纳入国家全面管理之下,为工业化提供了重要保证。个体经济 在集体化过程中,往往采取行政命令和强制性的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在加入集体农庄前,大量屠杀牲畜,破坏农具,因为农民认为它们已“不再是我们的了”,这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上:实行单一的_______,用_________的方法管理经济,否定_________的作用。
政治上:_____不分,权力过于集中,_________被忽视。
评 价:这种体制在短时间内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来日益僵化,严重阻碍了_______的发展。公有制行政命令市场机制党政民主法制经济1. 下列各项中,属于新经济政策内容的是( )
①实行固定的粮食税 ②实行余粮征集制 ③取消实物配给制
④恢复商品贸易 ⑤政府控制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2. 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这说明( )。
①苏联执行了工业化方针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④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3. 1920年,苏俄重工业产量比“一战”前减少87%,轻工业产量也大幅度下降,粮食产量也只有“一战”前的一半。因此,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 )。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农业集体化 D: 社会主义工业化
4. 1918年4月,家住莫斯科的小姑娘尼娜给在中国工作的父亲写信,她在信封的下方写的国名应是( )
A.沙皇俄国 B.苏维埃俄国(苏俄) C.苏联 D.俄罗斯
5. 美国人哈默最早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他还劝说反共的大资本家亨利·福特到苏俄开办企业。后来,福特成了在苏俄经销福特汽车和拖拉机的唯一代理人,美国其他公司也一拥而上。该现象出现是因为苏俄
A.全面实施新经济政策 B.让外商经营重要工矿企业
C.与帝国主义矛盾消除 D.推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6. 邓小平曾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指的是( )。
A: 十月革命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7. 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的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里说的俄国能“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
A.十月革命的胜利 B.《土地法令》的颁布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8. 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列宁一生所成就的“大事业”是( )。
①领导十月革命 ②实施新经济政策 ③成立苏联 ④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③④
9.《凯歌悲壮》一书认为:苏俄(苏联)在1921-1927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是历史上的“退却年代”。“退却”是指( )。
A: 实行新经济政策 B: 实现农业集体化
C: 斯大林模式形成 D: 戈尔巴乔夫改革10.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看,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有油啊。”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有柴。”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斯大林万岁!”该笑话反映的是( )。
A: 农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B: 个人崇拜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C: 新经济政策恢复自由贸易的后果 D: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