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1.1 林黛玉进贾府 课件(共4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三1.1 林黛玉进贾府 课件(共4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06 16:3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魏晋南北朝以前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神话传说志怪、志人小说唐传奇话本、演义小说独立创作,关注平凡人生的现实主义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曹雪芹的一生经历了曹家由兴盛到衰败的过程,早年过着豪华的公子生活,晚年却穷愁潦倒,卖画度日,生活于贫困之中。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曹雪芹深刻地思考自己的经历,对社会上种种黑暗产生了不满,这就为创作《红楼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者介绍曹雪芹故居前的老槐树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曹雪芹故居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为中心,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和腐朽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发展趋势。《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作品介绍《红楼梦》1、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主线)
2、“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女儿国”的悲剧
3、封建大家族没落的悲剧《红楼梦》的悲剧意蕴。从三个层面揭示了从表层到深层的悲剧意蕴。
人生悲剧:贾宝玉连同一群身份、地位、性格不同的少女的下场,展示了他们的青春生命和美的被毁灭。
社会悲剧: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损与共,封建政治的腐败,穷奢极欲的生活,儿孙一代不如一代的规律。
道德文化悲剧:更多的悲剧是“通常之道德、通常之人情、通常之境遇为之而己”,是几千年积淀而凝固下来的正统文化的深层结构造成的性格悲剧。
分析封建叛逆者典型—贾宝玉。 ?
《红楼梦》的思想局限:“补天”思想、宿命论。
一般认为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为清代高鹗所著。红楼之迷:前四回的主要内容 第一回 ——女娲补天 木石前盟
第二回 ——贾府人物 上下关系
第三回 ——黛玉进府 典型环境
第四回 ——贾史王薛 社会背景
第五回 ——太虚梦游 隐喻结局 小厮:未成年的男仆人。厮,古代剥削阶级对服杂役的人轻蔑的称呼。
  厮认:互相认识。厮,互相。
  纳罕:感到奇怪。
  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敛,liǎn,收拢;屏,bǐng,抑制呼吸。
  茗碗:茶碗。茗,míng,泛指各种茶。
  憨顽:天真顽皮,憨,hān,朴实天真。
  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懵,měng。
  草莽:指野草、杂草。“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
  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
  纨裤:wán kù,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膏粱:指富贵子弟。
  劳什子:北方方言,如同说“东西”。 偏僻:偏激、不端正。
  便宜:方便。
  态度:神态。
  不经之谈:不合常理。
  体格风骚:姿容俏丽。
  可怜辜负好韶光:可惜。(《红楼梦》的“可怜”有时作“可爱”讲。)
惫懒人物:涎皮赖脸。 古今异义词偏僻 便宜 态度 媳妇 形容 老婆 可怜 夸张
词目 课文句中的词义 现代汉语常用义
偏僻: 形容人的思想行为偏激、不端正/
远离闹市、偏在一隅、荒远冷落、交通 不便
便宜 :方便 物价低廉;占到不应得到的好处、小利
态度 :人的神态风度/ 对人或事物的看法和由此产生的行人的举止神情
可怜: 怜惜/ 同情怜悯,形容极少或极坏,不值一提,如“少得可怜”
媳妇 妻子;已婚的女仆/儿子或其他晚辈的妻子;自己的妻子(北方)
形容 形体容貌 / 对人或事物的性状进行描摹
老婆 老婆子;老年女仆/ 妻子
夸张 夸耀,自我炫耀/ 夸大 《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结构 (1)主要情节:
①初进荣府 ——开端
②拜见贾母及众人 ——发展
③初见凤姐(重点) ——高潮
④拜见两位舅父(未见) ——继续发展
⑤陪贾母晚餐继续 ——发展
⑥宝黛会面(重点) ——最高潮
⑦安排起居 ——结局
(2)根据情节可分为3个部分
开头:黛玉进贾府
主体:黛玉与众亲戚见面
两个高潮;与凤姐见面, 与宝玉见面
结尾:安排黛玉住处文章结构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情节,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这部分着重描写环境。
第二部分(2─14自然段):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其中包括: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见王熙凤,见贾赦、贾政,初次见到贾宝玉。
第三部分(15─16自然段),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2—4段是第1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与王夫人、邢夫人等。
  5—6段写林黛玉见王熙凤,
  7—11段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  
12—14段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
黛玉行踪路线图西角门—垂花门—抄手游廊—穿堂—三间厅—正房大院—五间上房—(拜见贾母)
—出穿堂—出垂花门—出西角门—(过荣府大门)—黑油大门—仪门—入院中—三层仪门—(拜见邢夫人)
—出仪门—二进荣府—穿堂—南大厅—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荣禧堂—三间耳房—东廊三间小正房—(拜见王夫人)
—出后房门、角门—南北宽夹道—抱厦厅—粉油大影壁—东西穿堂—贾母后院—后房门—(贾母房中)3、华贵的陈设4、等级森严的人际关系贾府“与别家不同”的典型环境1、宏观的外观2、讲究的布局“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贾府的环境特点:外观宏伟
布局精妙
陈设华贵
礼节繁琐
服饰精美 透过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的社会现实。
“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二门贾赦院北是不是这样走? 写主要人物性格的方法传统技法言行外貌
细节描写人物出场侧面描写、充分铺垫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人 物 详 写 略 写 实 写 虚 写 单独写 集体写 贾宝玉、王熙凤 王夫人、邢夫人 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 迎春、探春、惜春 贾赦、 贾政围绕中心事件用多种方法描写人物回王夫人写出场未见其人
先闻其声绘肖像三角眼
吊梢眉年轻貌美 刁钻狡黠见黛玉察言观色 看风使舵举止言行果断能干 受宠专权王熙凤放诞无礼 性格泼辣问:什么铺陈王熙凤的装束衣饰?
