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06 22:0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题试卷(C卷)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ɡǔn ɡuā làn shú hú lún tūn zǎo rú jī sì kě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qiān chánɡ ɡuà dù niàn niàn bú wànɡ xīn ān lǐ dé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找出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充满________(chōnɡ? cōnɡ)????????? 踮脚________(diàn??? diǎn)
湖畔________(bàn??? pàn)??????????衰老________(āi???? shuāi)
千丝万缕________(lǚ?? lǔ)?????????? 操纵________(zhònɡ? zònɡ)
3.比一比,再组词
魂________??????堪 ________???????嫌________
魄________???????甚________???????谦________
鳃________???????晨________???????腮________
4.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天长________??? 一丝________???? ________一律
斗志________??? 星罗________???? ________会神
藕断________??? 舍己________???? ________大物
别出________?? ?舍生________???? ________朴素
5.下列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走了好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B.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
C.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D.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6.按要求改写句子
(1)这洁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改为陈述句:______ __
(2)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缩句:________
(3)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
改为“把”字句:________
改为“被”字句:________
7.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春风又绿江南岸,________。(王安石)
(2)________ , 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
(3)山一程,________ , 身向榆关那畔行,________。(纳兰性德)
8.排列顺序,并回答问题
________鹬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只蚌就要渴死。”
________忽然,一只水鸟鹬伸嘴去啄它的肉,河蚌马上紧闭上蚌壳,夹住了
鹬的嘴。
________一只河蚌在江边晒太阳。
________双方互不放开。一个渔夫看见了,便把它们一同捉走了。
________河蚌也对鹬说:“今天不松口,明天不松口,你这只鹬就要饿死。”
根据上面这段话,你能总结出一个成语吗?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美啊,滩涂的竹林!
??? 早就听说在黄海之滨的滩涂有个射阳林场,种植千亩竹林,像嵌在黄海滩涂的绿色翡翠。今天我终于有机会见到了这美丽的滩涂竹林。
??? 汽车朝海边开了一个多小时,便见远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抹浓浓的绿色。近了,近了,绿色越来越多,啊,那就是竹林!它绿得多么(鲜明?鲜艳),多么(悦目?醒目),多么令人喜爱!竹林此起彼伏,如绿色的波涛汹涌,竹林发出阵阵(呼啸? 长啸),让人觉得像置身在绿色的海洋。
??? 这里的竹林不仅林盛竹茂,而且品种繁多。听一位林场的叔叔介绍说,那娟秀挺立的叫钢竹,丛丛兀立的是细竹,伸枝挺拔的是佛竹,节节鼓圆的是大肚竹,叶子如芦苇叶子般粗壮的是胖竹,左扭右曲的是扁担竹。它们有的比三层楼还高,有的十分矮小,仅一尺有余;有的叶片秀如青玉,颀长瘦削,有的叶片宽大肥硕,翠绿欲滴,有的叶片黄如豆芽,窄小似丝。真可谓“圆扁空实样样有,黑黄紫绿般般异”,实在令我流连忘返,大饱眼福。
??? 在竹林里停步走着,看着修竹的身影,听着鸟阵阵,我突然想起了大熊猫。
去年号召拯救国宝大熊猫,不就是因为竹子大量死亡,熊猫没有吃食吗?如今黄海滩涂这个素来不长竹子的地方也竹林如海,竹叶如云,恐怕单我们射阳的竹子就够熊猫吃上十年八年!
??? 徘徊于竹林中,我不禁想起了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著名诗句。苏北黄海之滨土地贫瘠,但竹子不嫌土碱,不厌地薄,在这里安家落户了。竹子要求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美德不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1)选出加横线字的正确读音。
嵌在________(qiàn ??qiān)?? ??????????兀立________(wù ???wū)
徘徊________(pái? ???fēi)???? ?????????贫瘠________(jì?????jí)
(2)比一比,再成组词。
翡________?? ?欣________??? 拯________??? 滴________
裴________? ??颀________??? 蒸________??? 商________
(3)短文中第二自然段,请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4)写出文中的一个排比句。
(5)滩涂的竹林“林盛竹茂,而且品种繁多”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三、语言表达。
10.向同学们介绍自己读过的一本书,说说自己的收获。



答案解析部分
一、基础运用。
1.【答案】滚瓜烂熟
;囫囵吞枣
;如饥似渴
;牵肠挂肚
;念念不忘
;心安理得
【考点】拼音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汉字)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滚、囫、渴、牵、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滚瓜烂熟、囫囵吞枣、如饥似渴、牵肠挂肚、念念不忘、心安理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chōnɡ
;diǎn
;pàn
;shuāi
;lǚ?
