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对丝绸之路作用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B. 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C. 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 D. 在现实生活中仍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2.对开通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 )
A. 汉武帝 B. 张骞 C. 班超 D. 甘英
3.撰写《伤寒杂病论》,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 张仲景 B. 张衡 C. 华佗 D. 扁鹊
4.“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此号召下爆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农民起义是指( )
A. 刘邦领导的起义 B.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
C. 项羽领导的起义 D. 张角领导的起义
5.2014年5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接受了中亚土库曼斯坦总统赠送的一匹汗血马。如果沿汉朝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 )
A. 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 B. 西域——河西走廊——阳关——洛阳
C. 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西域 D. 河西走廊——西域——阳关——长安
6.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物品中,哪一项是中原原有的(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7.公元前138年,瀚海深处响起一阵阵悠扬的驼铃声,看!张骞率着一只队伍骑着骏马和驼队开始了他的使命,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B. 寻找丝绸之路
C. 了解西域地理民族风情 D. 交好西域各国
8.“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宣扬这种教义的宗教是( )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9.东汉时总结劳动人民经验,改进造纸术的是( )
A. 张仲景 B. 华佗 C. 黄帝 D. 蔡伦
10.关于秦朝,说法错误的是( )
A. 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
B. 秦朝定都咸阳
C.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 东方六国无力抵抗秦军的是城濮之战
11.2016年2月25日,近万名民众及游客聚集在医圣苑医圣山下,虔诚祭拜张仲景,纪念张仲景诞辰1866周年。众人朗读《医圣颂》,向医圣敬献山茱萸、山药、丹皮、地黄等六味优质中药材。医圣的著作是( )
A. 《本草纲目》 B. 《黄帝内经》 C. 《千金方》 D. 《伤寒杂病论》
12.“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出现在( )
A. 西汉 B. 秦朝 C. 东汉 D. 三国时期
13.陈胜吴广起义后,建立张楚政权的地点是( )
A. 陈 B. 咸阳 C. 戏 D. 大泽乡
14.东汉明帝时曾经派谁出使西域( )
A. 张骞 B. 班超 C. 甘英 D. 班固
15.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
A. 刘邦 B. 刘彻 C. 刘秀 D. 刘备
16.秦朝完善行政体制后,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 )
A. 政府 B. 地主 C. 个体家庭 D. 郡县
17.西汉时,大臣东方朔上书汉武帝,所用的竹简需要两人抬进宫。这种状况的彻底改变得益于哪一发明( )
A. 雕版印刷术 B. 造纸术 C. 活字印刷术 D. 制墨技术
18.在一次历史人物评论会上,有四位同学谈了他们对张仲景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他是西汉时期杰出的医学家 B. 他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
C. 他的论著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D. 他被后世尊称为“医圣”
19.两汉时人们称西域的地方是( )
A. 今内蒙古地区 B. 当时的安息和大秦
C. 当时的西方各国 D. 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20.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 )
A. 释放奴婢 B. 实行三十税一 C. 严惩贪官污吏 D. 兴办太学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暴虐,之子而亡(秦始皇残暴,到他儿子的时候就灭亡了)”。
——《贞观政要》卷八
材料二: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毛泽东选集》
(1)材料一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秦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毛泽东为什么肯定秦始皇?
(3)请你用一句话评价秦始皇。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手中开,西域风情眼底来。博望封侯君莫慕,胸怀锦绣几人裁。”
材料二 汉朝时,人们把玉门关以西、葱岭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天山南北的今新疆地区,称为西域。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歌颂的是哪一个历史人物?他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你怎么样评价他?
(2)材料一中“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什么历史意义?这条路的起点在哪里?
(3)材料二中的“西域”在西汉初年被哪个民族控制?后来,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了什么机构?在哪一年设立?意义是什么?
23.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时代热点,由此引起了世人对古代丝绸之路的关注和猜想。
[寻访丝路古风]
材料一 这条交通干线是穿越整个旧世界的最长的路,从文化和历史的观点看,这是连接地球上存在过的各民族和各大陆的最重要的纽带……
(1)材料一中“这条交通干线”是指何时开通的什么路线?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交通线作出贡献的人是谁?
