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阶段检测化学(选修)卷

文档属性

名称 2012届江苏省海安县南莫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阶段检测化学(选修)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0-12-27 10:3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南莫中学高二年级化学选修第三次阶段检测2010.12
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命题:吉亚敏
本试卷分选择题(第1题~第14题,共48分)和非选择题(第15题~第21题,共72分)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Zn-65
Ⅰ卷(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提倡人们购物时不用塑料袋,是为了防止白色污染
2、下列叙述中 正确的是 ( )
A.在稀溶液中1mol酸和1mol碱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B.在101kPa时1mol物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C.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
D.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则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3、 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
4、一些烷烃的燃烧热(KJ/mol)如下表:
化合物 燃烧热 化合物 燃烧热
甲烷 891.0 正丁烷 2878.0
乙烷 1560.8 异丁烷 2869.6
丙烷 2221.5 2-甲基丁烷 3531.3
  下列表达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正丁烷>异丁烷
B.乙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6(g)+7O2(g)→4CO2(g)+6H2O(g) ΔH=— 3121.6KJ/mol
C.正戊烷的燃烧热大约在3540 KJ/mol左右
D.相同质量的上述几种烷烃,完全燃烧耗氧最多的是2-甲基丁烷
5、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 △H= -57.3kJ/mol
又知在溶液中反应有: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 -Q1kJ/mol
H2SO4(浓)+NaOH(aq)=_ eq \o(\s\DO3(2(1)Feq \o(\s\up 5(1),)Na2SO4(aq)+H2O(l) ; △H= -Q2kJ/mol
HNO3(aq)+KOH(aq)+H2O(l) ; △H= -Q3kJ/mol,则Q1、Q2、Q3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Q1 = Q2 = Q3 B.Q2 > Q1 > Q3 C.Q2 > Q3 > Q1 D. Q2 = Q3 > Q1
6、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L的容器中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 2C(g),若经2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①用物质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3mol·L-1·s-1,②用物质B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 mol·L-1·s-1,③平衡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平衡时物质B的浓度为0.7mol·L-1,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8、现有三个体积相等的密闭容器中都进行如下反应:CO2+H2CO+H2O(g),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反应的起始浓度不同,其中甲:[H2]=[CO2]=amol 乙:[CO2]=amol [H2]=2amol 丙[CO2]=[H2]=[H2O]=amol,达到平衡时,CO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A.丙>甲>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乙>甲>丙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100 mL 6 mol·L-1 H2SO4跟过量镁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 ( )
A.碳酸钠(固体) B.水 C.硫酸钾溶液 D.氯化铵(固体)
10、对于可逆反应mA(固)+nB(气) eC(气)+fD(气),当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时,C的质量分数(C%)与温度(T)和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达到平衡后,若使用催化剂,C的质量分数将增大
B.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C.化学方程式中m+nD.达到平衡后,增加A的量有利于化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增加压强可使平衡H2(g)+I2(g) ≒2HI(g)正向移动。
(2)增加硫酸的浓度,一定可以加快锌与硫酸反应制取H2的速率
(3)对于反应CaCO3(s) CaO(s) + CO2(g),增加CaCO3的量,可以加快正反应速率,而增加CaO或CO2的浓度,则可以加快逆反应速率
(4)对反应3H2(g) + N2(g) 2NH3(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固定体积),充入氦气,压强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5)对于反应3H2(g) + N2(g) 2NH3(g),使用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加快。
A.(1) (2) B.(1) (2) (3) C.(1) (2) (3) (4) D.(5)
12、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离子组是
A.Na+ K+ S2- Cl- B.K+ Na+ SO42- NH4+
C.K+ Na+ Al3+ NO3- D. Al3+ Mg2+ SO42- Cl-
13、一定质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气)+yB(气)zC(气)。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当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二倍,再达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3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x+y>z C.C的体积分数降低 D.B的转化率增大
14、取pH均等于2的盐酸和醋酸各100mL分别稀释2倍后,再分别加入0.03g锌粉,在相同条件下充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醋酸与锌反应放出氢气多 B.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C.醋酸与锌反应速率大 D.盐酸和醋酸分别与锌反应的速率一样大
