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2 辽、宋、夏、金 课件(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12 辽、宋、夏、金 课件(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4 14:4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8张PPT。考点12 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 女真族的崛起 金灭辽及北宋 南宋与金的并立——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公元907年,唐朝灭亡。随后的中国再次出现割据混战的局面,北方先后有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南方及北方同时出现了十个政权,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960年,
北宋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兵变后,建立宋朝,以开封为东京(汴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北宋建立以后,陆续消灭各地的割据政权,统一了中原和南方的广大地区,结束分裂局面。赵匡胤开国后,革除旧弊,限制武将权力(杯酒释兵权),实行“文治”(重文轻武),采取各种措施消除地方分裂因素,加强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宋朝的表现 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耶律阿保机就是辽太祖。947年,改国号为“辽”。
北宋建国前,辽朝已经控制了幽云十六州。辽朝统治者在其统治区实行“南北面官制(“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主动吸纳汉族先进文化,志在入主中原。
辽的统治者奖励垦荒,迁移汉族人口北上,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与融合,同时革除北宋的赋役杂税,使汉族人安居乐业,“忘南顾之心”1038年银川辽与北宋的和战为夺回幽云十六州,北宋对辽用兵,失败,随后采取防御政策。1004年,辽进攻北宋,北宋重挫辽军,1005年,双方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对北宋来说是屈辱性的和议。但从长远看,宋辽之间保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局面,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使双方的经济和文化都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北宋与西夏的和战元昊称帝后,西夏与北宋连年交战,双方都有很大损失。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给夏岁币,开放边境贸易(榷场)。维护了西北地区的和平,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女真族的崛起建立政权:1115年,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称帝,建立“金”政权,定都会宁,1153年,金迁都燕京(北京),改名为“中都”1125年,灭辽。1126年,攻破北宋都城汴京,
1127年,俘虏宋徽宗和宋钦宗。
史称“靖康之变”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皇族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称帝,后定都临安(杭州),历史上称为“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金军南下给南宋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南宋军民奋起抗金。
岳飞就是著名的“抗金英雄”。1140年,岳飞率军在郾城大败金军,取得郾城大捷。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战争,使南方地区相对稳定,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绍兴和议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对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割让部分土地。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分界线。宋金南北对峙局面形成1.政权并立,战争频繁,各政权之间战和交替不定,给人民带来灾难,影响了生产发展。
2.战后的议和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使得民族矛盾得以缓和。
3.各政权之间的交替也促进了各族人民的接触和交流,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