;zònɡ
【考点】拼音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故答案为:chōnɡ、diǎn、pàn、shuāi、lǚ 、zònɡ。
【点评】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3.【答案】魂不守舍
;堪称
;嫌弃
;气魄
;不求甚解
;谦虚
;鱼鳃
;早晨
;腮红
【考点】字形,字义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故答案为:魂不守舍、堪称、嫌弃、气魄、不求甚解、谦虚、鱼鳃、早晨、腮红。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4.【答案】地久
;不苟
;千篇
;昂扬
;棋布
;聚精
;丝连
;为人
;庞然
;心裁
;取义
;艰苦
【考点】成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这些词语有:天长(地久)、一丝(不苟)、(千篇)一律斗志、(昂扬) 、星罗(棋布)、(聚精)会神、藕断(丝连)、舍己(为人)、(庞然)大物、别出(心裁) 、舍生(取义)、(艰苦)朴素。
故答案为:地久、不苟、千篇、昂扬、棋布、聚精、丝连、为人、庞然、心裁、取义、艰苦。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成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5.【答案】C
【考点】修辞手法
【解析】【分析】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A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河(本体)比作一条迂回的玻璃带子(喻体)。B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祖国的地图(本体)比作一只金鸡(喻体)。C句不是比喻句。D句是比喻(明喻)的修辞手法,把身子(本体)比作一个蓬松的球儿(喻体)。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6.【答案】(1)这洁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得的。
(2)小溪环绕着村庄。
(3)赤道吹来的风,把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撩乱了。
;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被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
【考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
【解析】【分析】(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3)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把字句是用介词“把”构成的表示主动意义的句子,因此句子中要含有“把”这个字,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根据“甲把乙怎么样”的句式,解答此题即可。“陈述句”改“被字句”的方法是:A读句子,找出句中表示动作的词,并在词下面加上点。B在句子开头上加一个“被”字。C把动作词后面的全部移到“被”字的前面。
故答案为:(1)这洁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得的。
(2)小溪环绕着村庄。
(3)改为“把”字句:赤道吹来的风,把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撩乱了。
改为“被”字句: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被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
【点评】(1)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2)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3)掌握陈述句改写成、把字句、被字句的方法,平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
7.【答案】(1)明月何时照我还
(2)洛阳城里见秋风
(3)水一程
;夜深千帐灯
【考点】诗文朗读、默写、翻译,格言/名言
【解析】【分析】考查对古诗、名句背诵积累。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或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诗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洛、城、程、帐。
故答案为:(1)明月何时照我还;(2)洛阳城里见秋风;(3)水一程;夜深千帐灯。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8.【答案】3
;2
;1
;5
;4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考点】句子排序、仿写
【解析】【分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虑层次间的衔接,其中应先找出相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诵读语段,检查确定。
故答案为:3、2、1、5、4。成语: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点评】该题考查对句子进行排序的能力,此外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整体把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阅读理解。
9.【答案】(1)qiàn
;wù
;pái?
;jí
(2)翡翠
;欢欣
;拯救
;水滴
;姓裴
;颀长
;蒸发
;商人
(3)鲜明、悦目、呼啸
(4)它们有的比三层楼还高,有的十分矮小,仅一尺有余;有的叶片秀如青玉,颀长瘦削,有的叶片宽大肥硕,翠绿欲滴,有的叶片黄如豆芽,窄小似丝。
(5)承上启下
【考点】记叙文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嵌在(qiàn)、兀立(wù)、徘徊(pái )、贫瘠(jí)。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有的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
(3)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想正确的运用词语,必须准确理解词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彩等。
(4)排比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通常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句子语气。
(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此句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
故答案为:(1)qiàn、wù、pái 、jí。
(2)翡翠、欢欣、拯救、水滴、姓裴、颀长、蒸发、商人。
(3)鲜明、悦目、呼啸。
(4)它们有的比三层楼还高,有的十分矮小,仅一尺有余;有的叶片秀如青玉,颀长瘦削,有的叶片宽大肥硕,翠绿欲滴,有的叶片黄如豆芽,窄小似丝。
(5)承上启下。
【点评】(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2)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3)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4)考查学生对排比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5)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三、语言表达。
10.【答案】略
【考点】应用文
【解析】【分析】读后感的基本思路:①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②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③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④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点评】选定题目后,我们就根据所选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