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 授课人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对地理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注意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发展中的地理知识。
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3、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释、解决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
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
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的关系。
引入新课(或课前展示):
平时,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称赞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学习过程:
(一)明标自学
学习任务一 揭开地理之“谜”
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你对那些问题疑惑不解?请说出两个。
2)小组展示搜集材料:“世界上的地理之迷”
学习任务二 读课本2页最后一段及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读“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1)讨论课本P.3的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
种体育活动应该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
2)说说你了解的商品及产地?
3)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习归纳: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地理能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读“地理与生产建设”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4)水稻是喜水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
5)小麦是耐旱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
6)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该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镇?为什么?
读“地理与风土人情”一框所有内容,完成下列要求。7)第四页的两副图,说出这是什么内容,主要在什么地方开展?
8)完成P5活动题1、2。
(二)小组合作
1.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别甜?
【教师精讲点拨】白天糖分增加的多,晚上糖分减少的少,瓜果才
会甜,想想、猜猜新疆的条件会是怎样呢?
【结论】
新疆白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2. 阿拉伯人的服饰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优点是哪些?
【教师精讲点拨】
首先了解当地环境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
【结论】
头巾、长袍可以挡风沙;白色可以反射阳光。宽大的长袍能很好的透气,散热。
(三)交流展示
小组内交流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四)归纳提升
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业、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与地理知识有关。
随着你们的不断学习,你们将会发现,地理知识既可以让你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也可以让你的工作、学习更出色,还能为你的业余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五)达标检测
1、请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活动 ( )A、再睡早起 B、看报纸 C、修路、架桥 D、去医院看病2、与草原关系不密切的活动是 ( )A、乳制品生产 B、放牧 C、生产皮毛产品 D、建核电站3、地理学可以直接指导人们 ( )A、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B、编制电脑程序C、用法律保护自己 D、观看足球比赛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什么的影响重大? ( )A、日常生活 B、农业生产 C、交通出行 D、工业生产5、李明说:“我们那里的小孩都会溜冰。”,李明是 ( )A、东北人 B、上海人 C、四川人 D、广东人6、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而且十分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A、炎热的沙漠气候 B、潮湿多雨的气候 C、伊斯兰教的审美观 D、艰辛的居民生活(六)反馈讲评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