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中的第二节,主要讨论亲代的基因如何传给子代的问题,使学生了解基因的位置和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途径.本节即是上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自然延续,又是下一节《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的基础,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体现了知识的内在逻辑.
教材从经典遗传学的庞大体系中提出基因这一核心概念,并以基因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而解决亲代基因如何传递到子代的过程,是学生认识遗传的核心问题.
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文字量很少,但人体染色体图以及染色体和DNA之间关系的示意图却为学生提供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因此在设计本节课时,我便紧紧把握这个关键,引导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断生成的问题情境中分析,交流获取知识.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②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观察图片资料,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
②将基因传递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学会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简单化.
3.情感目标:
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三.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亲子代间具有遗传性,即在性状上具有相似性,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因此亲代的基因通过什么途径传给子代确立为本节的重点.
2,同种生物的染色体形态和数量是相同的,只有保持染色体数在亲子代间的稳定性,才能保持同种生物性状的稳定遗传,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为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情分析
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学生在学习七年级上册关于细胞结构的知识时,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回忆进一步去正确认识基因的位置.对于本节内容,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但在整个认知过程中,学生在思维能力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困难,因为基因这类问题比较抽象,学生没有一定的感性思维.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知识内容的设计与安排尽可能贴进学生生活实际,使学习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联系,与丰富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到所思考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多多,发言就会勇跃,每个新问题的提出必然引起学生们进一步探究问题,寻找答案的欲望.
五.说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数据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
3.小组讨论法: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六.说学习方法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一个平等,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中,让同学们观察课前准备好的家庭全家福照片,然后来畅谈一下自己的外貌与父母之间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然后再提问:妈妈是不是把自己的具体性状传给孩子的通过这样短短几分钟的交流让课堂很好地贴进了学生生活的实际,这样不但复习了上节课的重点内容,又很自然点拨出本节的主要话题:1基因位于哪里2基因究竟是如何在亲代与子代间传递的.(出示课题: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二)新课教学
(一)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间的关系(基因的位置)
1,展示染色体和DNA关系示意图,用语言描述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间的关系.
染色体蛋白质DNA
2,学生活动:用图解等形式表示出三者的关系
染色体DNA基因
3,制作染色体模型
教师给每四位学生提供一根长绳,假设这根长绳是DNA分子,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染色体呢(学生思考的前提:人的一个体细胞中所有DNA展平,总长约1.7米,而所有染色体长度仅0.5毫米.)
(二),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特点
讨论:①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②染色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
③什么样的染色体互为一对
讲练结合
生殖细中的染色体数10对39对24对12对8对染色体玉米
犬黑猩猩水稻洋葱名称染色体数目恒定对生物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思考与讨论:
1,在生殖过程中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怎样分配
2,怎样组合才能保证受精卵和新个体内染色体数目不变
亲代生殖细胞受精卵子女
(三)问题设疑,知识铺垫
思考:
子代拥有父母传下来的基因,是不是就一定表现出和父母相似的性状呢
(四).知识巩固,共同提高
1.基因存在于()A.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上
C.细胞核内的蛋白质上D.细胞膜上的染色体上
2.下列结构中不存在染色体的是()A.细胞质B.细胞核C.精子D.卵细胞
3.关于精子和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叙述,错误一项是()
A.分别与体细胞里的相同B.都比体细胞里的少一半
C.相加后与体细胞里的相同D.相加后与受精卵里的相同
4.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
A.都来自父方B.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C.都来自母方D.有的来自父方,有的来自母方
5.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是()
A.减少任意一半B.数目始终保持不变C.增加一倍D.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6.玉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0条,其雄花产生的精子和雌花产生的卵细胞中的染色体分别是
A.20条,20条B.10条,10条C.20条,10条D.10条,20条
八.说学习反思
谈一下本节课的收获与不足!
九.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一,基因,DNA和染色体关系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十.说教学反思
1.设计理念
依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我区试点的新目标教学模式,本课立足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大限度的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教给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策略的选用:
贯穿本节课的主线是基因传递问题,围绕这一中心充分利用要图片,表格和数据来帮助学生来了解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的关系,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动手操作等方法逐步完成科学探究过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采用多样化的教学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在增强生物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能真正实现学习的过程是探究,选择,创造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