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4张PPT。考点13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背景:12世纪,蒙古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又受金朝奴役,草原人民渴望统一。 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
(积极影响):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有利于蒙古族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为元朝的建立及元朝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忽必烈建立元朝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继承蒙古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定都大都(北京),忽必烈就是元世祖。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再次实现全国大一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行省制度皇帝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最高军事管理机关最高监察机关统管宗教事务,管辖西藏路、府、州、县,宣慰司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行中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元朝的经济1.推行“重农政策”,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为牧场,禁止掠夺人口为奴。朝廷专设“司农司”,管理农业生产。2.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3.开通新运河,便利南粮北运,粮船从杭州可直达大都,开辟海运。4.元朝商业繁荣,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大都市。文化 元朝统治者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提倡儒学,在中央设立专门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校——国子学。
忽必烈改制的意义性质:忽必烈改制是一次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
意义:
1.政治上(行省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加强了中央集权。建立了省份的雏形,对后世影响深远。
2.经济上: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北方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
3.文化上:呈现以中原传统文化为主的文化认同趋向。元朝疆域西伯利亚南海诸岛库页岛新疆、中亚元朝民族关系的发展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民族大融合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练习1.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当时在东北地区设置( )
A.北庭都护府 B.宣政院
C.辽阳行省 D.吉林将军C2.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都结束了政权并立局面,完成全国统一
②都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政权
③都修建了大运河,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④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加强了中央集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B3.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反映出( )
A.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
B.郡县制仍然是地方行政机构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西汉初:郡国并行制元朝:行省制C4.”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其因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
A.理藩院 B.中书省
C.宣政院 D.行中书省统管宗教事物,管辖西藏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