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2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15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32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课件(15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7 12:17: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考点32
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目录
/contents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学习目标七七事变背景1.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三省,
继续向南进逼,企图占领华北2.1936年,日军从东、南、北三面包围了
北平,卢沟桥成为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
唯一通道经过1937年7月7日晚,驻屯 北平南郊的日军以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日方的无理要求,遭到中国驻军的拒绝。日军悍然炮轰我军防地。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影响日军全面侵华七七事变 1.国内: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事变之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国际:日本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北平、天津失陷1937.7.28,二十九军
副军长佟麟阁壮烈殉国。
他是七七事变爆发后牺牲
的第一位中国高级将领。凡是日军进犯,坚决抵抗,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不得后退一步。目录
/contents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学习目标背景1.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国共第二次合作2.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国共两党
合作抗日3.西安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
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八路军(1)1937年8月,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华北抗日前线概况国共第二次合作(2)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3)1937年10月,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南方展开对日作战。国民党军队也纷纷开赴抗日前线,从正面抗击日军新四军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全民族抗战开始,
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目录
/contents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学习目标概况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日军一名军官带兵强行闯过上海虹桥机场警戒线,被中国守军击毙。日本以此为借口,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1937年11月,上海失陷,淞沪会战结束。中国军队持续苦战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概况淞沪会战目录
/contents七七事变国共第二次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学习目标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在此前已经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陪都。日军随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
……据战后审判日本战犯军事法庭查证,屠杀手无存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达30万人以上。讲练结合(1)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保证“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受南京中央政府及军事委员会的指导。”材料表面( )
A.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
B.共产党放弃对红军和根据地的领导权
C.国共两党的政治分歧彻底弥合
D.共产党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诚意D(2)蒋介石在1935年7月表示:“和平未至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至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1937年7月又宣示:“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绝不求战。”导致蒋介石对日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逐步扩大对华侵略战争
B.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D.全民族抗战局面的推动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