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 (教科版)小学语文六年级 下册第二单元 快乐读书屋二—古诗四首《渔歌子》《采莲曲》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渔歌子》 —快乐读书屋二—古诗四首渔歌子【唐】张志和 学习古诗的方法:一、知诗 人,解诗题。
二、抓字眼,明诗意。
三、想情景,悟诗情。
四、反复读, 表意境。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诗文,体会诗歌的韵律
美,借助字典和书下注释理解诗句内容。
2、按照古诗学习方法把不懂的字词
圈画出来,不理解的地方在诗文旁作标
注。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示:
1、组长带领同学用自由读、齐读、轮
读等方式熟读诗文,理解背诵诗文。
2、组员将在自学中遇到的诗文疑点提
出来请组内同学帮助理解。
拓展学习成果展示
张志和(730~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 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
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
词牌名。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塞sàisāisè瓶塞 塞满边塞 塞外闭塞 堵塞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因为有( )有( ),所以不须归。西塞山白鹭桃花鳜鱼斜风细雨流水拓展学习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唐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语气
语调
语速
重音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采 莲 曲 成果展示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采莲曲:乐府旧题,以民歌般
的语言,歌唱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
内容健康活泼,如炎炎夏日中的阵阵
荷风,给读者带来清新自然的感受。
芙蓉:
闻:
始觉:
荷花。方才知道。听。采莲曲采 莲 曲 采莲姑娘的罗裙像荷叶一样,荷花
向着姑娘们红润的脸庞开放,脸庞夹在
荷花中间难以分辨。她们划船进入荷塘
后,分不清哪里是荷花哪里是姑娘,有
听见姑娘们的歌声后才知道她们来了。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课堂检测:?张志和西塞山流水安适渔翁远静动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 白鹭?近唐桃花鳜鱼大自然的热爱和词人淡泊的情怀?。课堂检测:
采莲曲 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这首诗描写的是( )。A.水仙花 B.荷花 C.莲花
2.请将相关内容连起来。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描写送别友。 汉乐府 《采莲曲》描写姑娘们采莲劳动的情景。
王昌龄 《江南》 描写水乡美景、鱼儿嬉 。
B拓展学习作业:
作诗作词一首,内
容不限,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