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在一百多年前,外国烟商大肆把鸦片运往中国,给中国带来无尽的灾害。清政府委派林则徐到虎门销毁鸦片,救民于水火之中。今天我们将走进销烟事件,去感受它的伟大壮举。
17 虎门销烟
苏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林则徐(1785-1850年),福建侯官县人,字元抚,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第一课时
沸腾
销烟
xiāo
fèi
盐业
yán
缴获
jiǎo
毁坏
huǐ
彻底
chè
咆哮
páo xiào
欺侮
qī wǔ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历
史
值
宽
阔
官
斤
搭
沉
我会写
左右 结构
独体 结构
上下 结构
生字归类
沉
值
搭
半包围结构
历
阔
斤
史
官
宽
识字方法
加一加:门+活=阔 其+欠=欺
比一比:
销(销毁)——消(消失)
根据形声字特点识字:
咆哮:都与嘴有关,所以都是口字旁。
宽
kuān
不要写成“贝”
易写错
宽
史
shǐ
不要多写横。
巧记:一“口”分撇、捺。
识字游戏
一起来运货
销
缴
毁
彻
侮
欺
水泄不通:形容十分拥挤或包围得非常严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泄出。课文形容前来观看虎门销烟的人非常多。
节日的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水泄不通。
词语解释
听到这个喜讯后,人群沸腾起来。
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产生大量气泡。文中比喻情绪高涨。
沸腾:
___________, _______在虎门滩监督销毁了近两万箱______。
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大致经过怎样
1839年6月
林则徐
鸦片
整体感知
课文的段落如何划分?
第一部分( ):写虎门销烟的_______。
第二部分( ):写虎门销烟的_______。
第三部分( ):交待了虎门销烟的________。
时间
经过
伟大意义
1
2-5
6
一、读一读,用加点词语造句。
咆哮 销毁 应邀 收缴 群情沸腾
嚣张 气焰 历史 宽阔 震惊中外
群情沸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震惊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
. . . .
神九飞天,千年“飞天”梦圆,
这次大地震的惨况震惊中外。
群情沸腾。
课堂演练
课堂演练
二、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激动--( ) 沉重--( ) 欺侮--( ) 装点--( ) 水泄不通--( )
兴奋
繁重
侮辱
装扮
人山人海
字词听写
鸦片不仅侵蚀着中国百姓健壮的身体,还使中国的白银、黄金源源不断地流向侵略者。我们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弱,进而成为外国侵略者刀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但是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林则徐在政府支持下,突破重重压力,到虎门销烟来了。
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
第二课时
读课文,想一想:虎门销烟是一个怎样的事件?
值得纪念、壮举
互动课堂
1839年6月3日,是中国历史上值得纪念
的日子。
应该纪念,有纪念的必要和意义。
强调了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
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伟大的举动;壮烈的行为。
再次赞颂了虎门销烟的意义重大。
虎门销烟是怎样的情形?读一读第2—5自然段。
一大早从各地闻讯赶来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把宽阔的海滩挤得水泄不通。
观看的人多而广,体现出场面的壮观。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
这时候,礼炮轰鸣,群情沸腾。
仪式隆重
你发现了吗?在销烟的过程中,有一群人,他们不仅是虎门销烟的观看者,更是参与者。他们是谁?
销烟的民工
他们是怎样销毁这些害人的鸦片的?
撒盐巴 抛鸦片 倒石灰
他们先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再把收缴来的鸦片抛入池内,然后又把一担担生石灰倒下去。
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表示先后顺序的话。
他先走进教室,再坐在座位上,然后拿出课本开始读起课文来。
小练笔
看到害人的鸦片被销毁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激动得跳啊,叫啊,欢呼声响彻虎门上空。
人们兴奋的心情
这次销毁的鸦片数量多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持续23天、200多万斤
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有什么意义?
虎门销烟这一壮举,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它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是不可欺侮的!
林则徐这样做是为了告诉那些外国人,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粉碎了外国侵略者的美梦,唤醒了沉睡中的人们,也给了那些醉生梦死、意志薄弱的“烟”鬼一记响亮的耳光,鸦片的罪恶实在是太大了!回忆过去,看看今天,你想说点什么?
毒品就像洪水猛兽,摧残着人的身体,腐蚀着人的精神,全世界的人们应该联合起来,齐心协力铲除毒品,还世界一份幸福和安宁,让我们的生活到处充满欢声笑语!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天——1839年6月3日。
搜集一位民族英雄的故事,讲给同学听。
拓展:
黄继光
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
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解放军胜利了!
虎门销烟
人多而广:水泄不通
仪式隆重:彩旗林立
销毁数量多:23天 200多万斤
意义深远:不可欺侮
(壮举)
结构梳理
这篇课文围绕着________描写了销烟的_______,热情赞颂了销烟的重大意义。
场景
虎门销烟
主题概括
表现爱国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 徐锡麟《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拓展延伸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难闻的( ) 咆哮的( ) 害人的( ) 古老的( )
嚣张的( ) 宽阔的( )
气味
大海
鸦片
气焰
海滩
虎门
课堂演练
二、选词填空。
持续 继续 陆续
1.下课了,同学们( )走出了教室。
2.我军( )战斗了三天三夜,终于取得了胜利。
3.他休息片刻,又( )思考起来。
陆续
持续
继续
三、如果请你来描述销烟的场景,你会用什么词来形容呢?
群情振奋 军民齐心
扬我国威 振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