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老师您好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老师您好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01-07 19:2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师的歌》 (三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时学习,体现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掌握比较常用的单纯音符、休止符的时值,及听辨曲调,为学习音乐基本知识打下基础。
  3、采访自己的老师并互相交流,感受老师的辛苦,表达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热情。
  教材组合:
  第一课时:1、学唱《每当我过走过老师窗前》。 2、音乐知识——单纯音符。 3、布置课外采访任务。
  第二课时:1、学唱《甜甜的秘密》。 2、聆听《飞来的花瓣》。 3、听辨练习。
  第三课时:1、采访交流。 2、聆听《我爱米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2、通过复习、比较,系统地掌握已学过的单纯音符和休止符。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教学难点:1、一字四音的“啊”的演唱。
  2、倒数第八小节的正确演唱。(敬 爱的)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一张纸、剪刀。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意 图
一、
  组织
  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中,学生进教室。
  2、师生问好。 熟悉歌曲旋律
二、
学唱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1、导入与衔接。
  2、看歌词,聆听歌曲的录音范唱。
  3、按学生的喜好,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词,有感情地朗读。
  4复听歌曲,找一找最能体现歌曲情感的一句话:“啊,每当想起您……”并学唱这一部分歌曲:
  (1)学唱这一部分歌谱。
  (2)用“啊”进行歌曲模唱。
  (3)难点的练习与纠正。
  5、跟琴模唱歌曲。1—16小节用“呣”,后一部分用“啊”来模唱。
  6、听老师范唱歌曲,同时用笔圈出一字多音的地方。
  7、跟琴轻轻填词。
  8、选出领唱同学,按教材要求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熟悉歌曲内容。
  尊重学生喜好,培养主观意识。
  培养学生理解歌曲的能力。
  掌握歌曲难点部分的歌谱,用“呣”和“啊”来模唱,体会歌曲高潮
  培养填唱歌词的能力
  注意、培养有特长的学生
三、
音乐游戏: 分蛋糕
1、导入。
  2、游戏过程:
  (1)复习已学过的单纯音符:5、5-、5、5---、5
  (2)把单纯音符的时值和蛋糕的大小挂上钩,(全音符=一个完整的蛋糕)。
  (3)用白纸代替蛋糕,四人小组动手分一分,并进行讨论与比较。
  (4)归纳得出:5--- = 5- + 5- 5- = 5 + 5
  5 = 5 + 5 5 = 5 + 5
  (5)全班抢答:
  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四分音符?
  一个全音符等于几个十六分音符?
  四个八分音符等于一个几分音符?
  ……
  3、探究延伸:
  (1)、通过这个游戏,你发现单纯音符有怎样的规律?
  (2)、想一想,休止符的规律是不是相同的? 复习,加深印象
  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自己动手,加深理解
  进一步理解各音符时
  值之间的关系
  发现规律,触类旁通
四、 结束部分
1、课堂小结。
  2、课外作业:采访自己的老师,并把采访体会写下来。
  3、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歌声中,学生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演唱《甜甜的秘密》。
  2、聆听歌曲《飞来的花瓣》,感受全社会对老师的爱戴。
  3、提高学生的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教学难点:歌曲中八分附点的正确演唱。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中,学生轻唱歌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复习,加深印象
二、聆听《飞来的花瓣》
1、从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说起,导入歌曲的聆听。
  2、初听歌曲《飞来的花瓣》
  (1)谈谈对歌曲最基本的印象(旋律、曲调特点、情绪、速度……)
  (2)用自己的话说说歌曲名字的含义。
  3、复听歌曲。
  提问:
  (1)你是怎样理解这首歌曲的?
  (2)长大以后,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怀念自己最喜欢的老师?
  4、再一次听歌曲,请学生跟着录音轻轻唱。 与上一课的内容与情感进行衔接。
  渗透聆听的几大要素
  表达学生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这首歌曲,体会自己与老师的深厚感情
三、演唱歌曲《甜甜的秘密》
1、导入:请学生说说与老师之间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2、初听歌曲,说说歌曲说了一件什么事?
  3、学唱歌曲曲谱:
  (1)提示:观察一下,在歌谱的学习中,我们应当注意什么?(休止符号)
  (2)教师完整地范唱歌谱。
  (3)指导学唱1——4小节。比一比谁能唱好5——8小节?
  (4)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乐段的歌谱。
  4、学唱歌词。
  (1)跟老师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用笔圈出一字多音的地方。
  (3)听歌曲录音,找一找自己认为唱不好的地方,让大家帮帮忙。并练一练。
  (4)教师范唱歌曲。
  (5)完整、正确在演唱歌曲。
  5、分小小组讨论歌曲的演唱处理(包括律动),并比一比哪个组唱得最好,最有感情。 说说身边的事,激发学习兴趣理解歌曲内容
  学习歌曲1——8小节的歌谱,抓住学习的重难点。
体会歌谱的连贯与完整性了解歌曲节奏,降低学习难度
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与成就感
  再基本掌握的前提下再一次完整感受歌曲从比较中理解、体会歌曲情感
四、听辨练习
1、学生看谱,听老师弹奏各条旋律1——2遍,心里记住每一条旋律的不同点。
  2、合上课本,老师弹奏其中的一条,学生用手势来回答。
  3、看谱视唱各条旋律。 交给听辨的方法
  训练学生的旋律记忆
  识谱练习
五、结束部分
1、课堂小结。
  2、师生道别。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复习歌曲《每当我走过我师窗前》。
  2、聆听《我爱米兰》。进一步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3、交流采访结果,从身边的老师身上体会师生的深厚情谊。
  教学重点:聆听《我爱米兰》。
  教学准备:电子琴、磁带、放音机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组织教学
1、在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的伴奏音乐中,学生轻唱歌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体会单元主旋律,复习熟悉歌曲
二、聆听《我爱米兰》
1、导入:如果把老师比喻成一种植物,你想到了哪一种,为什么?。。。
  2、初听歌曲,谈谈歌曲中为什么把老师比喻成米兰?请见过米兰的同学介绍一下这种植物。
  3、复听歌曲,说说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对老师的爱)你认为歌中哪几句特别能表达这种情感?并把那几句话唱一唱。
  4、再听歌曲,老师范唱第二声部,体会与录音带中第一声部的区别,理解“二重唱”的含义。
  5、再一次完整复听,学生跟录音轻唱。 发挥学生想像,说出理由,都正确结合歌曲,介绍米兰
  根据学生理解,进行选择,加强对歌曲的理解。
  通过老师范唱,弥补磁带的不足,加深学生对“二重唱”的理解
三、采访交流
1、承上衔接。
  2、各小小组自行交流,把本组成员的采访内容进行整理和完善。
  3、小组交流,由小组长汇报本组的采访内容。
4、谈谈交流感想,体会老师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
通过交流与讨论,使学生深切体会,与老师的深情厚谊。从而在情感上达到高潮
四、复习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诵《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歌词。
2、选出领唱同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老师也加入演唱)
复习歌曲,加深印象,同时体会本单元的音乐主题
五、结束
1、单元小结。
  2、师生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