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2010年上公开课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5.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1-06 16:1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质量守恒定律》说课岳阳市二中 张六莲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课时,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本节教材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了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用实验方法来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与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体验科学研究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增强学生的探究欲3、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4、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认识过程二、说教法本节课的教学地点放在实验室里进行,全班共50人,每两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实验老师将实验用的仪器及药品都准备好。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3)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要紧紧抓住这一点。 2.学法指导 (1)实验探究法:学会在科学探究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团体意识。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2、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先由蜡烛燃烧,引出问题一“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会有什么变化呢?”接着介绍三位化学家对此进行的研究,并着重介绍拉瓦锡的研究实验原理。进而提出问题二“是否所有化学反应反应物质量总和都等于生成物质量总和呢?”提出两个探究实验①测定蜡烛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和探究实验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的质量变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探究实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去亲历实验并感悟质量变化的关系,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 问题三“由此你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得到了哪些结论?”学生可能有三种猜想:①化学反应后总质量变小;②化学反应后总质量变大;③化学反应后总质量保持不变。“确实如此吗?”进入第二流程 (2)实验探究、引导发现 ①确定探究内容 为了减少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导学生确定探究内容。 探究实验一:白磷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探究实验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②设计实验方案 由于学生对这两个探究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都不了解,因而首先讲解其原理。然后向学生提供以下实验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主选择,分组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③分组实验、分析讨论 实验仪器和药品: 探究实验一:天平、250mL锥形瓶、250mL烧杯、酒精灯、镊子、三角架、石棉网、气球、沙子、切好的白磷; 学生对探究实验一设计的方案可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反应容器是敞口还是封闭。学生对两种方案分别实验后发现,第一种方案的生成物质量变大;第二种方案的生成物质量不变。“究竟哪一种方案的结论正确?”让学生对方案展开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既可强化其设计兴趣,又调动了学生主动思维。 经讨论得出:第一种方案有缺陷,因为没有考虑白磷燃烧后重新进入敞口容器的空气质量,所以得出生成物质量变大的结论是不准确的;第二种方案在密闭条件下进行,整个操作过程中容器内外没有物质的交换,实验过程严密科学,结论令人信服。 探究实验二:天平、锥形瓶、气球、铁钉、硫酸铜溶液。 学生对探究实验二设计的方案也可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主要区别也就在于反应容器是敞口还是封闭。两种方案的结果都是生成物质量不变。通过讨论得出:在常温下反应水分蒸发带来的质量误差可忽略不计。 刚才两个探究实验的共同结果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为什么呢?”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我利用动画模拟突破难点,即进入第三流程。 (3)动画模拟、突破难点 用动画模拟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直观形象地说明: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肯定不变,至此得出,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的规律——质量守恒定律。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并成功的尝试实验,获得结论,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会了科学实验需要严谨,主动建构了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接着提问“为什么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变大呢?”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时,切记不要忽略反应中进入的或出去的气体这类隐含的物质。 (4)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小明把水蒸发后,收集的水蒸汽的质量和原来相等,所以他认为水蒸发的过程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看法对吗?2、很多同学过生日时,都会点上漂亮的生日蜡烛:①、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反应物和生成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找出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③、当你许下自己的心愿后,就吹灭了蜡烛,这时还有大部分蜡烛没有燃烧,这部分蜡烛能不能算作“参加”反应的物质?④、如果把蜡烛粘在玻璃片上,再放在天平上点燃,燃烧前后天平是否能保持平衡?为什么?⑤、通过上面的分析,你对“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有何理解?3、水电解器中有150g水,电解一段时间后,为什么只生成16g氧气和2g的氢气?参加反应的水的质量是多少?设计意图:通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使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得以强化,也锻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懂得了什么样的化学学习方法? 五、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主要采用教师引导,学生为主,师生协作,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重点的合作探究教学形式,着重了两个体现、四个突出。 1.两个体现 (1)体现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 (2)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2、四个突出 (1)以实验为基础,引导科学发现; (2)以思维为核心,开展问题探究; (3)以学生为主体,促进知识内化; (4)以小组为单位,构建研究氛围。 六、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三不变 原子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前后 原子的数目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三、应用 基础题1、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物质的种类 B、分子的种类 C、原子的种类2、将31.6g的高锰酸钾加热至完全分解后,冷却,称量试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是28.4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28.4g B、3.2g C、0.8g D、1g3、山好水好酿好酒,岳阳龙湾以酒出名,其酿酒技术相传是杜康化成道人来龙湾亲自传授的。酒精是一种绿色能源,其燃烧的过程可以表示为:点 燃酒精+O2————CO2+H2O根据这个表达式,有关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中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酒精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酒精中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和氢元素 D、酒精是一种单质实验评价题4、①、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根据表达式分析,如果称量镁和生成物的质量,有什么变化?②、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根据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解释反应后,石棉网上固体的质量比镁条质量轻的原因③、小明根据实验现象认为、这个实验不适合许多学生一起在实验室同时操作,他的想法有道理吗?点 燃④、Mg+O2---- MgO这和式子是否能体现出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思考题:5、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2010年09月
2007-11-06 人教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