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20.4游山西村课件(19张ppt,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七年级下册20.4游山西村课件(19张ppt,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08 06:51:17

内容文字预览


《游山西村》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介绍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以“读”贯穿始终。 “吟读”,即整体感知诗词、品味诗词意境。 “译读”,即通过对一系列意象的理解、联想和想像,来探求和再现诗中深邃而美妙的意境。 “背读”,即在理解诗歌内容及层次的基础上背诵。 “说读”,即扩展诗意,对诗人说话,品味鉴赏,用新的语言形式再创意境。
设计思路说明
【创设情境】
熟知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导课,营造浓厚的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进入情境。
【启发思考】
结合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理清重点诗句的意境。
【自主或小组探究】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理解
【协作交流】
比较阅读
【总结提高】
从诗歌“美”的角度来总结。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蛰居山阴老家农村时所作。生动地描画出一幅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对淳朴的农村生活习俗,流溢着喜悦、挚爱的感情。 诗人陶醉在山西村人情美、风物美、民俗美中,有感于这样的民风民俗及太平景象,反映了他乡居闲散的思想感情。 诗人陶醉于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里,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颔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作者的资料、写作背景
3、熟读诗歌,了解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导课: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名句,语出《游山西村》。山西村到底是怎样一番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呢?现在我们一同走进山西村。
2、走进作者(见课件)
3、了解写作背景(见课件)
二、诗歌朗读
1、听范读,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2、生齐读;
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
4、再范读。
5、理解诗意
三、理解诗意:
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
四、诗歌赏析:
1、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2、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
3、颔联蕴含的哲理: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4、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情景。
5、尾联写主观心境。抒诗人情感
五、拓展延伸:
比较两首描写农村的风光的诗歌:《游山西村》 和《过故人庄》两首诗的异同:
提示:从描写的内容、描写顺序、结尾的方式、表达的志趣角度来分析
六、课堂总结
这首诗诗人紧扣住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这可以说是继承了孟浩然诗歌“平淡有思致”的特色而又向前发展了。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读陆游的其他的诗词,如《钗头凤》,感受其诗词的风格。
3、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300字的故事。
课件19张PPT。导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南宋诗人陆游的名句,语出《游山西村》。山西村到底是怎样一番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呢?现在我们一同走进山西村。课题游山西村宋 · 陆游学习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
2.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3.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关于作者陆游 :南宋诗人、词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著作丰富,有《剑南诗稿》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首,是中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诗人。写作背景诗人正因推助张俊北伐,被罢归故里,诗人心中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诗歌朗读1、听范读,要求学生正音正字;
2、生齐读;
3、抽生朗读,指导朗读技巧;
4、再范读;
5、理解诗意。理解诗意:不要笑话农家腊月做的酒浑浊,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一重重山,一道道水,怀疑会有无路可行的时候,忽然看见柳色暗绿,花色明丽,又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你吹着箫,我击着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经临近,布做成的衣衫,最普通的帽,简朴的古风仍然存在。
从今日起,如果可以乘着月光闲游,我这白发老翁也要随夜乘兴,拄着拐杖,敲开农家朋友的柴门。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诗歌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这是动中即景,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
“山重水复”见地形复杂,显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
一个“疑”字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歌赏析:蕴含的哲理: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诗歌赏析:颈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乡村社日前夕的热闹情景。
社日未到,但农民们已经吹箫击鼓,结队往来,衣着都很简朴。
“古风存”,用农民服饰的简朴盛赞他们性格的淳厚质朴。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诗歌赏析:从诗中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
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
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诗歌赏析:尾联写主观心境。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作者的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诗歌赏析:比较两首描写农村的风光的诗歌:《游山西村》 和《过故人庄》两首诗的异同: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拓展阅读:描写的内容
都提到主人的好客,有对环境的描写;不同在孟诗主要写宾主的友谊,而陆诗重在表现民风的淳朴。
叙述的顺序
相似之处,都从对方落笔。不同之处在孟诗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而陆诗的第二联采用插叙的方式。拓展阅读:结尾的方式
相似之处是,都是诗人对招待自己的主人说的,“就菊花”“闲乘月”“夜叩门”等都是美好韵意境。不相似的是,《过故人庄》把重来拜访说得很肯定,而陆诗说得不甚肯定,仅是一种愿望而已。
?表达的志趣
都赞颂农村生活,孟诗重的是田园的闲适,
而陆诗看重的是民风的淳朴。拓展阅读:课堂总结这首诗诗人紧扣住诗题“游”字,但又不具体描写游村的过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断见闻,通过每联一个层次的刻画来体现。首写诗人出游到农家,次写村外之景物,复写村中之情事,末写频来夜游。所写虽各有侧重,但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这可以说是继承了孟浩然诗歌“平淡有思致”的特色而又向前发展了。布置作业1、背诵默写这首诗
2、课外读陆游的其他的诗词,如《钗头凤》,感受其诗词的风格。
3、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300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