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蒹葭》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蒹葭》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09 15:06:5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八年级上


三单元12课
《诗经》二首之蒹葭



蒹 葭
新知导入
导入语

《蒹葭》是《诗经》中的一首代表
作。《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惆怅。这些诗,今天读来仍然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咏美好感情的诗。

新知讲解
知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
(1)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2)在结构上多重章叠句。
(3)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4)双声、叠韵和叠词的运用。
(5)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新知讲解
知作品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
(1)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2)在结构上多重章叠句。
(3)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4)双声、叠韵和叠词的运用。
(5)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

新知讲解
知六义
2、三大基本内容:
“风”:
“雅”:
“颂”:
3、三大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
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
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以彼物比此物也”。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1、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新知讲解
读诗句
蒹葭
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
蒹 葭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新知讲解
记拼音
为霜

jiānjiā


wéi
未晞

蒹葭
sù huí
溯洄
伊人


chí



蒹葭
诗题意思:诗人写芦苇丛生的景象,具有“起兴”的作用。本诗神韵缥缈,引人遐想,也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


解诗题


蒹葭:就是芦苇 ,生于水边的一种水草。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今译:芦花一片白茫茫,清早露水结成霜。心上的人儿,她在河水的那一方。
逆着河水去找她,河水弯曲道路长。沿着河水去找她,(那人)仿佛在河的中央。
茂盛的样子
艰险
在水的另一边
那人,指所爱的人
逆流而上
跟随
顺流而下
好像、仿佛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


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今译:河中芦苇一片片,露水珠儿没有干。我那心上的人儿,她在河水的岸边。
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地势高。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边。
茂盛的样子
(路)高
岸边,水与草相接的地方

水中高地
跟随,追寻
新知讲解
明诗意
读古诗赏佳句知今译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今译:河中芦苇真茂盛,芦苇上露水没有干。心上的人儿,她就在河岸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又弯曲。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陆地上。
茂盛鲜明的样子
向右迂回
水边
没有完,这里指没有干
水中的小块陆地
课堂练习
读诗句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例如:蒹 葭 苍 苍 , 白 露 为 霜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一 方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长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央 。
蒹 葭 萋 萋 , 白 露 未 晞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湄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跻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坻 。
蒹 葭 采 采 , 白 露 未 已 。 所 谓 伊 人 , 在 水 之 涘 。 溯 洄 从 之 , 道 阻 且 右 。 溯 游 从 之 , 宛 在 水 中 沚 。














有节奏的朗读关雎,体现诗句的和谐美












课堂练习
译词句
芦花一片白茫茫,清早露水结成霜。心上的人儿,她在河水的那一方。 逆着河水去找她,河水弯曲道路长。沿着河水去找她,(那人)仿佛在河的中央。
河中芦苇一片片,露水珠儿没有干。我那心上的人儿,她在河水的岸边。逆着河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地势高。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小洲边。
河中芦苇真茂盛,芦苇上露水没有干。心上的人儿,她就在河岸边。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难走又弯曲。顺着河水去找她,她在水中的陆地上。



拓展提高
析诗句
全诗可分为三章。
一、用水岸边的秋景起兴,诗人立于岸边,那恍惚的心神早已飞动起来,思念伊人而不得的如醉如痴的形象栩栩可见。
二、用反复咏叹方法,更深入一层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绪推向高潮。
  三、反复咏叹,突出追寻之路艰难、曲折与漫长,渲染主人公感情的绵长持久。

拓展提高
析词句
诗以清秋为背景,抒发了诗人企慕和怅然若失的情感,揭示了人类永存的企慕情感。 “在水一方”揭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理想的艰难长途。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希望与理想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诗篇从哲学的高度反映了人类理想追求与个体生命短促的矛盾引起的困惑,反映了人类对完美境界永无止境的追求。


悟诗情
拓展提高

1、为什么我们能够把它读得这么美呢?
音乐美和形式美
(1)韵脚:苍、霜、方、长、央;萋、晞、湄、跻、坻;采、已、涘、右、沚。
(2)叠词:苍苍、萋萋、采采;还有“所谓伊人······”、“溯洄从之······”、“溯游从之······”
重章叠句,反复吟唱,是《诗经》的特点。
(3)诗人用了不同的字眼,对景物的形态和变化,反复进行了描绘(赋)不同形态 不同时间 不同地点 路途艰难 伊人所在(无结果)
苍苍 为霜 一方 且长 水中央
凄凄 未睎 之湄 且跻 水中坻
采采 未已 之涘 且右 水中沚
悟诗情
拓展提高

2、想象“伊人”的形象

诗人苦苦追寻的“伊人”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大家是如何感受到这种形象的?诗中并没有描写伊人的面貌,甚至连她的大致轮廓都没有,你们为什么觉得她就是美丽高洁的?
通过诗人热切执着的追求,可见“伊人”必然是个美丽高洁的人。蒹葭的修长柔韧也可视为“伊人”的形象:柔美修长而坚贞高洁。这种美尽管没有直接描写,却留给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
悟诗情
拓展提高

3、诗的主人公是怎样一个形象?


为自己的理想目标而上下求索,不怕艰难险阻,矢志不渝的青年。
4、为什么主人公不能如愿以偿?
结果怎样?
这样写使诗歌含蓄蕴藉;“朦胧”美、“距离”美是本诗的最动人之处。
悟诗情
拓展提高

5、这里的景物描写运用了《诗经》中哪种表现手法?
运用的是起兴手法,“兴”是《诗经》中比较独特的手法,多为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6、它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情感的呢?写了什么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蒹葭”就是芦苇,在中国古典文学当中有许多基本定型的意象,芦苇就是其中之一,它与秋水结合,往往能营造出凄凉萧瑟、迷离朦胧的意境。而这种凄凉迷离的秋景与诗人追求伊人时的如痴如醉以及追求不获的失望惆怅是和谐统一的。
课堂作业
1、开篇点明季节,描写清秋萧瑟景象,衬托凄婉之情的诗句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2、“秋水伊人”一词出自《蒹葭》,包含此成语的诗句是: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诗中描写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的景象的诗句是: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悟诗情
理解和运用

课堂作业
4、诗中反映追求的道路漫长遥远,充满艰难险阻的诗句是: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5、诗中于清秋萧瑟景象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诗句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6、根据《诗经》二首属对:
上联:秋水伊人难寻觅,
下联:雎鸠好鸟有知音。

悟诗情
理解和运用


课堂作业
7、描写清秋萧瑟景象,渲染深秋的凄凉越来越浓,衬托是人所在清冷的诗句有:
蒹葭苍苍, 蒹葭萋萋,蒹葭采采 。
8、描绘出朝露成孀而又融为秋水的渐变情状与过程,表明时间发展轨迹的诗句有:
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
9、《蒹葭》是一首爱情诗,其中突出追寻之路的艰难与漫长的的诗句有:
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悟诗情
理解和运用


课堂作业
10、诗中水的意象代表了女性,体现了女性美,它是飘忽不定的,写她所在的位置有:
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11、伊人的身份、面目、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雾里看花的感觉,其写追寻结果惆怅的诗句: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12、请结合《关雎》的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列对联:
上联:蒹葭伊人在水一方情未了;
下联:关雎君子辗转反侧人难眠。

悟诗情
理解和运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