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教版化学《必修一》期末复习提纲
Ⅰ 化学《必修1》基本理论
一、物质的分类(掌握)
1、 混合物
金属单质:Na、Fe、Cu等
物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Cl2、H2、、O2、O3、C60等
纯净物 酸:HCl、H2CO3等
无机化合物 碱:NaOH、Ba(OH)2、NH3·H2O等
化合物 盐:Na2CO3、NaHSO4、Cu(OH)2(CO3)2
氧化物:CO、CO2、CuO等
有机化合物 :CH3COOH、CH4、C2H6、CH3CH2OH等
强电解质:HCl、H2SO4、NaCl等
电解质
化合物 弱电解质:CH3COOH、NH3·H2O等
非电解质:C6H12O6、CO等
2、物质的分散系(了解)
[练习1]胶体分散系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
[练习2]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胶体处溶液?
[练习3]为何明矾能做净水剂?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判断(必记内容)
物质类型 实例
电解质 酸、碱、盐、水 HCl、NaOH、NaCl等
非电解质 某些气态氢化物、某些有机物、某些非金属氧化物 NH3、CH 4、酒精、蔗糖、CO2、、SO2等
强电解质 强酸、强碱、盐 HCl、H2SO 4、HNO3、KOH、NaOH、Ba(OH)2等
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水 H2CO3、醋酸、HClO、NH3·H2O、Al(OH)3等
二、氧化还原反应(掌握)
1、特征: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也是判断某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
2、几组概念:氧化剂 → 被还原 → 化合价下降 → 得电子 → 具有氧化性
还化剂 → 被氧原 → 化合价上升 → 失电子 → 具有还化性
3、表示方法:双线桥法:①由反应物指向生成物,且是同一种元素;
②标出电子的得失及数目(或化合价的升降及数目)
三、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掌握)
n= n= n= Vm=22.4L/mol c(B)=
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与正误判断(掌握)
1、步骤: 写 拆 删 查
五、常见物质的检验(必记内容)
待检物质 使用的试剂 检验方法 现象 反应原理
① CO32- 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待检物与盐酸混合,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Na2CO3 +2HCl=NaHCO3 + HCl=
② NH4+ NaOH溶液和红色的石蕊试纸 待检物和氢氧化钠混合共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在容器口 NH4Cl +NaOH=
③ Cl- 硝酸银和稀硝酸 向待检物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NaCl + AgNO3=
④ SO42- 盐酸和氯化钡 向待检物溶液中滴加盐酸,再滴加氯化钡 Na2SO4 + BaCl2=
⑤ SO2 品红溶液 将气体通入口红溶液中 无
⑥ Fe3+ KSCN溶液 向待检物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⑦ Fe2+ KSCN溶液和氯水或双氧水 向待检物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氯水或双氧水 无
Ⅱ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必记内容)
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的原子结构及性质
结 构 钠原子最外层只有_____电子,化学反应中易_____电子而表现出强_____性。
物 理性 质 质____、_____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________性、________性,密度比水_____,比煤油_____,熔点较_____。
化 学性 质 与非金属单质 钠在常温下切开后表面变暗:方程式:______________产物颜色:_____钠在O2中点燃: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物颜色:_____
钠在氯气中燃烧: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化合物 与水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酸反应,现象与水反应相似,更剧烈,钠先与______反应,再与______反应。写出与盐酸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盐溶液反应:钠先与水反应,生成______和H2,再考虑______与溶液中的盐反应。如:钠投入CuSO4溶液中,有_____放出和_____生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某些熔融盐:如4Na+TiCl4========4NaCl+Ti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 在 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保 存 保存在_______中,使之隔绝空气和水
制 取
用 途 1、钠的化合物 2、钠钾合金常温为液体,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热交换剂 3、作强还原剂 4、作电光源
(2)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性质比较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物理性质 色态
化学性质 与H2O反应
与CO2反应
(3)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碳酸钠(Na2CO3) 碳酸氢钠(NaHCO3)
色态
俗 名
溶解性 易溶(同温下,溶解度____碳酸氢钠) 易溶
热稳定性 稳定
碱性 碱性(相同浓度时,碳酸钠水溶液的PH比碳酸氢钠的大)
与酸 盐酸
与碱 NaOH 不能反应
与盐 CaCl2 不能反应
相互转化
[练习]
各物质的溶液(杂质) 所需试剂 离子方程式
NaOH(Na2CO3)
KCl(KHCO3)
Na2CO3(NaHCO3)
NaHCO3(Na2CO3)
二、镁
(1)与O2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与N2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CO2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非氧化性酸反应(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铝及其化合物
1、Al的化学性质
(1)铝制品抗腐蚀性的原因:
(2)跟酸的反应
a、非氧化性酸:Al + HCl =====
b、强氧化性酸: 下铝遇 或 ,会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 。故浓硝酸、浓硫酸可保存在密闭 制容器中。
(3)跟碱溶液的反应
跟碱溶液反应的原理: 、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铝热反应
(1)条件:高温
(2)金属氧化物: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铝之后的金属氧化物
(3)反应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产生高温,使金属单质熔融。