如何看待王熙凤的外貌描写?
怎么看待与林黛玉的初次见面?找出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①众人眼里的黛玉:“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体质的病弱和不足。
  ②王熙凤眼里的黛玉:“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点明了黛玉的风流态度和言谈举止的不俗。
  宝玉眼里的黛玉:“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病如西子胜三分。” 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林黛玉 美貌多情、体弱多病今至其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邢夫人留饭顾全大局、处处留心王夫人家让座再三推让、谨慎从事关于读书的回答甚为谨慎、适时改口绘其外貌、神情为什么虚写黛玉的外貌服饰? 讨论:1、在邢夫人处辞饭,黛玉的回答恬当吗?为什么? (见书133页)
2、在王夫人处让座,可看出黛玉行事怎样? (见135页)
3、贾母和宝玉都曾问黛玉读了什么书,黛玉的回答为什么不一样?
(见136页和138页)
根据林黛玉的言行表现,联系她活动的环境,揣摩她的内心活动,说说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1、在邢夫人处辞饭(见书133页) 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婉言拒绝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望舅母容谅。” 这话说得十分得体。先表示对邢夫人的尊敬与感激,再说明原因,表现出自已顾全大局,懂礼节,足见黛玉之聪明,更说明她待人处事“处处留心”。2、在王夫人处让座(见135页)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坑一溜三张椅上,也搭着半旧的弹墨椅袱,黛玉便 向椅上坐了。王夫人再四携他上坑,他方挨王夫人坐了。看出黛玉敏感多虑、懂礼节,行事格外谨慎。第一次贾母问她,她说念了《四书》,第二次宝玉问她,她却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参考:第一次贾母问她,是实话实说;第二次宝玉问她,是谦虚的说法。她改口这样快,是因为听贾母说众姊妹“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因而自觉失言,这里可见黛玉是个谦恭得体、多虑敏感之人。3、两次被问读什么书:林黛玉前后回答为什么不一样?(见136页和138页)
2、见王夫人、邢夫人、李纨:“黛玉一一拜见过”5、见贾府众人时的礼节黛玉肖像:(一)众人:“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症。”
(二)宝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妖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共同点:多情美丽,体弱多病初步勾画,突出体弱多病、美貌工笔细描,突出美貌多情、多愁善感、弱不禁风、聪慧
谨慎小心、多虑敏感、聪慧、有教养,多情美丽,体弱多病。听其言——回刑夫人、答读书之事
观其行——两次让座(王夫人、贾母处)
审其思——“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不肯
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 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察其色——两次肖像神貌(众人眼中与宝玉眼中)
回顾林黛玉的言行:可见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小结——分析人物的基本思路:找出人物的言行表现等——联系特定环境——揣摩内心世界———确定角色地位———分析性格特点似贬实褒 独立不羁孽根祸胎 抵触封建眉清目秀 英俊多情贾宝玉《西江月》二词的总结贾 宝 玉其一: 似贬实褒,歌颂了宝玉 反封建的叛逆性格。其二,“正文反作”的手法。
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勇于反抗的精神。人物出场 只写“迎”“搂”“哭”三个非同寻常的连续性动作,写出她因哀念亡女、疼惜黛玉而涌上心头的那种悲中有喜、且悲且喜、大喜大悲的复杂情感,也表现出只有贾母那样的老太太才会有的动作与心理。贾母的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