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毛泽东点燃“星星之火”、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 )
A. 广东革命根据地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延安革命根据地
2.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的标志是( )
A.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 宁汉合流 C.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D. 东北易帜
3.在一次专题学习中,李军同学将该历史事件的意义和地位概述为:它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坚持革命的决心;它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如果需要你再补充内容,你认为下列最合适的是( )
A. 它是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B. 它是党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C. 它是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 它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4.曾经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中共领袖是( )
A. 陈独秀 B. 毛泽东 C. 朱德 D. 周恩来
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 )
A. 井冈山会师 B. 红军长征 C. 挺进大别山 D. 秋收起义
6.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项英明举措是( )
A. 兵分三路,全力进攻长沙 B. 放弃攻打城市,转向农村进军
C. 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D. 整顿工农红军
7.有历史学家在探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某一政治现象时指出:“从城市向农村的退却又是一种历史的进军。”下列属于这一“退却”的是( )
A. 五四运动 B.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 百团大战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8.毛泽东题词中“星星之火”指的是( )
A. 五四运动 B. 中国共产党成立 C. 南昌起义 D. 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9.在一次会议上,孙中山指出对内要把军阀打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让全世界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人民,联络一致,互相扶助,都得到解放。这次会议是( )
A. 国民党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一大 D. 国民党二大
10.下图是位于灌阳县的新圩酒井红军烈士纪念碑。1934年11月,在掩护中央红军抢渡湘江后,有100多名红军伤员因来不及转移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地丢进了这个深不可测的井中。为缅怀先烈,特立此碑。请指出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前行的路线是( )
A. 井冈山方向 B. 湘西方向 C. 瑞金方向 D. 贵州遵义方向
11.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破强敌的北伐名将是( )
A. 贺龙 B. 周恩来 C. 叶挺 D. 刘伯承
12.红军被迫开始长征的原因是( )
A. 要以陕北为根据地 B. 要锻炼红军战士的意志
C. 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坚决主张 D.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13.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后建立的一所革命军校,它的创办者是( )
A. 孙中山 B. 蒋介石 C. 毛泽东 D. 周恩来
14.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
A. 京师大学堂 B. 黄埔军校 C. 云南讲武堂 D. 抗日军政大学
15.小明为井冈山市“红色旅游推介会”撰写宣传语,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 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B.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 D. 改革开放的窗口
16.土地革命战争(十年内战)初期,针对党内一些同志对时局估量的一种悲观思想,毛泽东满怀信心地预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里的“星星之火”最恰当的指向是( )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 长征胜利
17.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
A. 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B. 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C. 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D. 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18.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办学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为( )
①孙中山亲自兼任总理②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③一些中共党员任教官④军校培养出大批学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毛泽东的诗词是记载中国革命伟大历程的史诗。他的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描述的是( )
A. 北伐军进军湖南 B. 八一南昌起义
C. 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D.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
2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
A. 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
B. 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
C.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D. 东北沦陷,华北告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1.一名导游向一名游客作如下解说:“毛泽东在会议上批评当时中央领导在军事问题上犯了‘左’的错误。正是由于推行了这些错误主张,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造成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的重大牺牲。毛泽东的发言受到与会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这群游客游览的会址位于( )
A. 北京 B. 延安 C. 遵义 D. 瑞金
22.毛泽东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场武装斗争是(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北伐战争 D. 广州起义
23.2014年2月21日,武警甘肃森林总队陇南支队200多名官兵兵分两路赴腊子口和哈达铺开展了“重温红色之旅,激发强军活力”活动,领悟和传承长征精神。红军长征历经了无数艰难险阻,其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 )
A. 遵义会议 B. 四渡赤水 C. 巧渡金沙江 D. 飞夺泸定桥
24.爱国主义是红色旅游的主题,李明同学准备利用假期到赣鄱大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应该选择的是( )
A. 革命摇篮,星火燎原 B. 开天辟地,党的成立
C. 生死攸关,历史转折 D. 鸣枪首义,结束帝制
25.下列哪一事件,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 )
A.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二、非选择题
26.分析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材料二:故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之势力不被推翻,则不但统一政府之建设永无希望,而中华民国唯一希望所系之革命根据地,且有被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联合进攻之虞。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统一政府之建设——为巩固国民革命根据地,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陆军军官学校”是国共合作后创办的哪所军校?
(2)依据材料二,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什么?北伐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中的卖国军阀是哪些人?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到哪几个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途中,有一次重要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名称是什么?
(3)从材料一、二中我们受到哪些教育和启迪?
28.阅读下列材料。
讲起“八一”历史长,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闻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
——中国革命歌谣
请回答:
(1)材料中的“南昌打响第一枪”是指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的发生有何历史意义?
(2)材料中的“秋收暴动毛泽东”指什么历史事件?“暴动”的地点在哪里?
(3)“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分别指什么历史事件?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网、新浪网等曾组织过一次关于“五四精神”的网络调查。受访者中,40.2%选择“爱国主义”,23.4%选择“民主精神”,20.8%选择“科学精神”,15.6%选择“创新精神”。
材料二 (图一遵义会议会址、图二三军会师雕塑、图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你认为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什么?