Ⅱ卷(72分)
15.(14分)(1)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
①用标准的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的氢氧化钠溶液时,左手把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 _。直到因加入一滴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并且
__   _ 为止;
②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__________;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
B.滴定前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
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D.读取盐酸体积时,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③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则起始读数为_________mL,终点读数_____________mL;
④某学生根据三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下:
滴定次数 待测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 0.1000mol/L盐酸的体积(mL)
滴定前刻度 滴定后刻度 溶液体/mL
第一次 25.00 0.00 26.11 26.11
第二次 25.00 1.56 30.30 28.74
第三次 25.00 0.22 26.31 26.09
请选用其中合理的数据列式计算该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NaOH)= 。
(2)有一学生在实验室测某溶液的pH。实验时,他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试样进行检测。
①该学生的操作是 (正确或错误)。
②如不正确,请分析是否一定有误差,为什么? 。
③若用此法分别测定c(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稀溶液的pH,误差较大的是 __________,原因是 。
16、(10分)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 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用于估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H),化学反应的△H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化学键 Si—O Si—Cl H—H H—Cl Si—Si Si—C
键能/ KJ·mol—1 460 360 436 431 176 347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比较下列两组物质的熔点高低 (填>或<)
SiC______ Si; SiCl4 ______ SiO2
⑵ 右图立方体中心的“●”表示硅晶体中的一个原子,请在立方体的顶点用“●”表示出与之紧邻的硅原子。
⑶ 工业上高纯硅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取:
SiCl4 (g) + 2H2(g) Si(s) + 4HCl(g)
该反应的反应热△H = ___________ KJ/mol
17、(8分)在6份0.01mol/L氨水中分别加入下列各物质:
A.浓氨水 B.纯水 C.少量K2CO3
D..少量浓H2SO4 E.少量NaOH固体 F.少量Al2(SO4)3固体
(1)能使c(OH-)减小、c(NH4+)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
(2)能使(OH-)增大、c([NH4+]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
(3)能使c(OH-)和c(NH4+)都增大的是_______________
(4)能使c(OH-)和c(NH4+)都减小的是_______________
18、(6分)现有可逆反应A(气)+B(气)3C(气),下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的条件下,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的情况,则_ __曲线是表示有催化剂时的情况。
(2)若乙图中的a曲线表示200℃和b曲线表示100℃时的情况,则此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__热反应。
(3)若丙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不同压强下的情况,则__ __曲线是表示压强较大的情况。
19、(12分)在一定条件下,x A+y Bz C的反应达到平衡。
(1)已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是气体,且x+y=z,在增大压强时,如果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一定向_________移动;
(3)已知B、C是气体,当其他条件不变,增大A的物质的量时,平衡不发生移动,则A是_____________态物质。
(4)若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反应。
20、(10分)在一个恒温恒压容积可变的V升的容器中加入1molA和1molB,发生2A(g)+xB(g)≒2C(g)的反应,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50%,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75mol。
求:(1)x的值
(2)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的容器中加入2molA和2molB,平衡时容器的体积为多少升?
21(12分)、有H2SO4 和HCl的混合溶液20 mL,在这个溶液中加入0.025 mol.L-1Ba(OH)2 溶液,生成BaSO4的量和相对应的pH 如下图所示,求解下列问题(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最初混合溶液中H2SO4 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2)当加入Ba(OH)2 的体积分别为20mL和40 mL 时,溶液的pH各为多少(lg5=0.69 lg6=0.78)
高二化学选修参考答案及评分分标准
1、B 2、C 3、C 4、C 5、C 6、B 7、B 8、D
9、BC 10、B 11、D 12、D 13、BC 14、BC
15、(14分)(1)①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 半分钟内不变(各1分)
② D (2分) ③ 0.00 26.10 (各1分) ④ 0.1044mol/L(2分)
(2) ① 错误 (1分)② 溶液被稀释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浓度发生了变化(2分)
③ 盐酸(1分)盐酸是强酸酸稀释时pH值变化快,醋酸是弱酸稀释时电离平衡正向移动,pH值变化慢。(2分)
16、(10分)(1)>,<;(各2分) (2) 或者 (2分)
(3)236 (4分)
17、(8分)(1)DF (2) C E (3)A (4)B(各2分)
18、(6分)(1)a;(2)吸;(3)b(各2分)
19、(12分)(1)x+y>z;(2)逆方向;(3)非气体;(4)放热(各3分)
20、(10分)(1) x=1 (4分) (2) 7/4V(6分)
21、(12分) (1)0.025mol/L 0.1 mol/L (各2分) (2) 1.3 1.7(各4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