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 学案 第1课时
一、氨的物理性质
二、氨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实验探究] 氨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呢?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
现象:
[思考]
(1)为什么烧杯中的水会大批量的喷射到烧瓶内?
(2)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哪些?
(3)如果只有单孔塞,你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来引发本实验?
(4)喷泉为什么是红色的?
请写出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考] 氨水和液氨是同一物质吗?他们都由哪些微粒构成 ?
氨水
液氨
形成条件
微粒
物质类别
2、氨与酸的反应:
请写出氨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强化训练]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试管上套一气球,加热试管,溶液颜色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2.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c活塞均关闭.
(1) 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I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然后打开b活塞,在烧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I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氨气发生大面积泄漏时,你认为可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或消除由此带来的危害和损失?
4. 请你设计一个蓝色喷泉实验。
《氨》学讲案
第一课时
开县中学化学组 龙泽翼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氨的物理性质;
掌握氨和氨水主要化学性质;
理解“喷泉”实验中产生喷泉的动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严密的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氨、氨水的主要化学性质。
2.学习难点:氨水的成分。
三、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教师指导
课前预习
1.自主预习教材内容,完成学案中的相关内容,了解本节内容的知识框架;
2.根据学案,结合教材,提取本节课的重难点,尝试解决疑难问题,对有疑难问题的地方做好记录;
3.收集资料,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1.分发学案,布置预习作业,让学生收集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2.提出本节重、难点,提醒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NH3
【思考与交流】 观看新闻报道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1、结合我们的预习和这一新闻报道总结出氨气的物理性质?
2、如何吸收泄露而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
【汇报结果】 ……
【导入新课】 魔术
展示用酚酞在滤纸上写好NH3的滤纸,然后在氨水上方熏,就写出了红色的NH3
【创设情景】 播放液氨泄漏事故新闻
二、探究氨在水中的溶解度
【观察实验】 观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
1、为什么烧杯中的水会大批量的喷射到烧瓶内?
2、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哪些?
3、如果只有单孔塞,你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来引发本实验?
4、喷泉为什么是红色的?
【汇报结果】 分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演示实验】 喷泉实验
【指导讨论】
【点评】 喷泉实验证明可以用水枪喷射泄漏在空气在的氨气
三、掌握氨和氨水主要化学性质
【解读魔术】
【讨论与交流】
氨水和液氨的成分相同吗?各自都由哪些微粒构成 ?
氨水
液氨
形成条件
构成微粒
物质分类
【练习】 写出实验室制氢氧化铝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分组实验】
1、把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只靠近,不接触
2、把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硝酸的玻璃棒只靠近,不接触
3、把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只靠近,不接触
【汇报】 汇报实验现象
【思考并总结】
试总结出浓氨水和具有什么性质的酸接近会产生白烟现象?并写出产生白烟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推测氨气能不能和硫酸反应?如果能,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课堂练习】
(1)生产Cl2的化工厂常用浓氨水来检查生产设备和管道是否漏气。原理如下:
如果管道漏气,将会有什么现象产生?
(2)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吗?为什么?最好选择什么干燥剂?
【讲解】通过分析氨水显红色的原因引出氨与水的反应,并讲解氨与水反应
【引导回忆】 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什么时候还用到过氨水?
【请学生展示】 请学生到黑板上写相应的方程式并强调一水合氨是弱碱,在离子方程式中保留化学式。
【过渡】 从氨水显碱性这一角度推测氨水还能和那一类物质反应?
【指导实验】
【讲述】 氨与酸这一反应为我们全世界人民做出了重大贡献,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问题。
四、小结
【讨论】你有哪些检验氨气的方法?
【点评】 点评检验的方法并总结本堂课的主要内容。
课后训练
1.写本节课的心得体会;
2.完成课后作业。
批改作业,认真阅读同学们的心得体会并做出正确的指引,同时写好教学反思。
课件11张PPT。主讲人:龙泽翼【议一议】1、结合我们的预习和这一新闻报道总结出氨气的物理性质?
2、如何吸收泄露而弥漫在空气中的氨气?【实验探究】
氨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呢? 现象:烧杯中的水溶液经导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无色溶液进入烧瓶后变为红色。 【讨论与交流】
为什么烧杯中的水会大批量的喷射到烧瓶内?
实验成功的关键有哪些?
如果只有单孔塞,你还能想到哪些方法来引发本实验?
喷泉为什么是红色的?实验成功的关键:1. 装置气密性好 2. 烧瓶干燥
3. NH3要纯净,充满烧瓶 4. 挤入烧瓶内的水足量【讨论与交流】 氨水和液氨的成分相同吗?分别都由哪些微粒构成?NH3、H2O、NH3·H2O 、
NH4+、OH-、H+(极少量)
氨气溶于水加压或降温混合物纯净物NH3 把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只靠近,不接触
把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硝酸的玻璃棒只靠近,不接触
把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和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只靠近,不接触
【分组实验】氨与酸的反应:小结你有哪些检验氨气的方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