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4 辛亥革命课件(22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24 辛亥革命课件(22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7 12:10: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考点24 辛亥革命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孙中山(1866——1925),名文,号逸仙。旅居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遂 以“中山”名世。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从甲午战争时期就开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先后建立“兴中会”和中国同盟会,并提出“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主要活动一.组织
(1).1894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建立“兴中会”,以“振兴中华”为宗旨;
(2)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被推举为同盟会总理,并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创办《民报》为机关报。二.理论
1906年在《民报》发刊词上,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指导了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主要活动革命志士的奋斗1906年冬,
刘道一领导萍浏醴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领导安庆起义秋瑾中国同盟会成立后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震动中外,成为辛亥革命的预演 黄花岗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扩大了革命影响,振奋了全国人心,推动了革命高潮到来。1911年4月,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起义军迅速占领楚望台军械库。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城,武昌起义取得胜利。
武昌起义胜利后,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十几个省相继宣布脱离清政府而独立,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革命浪潮,清朝统治迅速崩溃。
由于革命发生的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叫做“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政治上: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稳定的统治秩序)2.思想上:辛亥革命是改变中国人思想观念的革命,动摇了中国人的封建传统思想,促进了民众思想的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3.经济:辛亥革命一定程度上扫除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激励了民族经济的发展。4.社会习俗:促进了中国风俗习惯和社会生活的近代化5.对世界: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华民国的建立 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国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1911年12月,各省代表在南京集会,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成立临时参议院,由各省的会议代表任参议员。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
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随后由南京前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统治时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南京临时政府期间,孙中山发布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的法令,颁布了具有
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时间:1912年3月11日
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主要内容:
1.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各民族一律平等;
3.确立“三权分立”的政体;
4.实行责任内阁制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在当时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1.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2.资产阶级革命派
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西方列强在中国的支配地位没有受到削弱,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1.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提到:“(1903年)梁启超否定了儒教中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材料中梁启超观点提出的背景不包括( )
A.民族危机的加深
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D.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练习:D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民主化的贡献在于( )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推翻了封建制度
C.推翻了封建君主制度
D.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C3.材料:……一百多年前,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几乎亡国,国父领导革命,推翻满清,建立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向人民许下富强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历史只有朝代的更替,人民不能当家作主。“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民主的承诺。一百年前,中国社会贫富悬殊,文盲遍地。“中华民国”的建立,向人民许下均富与教育的承诺。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国父”指的是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富强”“民主”和“均富与教育”所做的实践活动有哪些?国父:孙中山实践活动:
1.建立中国同盟会、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2.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倡导移风易俗,采取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
4.推动国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