材料二
(2)观察材料二中的示意图,如果你沿着这条著名的交通干线观光旅游,你认为最值得去的名胜古迹是哪一处?
[喜看丝路新生]
材料三 在今天,一条横贯亚欧大陆的洲际铁路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
(3)材料三中的当代“新丝绸之路”指什么?你能说出 它的起止点吗?
(4)“新丝绸之路”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为了发挥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迅速发展西部经济,制定了一个伟大的发展策略,你知道是什么吗?
24.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他的功绩。
[图示中的历史]
(1)这两幅图示都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一种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汉书》
(2)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钱币中的历史]
(3)图三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除此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评价中的历史]
“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毛泽东
(4)汉武帝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他在位时西汉进入了怎样的局面?结合毛泽东的评价,用一句话来评价汉武帝。
25.以下图片是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关于我国某项伟大发明研讨会的会场背景图,读图后回答问题。
(1)根据以上图片信息,你认为这次研讨会主题中的伟大发明是什么?结合图片,说说此项发明在当时有何优点。(从不同方面说出两点即可)
(2)你打算通过哪些途径去收集资料来探索研究这个主题?(至少说出两条途径)
(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造出便于书写的纸,人称“蔡侯纸”。请你说出蔡伦受人尊敬的原因。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开通后,加强了汉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促进了中外(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是联系中外的纽带和沟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的桥梁,但是并不是汉朝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故选C。
2.【答案】B
【解析】西汉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的联系,对开辟从中国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有卓越贡献,至今举世称道,故选B。
3.【答案】A
【解析】东汉末年医学家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被后世尊称为“医圣”。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4.【答案】B
【解析】陈胜吴广起义战争发生在秦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战争。所以答案选B。
5.【答案】A
【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西汉张骞通西域的基础上,开创了丝绸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到西亚,再转运欧洲。如果沿汉朝丝绸之路送汗血马去中原,应走的路线是西域——玉门关——河西走廊——长安,BCD不正确,故选A。
6.【答案】B
【解析】题干提供了关键图片信息“中原原有的”,结合课本所学分析,西汉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后,中原和西域的交流加强了,许多西域的物产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传入中国,其中核桃、石榴和葡萄等是从西域传入的,小麦是中原原有的。故答案为B。
7.【答案】A
【解析】根据课本所学,汉武帝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准备联络被匈奴从河西走廊赶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渴望为国建功立业的张骞,毅然应募。公元前138年,从长安出使西域。选择答案A。
8.【答案】B
【解析】佛教宣扬“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让人们消除欲望,故选B。
9.【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期的蔡伦改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等造成便于书写的纸,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是我国古代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AB是我国东汉时期的医药学家;C项是我国的人文初祖。故选D。
10.【答案】D
【解析】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的时间是公元前221年,秦朝定都咸阳,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东方六国无力抵抗秦军的是长平之战,不是城濮之战,所以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汉著名的医学家张仲景钻研医学,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后世尊称张仲景为“医圣”。因此,“医圣”的著作是《伤寒杂病论》。故选D。
12.【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文景之治的时间,根据所学可知,文景之治指中国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因此选A。
13.【答案】A
【解析】结合课本所学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在陈建立张楚政权。故答案为A。
14.【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汉明帝时曾经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在西域30年,对巩固我国西部疆域,促进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15.【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公元25年,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就是光武帝。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光武中兴”,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6.【答案】C
【解析】秦朝已经完全是封建社会,而封建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个体小农经济形态,个体家庭已经成为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
17.【答案】B
【解析】纸的发明,携带方便的优势,改变了竹木简笨重的现状。
18.【答案】A
【解析】张仲景是东汉时期的医学家。
19.【答案】D
【解析】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的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和以西更远的地方称之为西域。汉武帝曾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对西域的沟通和管理。故本题答案选D。
2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光武中兴.依据所学,25年,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 减轻农民的负担, 减轻刑法; 还合并州县, 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 “光武中兴”故C符合题意.故选C.
