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元学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1-11 09: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三单元 课题1 水的组成  学案
知识目标:
1、 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区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2、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知识要点归纳:
1、 水的电解实验:
现象: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 ,说明是 ;阴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燃烧时火焰呈      色,唯一生成物是水,可推知该气体是        ,由此可见,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      和      ,并且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      ,写出水通电后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属于 什么反应
2、单质是                    ,如   、   、  。
化合物是                    ,如   、   、   。
氧化物是                    ,如   、   、   。
课题2
1、物质是由       、      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      的最小粒子。如氧分子是保持      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由        保持。
3、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③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④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4、从分子的观点理解有关概念:
 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②纯净物和混合物:从分子的观点看,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多种分子组成的是混合物。
课题3
1、纯净水与天然水的区别
纯净水是 、 、 ;自然水里含有许多
和 ,因此常呈浑浊状态。
2、天然水的净化过程: 、 、 、 。
3、过滤是分离液体和固体混合物的操作,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是指: ;
二低”是指: 、 ;
三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棒的作用是 。
3、 叫硬水;
叫软水。
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
将硬水软化的方法有 和 。
课题4
1、 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自然界中的水包括 、 、 、 等。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约覆盖地球表面的 ;虽然地球上总储水量很大,但大部分是 ,约占96.5%, 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而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更是岷之又少,还不到总水量的1%,且分布很不均匀,所以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存在着缺水危机。
2、爱护水资源
水是人和一切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爱护水资源:
⑴ 。一方面要防止浪费水,另一方面要通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⑵防治水污染:
污染来源
防治措施
第二课时
巩固练习:
课题1
 1、下图(Ⅰ)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Ⅱ)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图,试回答下列问题:(甲管生成气体A、乙管生成气体B)
1)图中a、b两级分别是电源的   极和   极。
2)气体B可以用点燃的木条检验,现象是    ,说明气体B有什么性质    。
3)甲、乙两个量筒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
2、水是(    )①单质;  ②混合物;  ③化合物; ④纯净物;  ⑤氧化物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3、今有 ①空气、 ②氧气、 ③水蒸汽、 ④高锰酸钾、⑤铁粉、⑥氮气、⑦二氧化硫、⑧氢气
⑨硫粉、⑩五氧化二磷 这十种物质,试指出这些物质中
⑴混合物有       , ⑵纯净物有       ,⑶单质有       , ⑷属于化合物的是      ,⑸属于氧化物的是  
4、关于水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是水元素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水是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水的组成很复杂,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课题2  
1、王安石有一咏梅古诗:“墙脚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为什么在远处就知道不是雪,请用分子的性质解释(  )
A、分子的体积很大  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分裂成原子 D、分子的质量很大
2、游戏:看谁连的快,
现象   解释要点
(1)墙内开花墙外香 A.分子在不断运动
(2)温度计能指示气温的高低 B.分子间间隔发生变化
(3)水电解后变成了氢气和氧气 C.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4)碘和碘蒸气都能使淀粉变蓝色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3.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一种粒子构成的 B.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
C.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4.化学变化中,必然会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质量 C.原子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5.下图是表示气体粒子的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课题3
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2、下列方法中能用于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
A、观察颜色 B、加入明矾 C、溶解食盐 D、加肥皂水搅拌
3、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可以除去臭味,是因为它具有( )
A、导电性 B、传热性 C、吸附性 D、还原性
4、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高的是( )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镏
5、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 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 D.试管、坩埚钳、烧杯
6、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用催化剂可将它转变为汽油
7、海水淡化问题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方向。下列方法在原理上完全不可行的是( )
A.加明矾,使海水中的盐分沉淀并淡化 B.利用太阳能,将海水蒸馏淡化
C.将海水通过离子交换树脂,以除去所含的盐分D.利用半透膜,采用反渗透法而使海水淡化
8、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经过吸附、沉淀、过滤后而得到的矿泉水 B.双氧水经加热一段时间后的液体
C.硬水经处理后得到的软水 D.部分结冰的蒸镏水
课题4
1、据报道:甘甜清澈的长江源头水到入海口,水下能见度不到10 cm。其主要原因是沿途大量流入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泥沙;④雨水。下列问题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2、1998年,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大量的企鹅死亡,经解剖检验发现其体内含有超量的氢化物和其他大量有毒物质,下列不是造成此后果的原因是( )
A、冶金工业的废水排放 B、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C、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 D、全球天气变暖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无色透明的水不一定都能喝 B.能供人饮用的水覆盖了地球大约71%的表面
C.人体含水约占体重的2/3,婴儿则更多一些
D.从太空观察,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水球”
4、下面关于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上要用大量的水来洗涤、溶解、加热和冷却
B.水可以用来发电,作为原料来制造化肥等产品
C.工农业生产用被污染的水并不会降低产品的质量
D.交通运输离不开水,故称长江是水上运输的“黄金渠道”
5、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现象日趋突出,局部地区水体污染的现象也较为严重。因此人们采取了种种措施来保护本水资源,不让其受到污染。下列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 )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 ②不任意排放 业废水 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地后再予以排放 ⑤控制能产生酸雨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④⑤
6、一些大型化工企业选择在远离城市的长江下游沿岸建厂,下述理由错误的是( )
A.化工企业需要大量的水 B.便于向长江内大量排污水
C.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 D.减少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三废对人口稠密地区的危害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