(2)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概括长征胜利对中国革命有什么重大意义?
(3)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请你概括它们的共同之处。
(4)图三所反映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有何历史意义?
30.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9年5月2日,针对巴黎和会,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文,沉痛地说:“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材料二: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基础的产物。 ——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
材料三: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最终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三中图片“敬告同胞,毋忘国耻”,从中你可以得出这场运动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精神财富有哪些?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寻找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后来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工农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来进行了井冈山会师,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B正确。
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宣告失败。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3.【答案】A
【解析】从题目中“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可知是南昌起义,起义发生在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革命军队创建的开始,故选A。
4.【答案】D
【解析】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都曾经是中共领袖,但担任过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只有周恩来,故选D。
5.【答案】B
【解析】中国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保存了革命的火种、宣传了革命思想,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因而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6.【答案】B
【解析】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及时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地区转移。于是,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7.【答案】D
【解析】A项五四运动是1919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发起的反帝爱国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与题意不符;B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发生在194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战役,与题意不符;D项秋收起义进攻长沙计划受挫后,毛泽东决定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这是中共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开端,与题意相符。故选D。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星星之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国革命暂时进入低潮,毛泽东同志领导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中国革命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4年1月,在孙中山主持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依据题文的“让全世界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人民,联络一致,互相扶助,都得到解放。”可知A符合题意;BC和孙中山无关,不符合题意;国民党二大召开时,孙中山已经逝世。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答案】D
【解析】1934年10月,红军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突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后渡过乌江,夺取遵义,所以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前行的路线是贵州遵义方向,所以答案是D。
11.【答案】C
【解析】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蒋介石任北伐总司令。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英勇善战,在湖北连克两桥,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的称号。故选C。
12.【答案】D
【解析】联系史实可知,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实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所以答案为D。
13.【答案】A
【解析】1924年5月,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故选A。
14.【答案】B
【解析】黄埔军校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产物,它的创立,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批军事骨干,故选B。
15.【答案】B
【解析】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率部队向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故选B。
16.【答案】C
【解析】1927年秋收起义,毛泽东在攻打大城市失利之后,毅然把部队开到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接着,各地的共产党人方志敏、邓小平等也领导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根据地,到1930年,全国各地建立大小十多块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故答案选C。
17.【答案】D
【解析】“辛亥首义,共和号角”指的是辛亥革命,发生在武昌,和井冈山无关。“五四中心,风云新途”指的是北京和上海,和井冈山无关。“八一枪响,军旗升起”指的是南昌起义。1927 年9 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928 年4 月,朱德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所以“革命摇篮,红军故乡”说的是井冈山,故选D。
18.【答案】B
【解析】军校学习苏联红军建军经验,设立党代表,建立政治工作制度。廖仲恺任党代表,后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中国共产党还从全国各地选派大批党团员和革命青年到黄埔军校学习。②③都是共产党人在黄埔军校办学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表现,故选B。
19.【答案】C
【解析】毛泽东的诗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描述的是秋收起义,故选C。
20.【答案】C
【解析】由于“左”倾错误在瑞金全面推行,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也就是进行长征,故选C。
2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遵义会议,题干中导游介绍的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22.【答案】A
【解析】南昌起义是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中国共产党毅然发动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也标志着人民军队建军的开始,每年的八月一日是建军节,本题选A。
23.【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遵义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A项符合题意,故选A。
24.【答案】A
【解析】革命摇篮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故选A。
25.【答案】A
【解析】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最能充分表现中国共产党善于开拓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故选A。
26.【答案】(1)黄埔军校
(2)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卖国和混战。 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中国。
(3)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解析】(1)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1924年5月,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国民党在广州的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
(2)通过所学知识及分析材料中的关键词可知,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侵略,封建军阀卖国和混战;北伐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3)通过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个军阀。
27.【答案】(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创立红四军。
(2)遵义会议。
(3)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牺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等。符合题意即可得。
【解析】(1)材料一中的歌谣涉及到的历史事件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和创立红四军。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途中,有一次重要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名称是遵义会议。
(3)从材料一、二中我们受到的教育和启迪:要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牺牲,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等。
28.【答案】(1)南昌起义。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秋收起义。湘赣边界。
(3)分别指:井冈山会师、建立工农红军第四军。
【解析】(1)本问是考查南昌起义这一事件,即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2)题干中出现了秋收即是指秋收起义,地点在湘赣边界。
(3)“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分别指会师和建立军队。
29.【答案】(1)主旋律:爱国主义。
(2)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意义:保存了革命力量,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意义: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解析】(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3)五四精神和长征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都体现了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创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30.【答案】(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继承,由此爆发了五四运动。
(2)五四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体现了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解析】(1)(2)从五四运动的背景、导火线,结果和意义角度进行解答,根据课本的知识点回答即可。
(3)根据材料二可知中国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4)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