铝热反应常用于
金属氧化物 + Al 高温==== Al2O3 + 金属单质
2、Al2O3的化学性质
两性氧化物:
⑴请写出Al2O3分别与硫酸、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 ;
、 。
3、Al(OH)3的化学性质
两性氢氧化物
⑴请写出Al(OH)3分别与酸、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 。
、 。
⑵明矾的净水原理(文字与方程式结合):
四、铁和铜
1、Fe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Fe→Fe2+的化合物 举例:
Fe→Fe3+的化合物 举例:
Fe + O2 点燃======
(2)跟酸的反应
a、非氧化性酸:Fe + HCl =====
b、强氧化性酸: 下铝遇 或 ,会在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而发生 。故浓硝酸、浓硫酸可保存在密闭 制容器中。
(3)与盐溶液的反应
2、Cu的化学性质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
(2)跟酸的反应
a、非氧化性酸不反应
b、强氧化性酸:写出Cu与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盐溶液的反应
五、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氯气是一种 的非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通常是 剂。氯气能发生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归纳如下。
(1)与金属反应:金属一般生成 价
Na +Cl2= 现象
Cu +Cl2= 现象
Fe +Cl2= 现象
常温下,干燥的氯气不与铁反应,可用钢瓶储存液氯。
(2)与非金属反应
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现象 (两种情况)
(3)与水反应方程式
新制氯水中存在 等微粒,当它与不同物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微粒可能不同,其现象也可能不同。向新制氯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先 后 ,向新制氯水中滴入AgNO3,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 。向新制氯水中滴入FeCl2,现象 反应的离子方程 。久置氯水中存在 等微粒
HClO的性质(3个): 。
(4)与碱反应
氯气的尾气处理
制漂白粉原理: 漂白粉主要成分 有效成分 漂白原理:
失效原理
漂白粉保存方法
(5)与盐反应
Cl2 + K Br = ,滴加CCl4溶液的现象
Cl2 + KI = ,滴加CCl4溶液的现象
Br 2 + KI = ,
六、硫及其化合物
1、SO2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性
a. SO2能溶于水生成______________,它是一种______酸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反应。
(H2SO3易被氧化剂氧化成____________ )
b. 与碱反应:与NaOH溶液反应: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将SO2持续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如何?
注意: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的气体除二氧化碳外,还可能是二氧化硫。
c.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 + CaO == _________;
利用此原理,可在煤中加入一定量的生石灰,以减少SO2的排放
(2)、SO2中S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即 价,既有 性又有 性(以 性为主)
较强还原性:可被多种氧化剂(如O2、Cl2、Br2、I2、HNO3、KMnO4、H2O2)氧化。
SO2与O2反应:
SO2使氯水(溴水、碘水)褪色:
(3)漂白性: SO2跟某些有色物质(如品红等)反应生成 ,此无色物质见光、遇热或长久放置又容易 ,又会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2、H2SO4的化学性质(强酸、强氧化、吸水和脱水)
(1)稀硫酸是 酸,电离方程式为: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
A、吸水性:将物质中含有的水分子夺去。 “水”可以是混合气体中的 ,也可以是结晶水合物中的 。用作干燥剂, 但不可干燥 等气体。
B、脱水性:浓硫酸按 的组成比,夺取某些有机物质中的H、O元素形成
可使有机物碳化。所以浓硫酸对有机物有强烈的 作用。
C、强氧化性:
a、常温下,浓硫酸或浓硝酸使 等金属 。
b、加热,活泼性在H以后的金属也能反应(Pt、Au除外)
Cu+H2SO4(浓)====
c、与非金属反应: C+2H2SO4(浓)====
七、氮及化合物
1、氮氧化物的转化
“雷雨发庄稼”的原理: ; ;
。
2、NH3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氨水中的微粒有:
(2)与酸反应
与盐酸(挥发性): 现象:
与硫酸(难挥发):
3、NH4+的性质
(1)都是白色晶体, 溶于水。
(2)受热易分解:NH4HCO3 NH4Cl
(3)与碱共热放出氨气
(NH4)2SO4+NaOH
NH4NO3 + NaOH
4、HNO3的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的通性:
注意:硝酸不可以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②具有不稳定性:HNO3 ===== (工业硝酸常呈黄色)
③强氧化性:
A.与金属反应(金、铂除外):遇变价金属生成高价金属硝酸盐。
Cu + HNO3(浓) =======
Cu + HNO3(稀) =======
B.与非金属反应:C + HNO3(浓)======
八、硅及其化合物
1、Si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化学性质很稳定,不跟氧气、氯气、硫酸、硝酸等反应。
(2)高温下能与氧气、Cl2等反应。
2、SiO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_________,不与______、_____ ___发生反应,耐 、耐 。但它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一般通性即:
(1)酸性氧化物:SiO2是酸性氧化物,是H2SiO3的酸酐,但不溶于水。
① 常温下SiO2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硅酸钠(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高温下SiO2能和碱性氧化物(如CaO)反应生成硅酸钠,反应的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SiO2能与氢氟酸(_____)反应,此反应常用于刻蚀玻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弱氧化性
SiO2高温下与C作用可制取粗硅,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iO3的性质
硅酸钠是极少数 的硅酸盐中的一种,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 ,建筑行业用作 ,用其浸泡的木材,纺织品既耐 又不易 。能与酸反应:通CO2(碳酸)或者加入盐酸有白色沉淀:(方程式)
( 酸性比H2CO3 ),
700~800oC
△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