21.【答案】(1)暴政。农民起义。
(2)统一中国,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创设郡县制。
(3)秦始皇在历史上有功有过,但不失为千古一帝。
【解析】(1)结合材料一中提到的“始皇暴虐”,可知秦始皇实行的统治比较残暴,这是从他修建万里长城、秦驰道、灵渠、阿房宫及秦始皇陵时,征发大量的徭役和赋税等方面和他制定的法律严苛总结出来的。公元前209年由于不堪忍受秦朝的暴政,陈胜吴广发动了农民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领导的农民军相继打败秦军,推翻了秦的统治。
(2)毛泽东评价秦始皇“比孔子伟大的多”,主要是从秦始皇“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等方面来说的。秦始皇的这些措施,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秦始皇有功有过,但功大于过。一方面,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创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并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方面,他推行暴政,导致了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加速了秦朝的灭亡,这是后世统治者应该借鉴的地方。
22.【答案】(1)张骞 开通中原到西域的通路;
评价:张骞通西域在民族交流史上开辟了新纪元
(2)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长安
(3)匈奴;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标志着西域地区归中央政府管辖
【解析】汉武帝为反击匈奴,于公元前138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诸国也纷纷派使者回访,汉朝终于和西域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张骞通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一体。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张骞通西域,奠定了我国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和开发基础,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了西域都护。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开通了“丝绸之路”。
23.【答案】(1)汉朝,丝绸之路,张骞。
(2)古城西安,玉门关遗址,楼兰古国,等。(回答一处即可)
(3)亚欧大陆桥。起点:连云港;终点:鹿特丹。
(4)西部大开发。
【解析】(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西汉时期张骞开辟的丝绸之路。
(2)图二反映的是丝绸之路的路线,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到达今新疆地区,再通往西亚,最后到达欧洲。所以沿着这条路线可以参观如古城西安,玉门关遗址,楼兰古国等名胜古迹。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代的“新丝绸之路”指的是欧亚大陆桥,是欧洲与亚洲两侧海上运输线联结起来的便捷运输铁路。新欧亚大陆桥东起我国 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向西经陇海的徐州、萧县、砀山、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西安、宝鸡、天水等站(由东向西),兰新线的兰州、武威、金昌、张掖、清水、酒泉、嘉峪关、玉门镇、柳园、哈密、鄯善、吐鲁番、乌鲁木齐等站(由东向西),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复兴丝绸之路能带动经济实力较为薄弱的西部地区,所以我国未来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迅速发展西部经济,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24.【答案】(1)实施了“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学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3)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盐铁官,把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作用: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4)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汉武帝是我国封建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两幅漫画可知,这是汉武帝为解决诸侯王势力强大,威胁中央统治而采取的“推恩令”;第二小问,根据漫画和所学可知,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第三小问,这样做的作用就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可知,《六经》是儒家六部经典著作《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所以,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二小问,根据“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和所学可知,汉武帝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使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3)第一小问,根据钱币上行文字“五铢”可知,这是汉武帝时期铸造的五铢钱。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经济上的大一统还包括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第三小问,根据所学可知,实施了上述经济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4)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实行的一系列大一统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第二小问,根据题干可知,汉武帝虽然在统治期间出现“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但在晚年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了罪己诏。从其一生功过来看,仍不失为一位有作为的皇帝。用一句话概括为: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25.【答案】(1)造纸术。优点:①轻便,相比竹简便于书写、携带等。②经济,相比丝帛成本低廉,价格便宜等。
(2)例如:可通过社会上专业的文物馆、博物馆、大学专业研究所及互联网等途径,搜集与探究有关的文物、图片、影片、文字记录等原始资料以及学者的研究成果等。
(3)改进了造纸术,方便了书写,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
【解析】(1)根据图片信息“竹简,蔡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研讨会主题中的伟大发明是蔡伦改进造纸术;此项发明在当时的优点是:①轻便,相比竹简便于书写、携带等;②经济,相比丝帛成本低廉,价格便宜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互联网,通过访问学者的研究成果等途径去收集资料来探索研究这个主题。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蔡伦受人尊敬的原因在于他改进了造纸术,提高了纸的质量,方便了书写,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