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
的发展
发展历程
千呼万唤始出来——近代民族工业的萌芽
想一想: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是什么?为什么?
正是在洋务派主持下,中国拥有了第一批机器生产的兵工厂、造船厂、纺织厂、钢铁……在“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的企业里,一些地主、官僚、商人逐渐向资产阶级转化。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特别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米民族工业的发展。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
原因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内因
外因
“短暂的春天”
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有何影响?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思考题
萧条发展:一战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
原因
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民族工业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内因
外因
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
纺织业
面粉业
地区分布特点: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近代民族工业之特点
内容 主要特征
从过程看
从行业看
从分布看
从总体看
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的
艰难曲折
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主要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比较落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归纳
1.产生:
2.发展:
3.热潮:
4.短暂春天:
5.再度受挫: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萌芽和艰难发展
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辛亥革命后。
一战时期(1914——1918)。
一战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后)
社会生活的变化
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
《申报》报道:“火车为华人素未经见,不知其危险安妥,而(乘客中)妇女及小孩竟居其半。”“先闻摇铃之声”“又继以汽笛数声,而即闻作响声者,车即由渐而快驶矣。坐车者面带喜色,旁观者亦皆喝彩,注目凝视。”
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早期火车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他设计“人”字形路轨,以减缓坡度。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人”字形轨道
新式交通工具传入的意义: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也便利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早期电报机
早期电话
通讯工具:电报、电话
作用: 商人可以传达生意信息 ,记者可以进行新闻报道
老百姓与亲友联系 , 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新式通讯工具的传入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易服饰
改礼节
习洋俗
剪发辫
穿中山装、西服、旗袍成为时尚
废除跪拜礼,代之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称呼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流行,时装,烫发流行
饮食、婚丧、休闲方式日益开放
民国时期上海西餐厅
洋酒
西餐
西式婚礼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洋布在沿海城市成为时尚,文明结婚、集体婚礼、公葬、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纷纷出现,公园、咖啡馆在大都市风行一时。
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不平衡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特点是什么?
知识探索
原因:(1)西方的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2)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3)资产阶级政治、文化运动推动;(4)清政府和民国政府推动。
特点: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发展:甲午战争后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工业发展
社会生活变化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萧条: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风俗习惯的改变
新式交通的出现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新式婚丧礼节的出现
社会生活变化特点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