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第二学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 通过实验总结蛋白质的性质,体会实验在化学学科和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 通过阅读,认识酶、核酸及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学习重点:
蛋白质的性质
学习难点:
蛋白质的组成
学生实验准备:
各小组准备鸡蛋清溶液。制作方法:参考P89注释①(注:配制的溶液不宜太稀,不能使蛋黄混入)。
学习过程:
知识链接:必修②第三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相关知识,初步了解蛋白质的性质及应用。
知识回顾: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
新知梳理:
一、蛋白质的结构
1、元素组成:由 、 、 、 、 等元素组成。
2、蛋白质是由多种 结合而成的含氮生物 。
3、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 → 。
二、蛋白质的性质
1、蛋白质的两性:蛋白质和氨基酸一样也是两性分子,既能和 反应,又能和 反应。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探究[学生实验]15~20分钟 [实验设计] ⑴蛋白质的灼烧:分别点燃一小段棉线和纯毛线⑵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在试管里加入少量鸡蛋清溶液,然后滴入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现象。⑶蛋白质的盐析:在试管里加入1~2ml鸡蛋清的水溶液,然后分别加入少量饱和(NH4)2SO4、Na2SO4溶液,观察现象。把少量有沉淀的液体倒入另一个盛蒸馏水的试管里,观察现象。⑷蛋白质的变性:①在试管里加入2ml鸡蛋清的水溶液,加热,观察现象。将试管里的下层絮状蛋白质取出一些放在水中,观察现象。②在试管里加入3ml鸡蛋清溶液,分别加入1ml10%CuSO4溶液、1%的醋酸铅溶液2滴,观察现象。将少量沉淀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归纳总结蛋白质的性质: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思考与交流](P90学与问)
⑴灼烧羽毛或毛线时有什么现象?若不小心把硝酸溅在皮肤上会有什么变化?
⑵什么是盐析?什么是变性?盐析是可逆反应 盐析与变性有何区别
⑶为什么医院里用高温蒸煮、照射紫外线、喷洒苯酚溶液、在伤口处涂抹酒精溶液等方法来消毒杀菌?为什么生物实验室用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保存动物标本?为什么在农业上用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生石灰和水制成)来消灭病虫害?
阅读P90-93
认识蛋白质的用途
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人类营养物质、工业上有广泛应用、酶是特殊蛋白质。
认识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巨大贡献。
巩固练习:
1、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
A.蛋白质的盐析 B.酯的水解
C.蛋白质白变性 D.氯化铁的水解
2、欲将蛋白质从水中析出而又不改变它的性质应加入( )
A.甲醛溶液 B.CuSO4溶液
C.饱和Na2SO4溶液 D.浓硫酸
3、误食重金属盐会使人中毒,可以用以解毒急救的措施是( )
A、服大量食盐水 B、服葡萄糖水
C、服鸡蛋清 D、服新鲜牛奶
4、为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可选用的方法是( )
A、滴加浓硝酸 B、滴加浓硫酸
C、滴加酒精 D、灼烧
布置作业:
完成94页习题和96页复习题的⒋⒌⒍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