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同步学案(打包5套)新人教B版选修1_2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965.0K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新课标B版 | ||
科目 | 数学 | ||
更新时间 | 2019-01-07 20:37:01 |
则2·=+,所以2·2r-q=2r-p+1.(*)
又因为p所以(*)式左边是偶数,右边是奇数,等式不成立.
所以假设不成立,原命题得证.
反思与感悟 反证法常用于直接证明困难或以否定形式出现的命题;涉及“都是……”“都不是……”“至少……”“至多……”等形式的命题时,也常用反证法.
跟踪训练3 若x,y都是正实数,且x+y>2,求证:<2或<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证明 假设<2和<2都不成立,
则有≥2和≥2同时成立.
因为x>0且y>0,
所以1+x≥2y且1+y≥2x,
两式相加,得2+x+y≥2x+2y,所以x+y≤2.
这与已知x+y>2矛盾.
故<2与<2中至少有一个成立.
1.观察按下列顺序排序的等式:9×0+1=1,9×1+2=11,9×2+3=21,9×3+4=31,…,猜想第n(n∈N+)个等式应为( )
A.9(n+1)+n=10n+9
B.9(n-1)+n=10n-9
C.9n+(n-1)=10n-1
D.9(n-1)+(n-1)=10n-10
答案 B
解析 由已知中的式子,我们观察后分析:
等式左边分别为9与编号减1的积再加上编号,
等式右边是一个等差数列.
根据已知可以推断:
第n(n∈N+)个等式为9(n-1)+n=10n-9.
故选B.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1(ab≠0)表示x,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的直线,类比到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在x,y,z轴上截距分别为a,b,c(abc≠0)的平面方程为( )
A.++=1 B.++=1
C.++=1 D.ax+by+cz=1
答案 A
解析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方程+=1表示的图形是一条直线,具有特定性质:“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类比到空间坐标系中,在x,y,z轴上截距分别为a,b,c(abc≠0)的平面方程为++=1.故选A.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数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答案 A
解析 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的反面是方程x3+ax+b=0没有实根,故选A.
4.若a>0,b>0,则有( )
A.>2b-a B.<2b-a
C.≥2b-a D.≤2b-a
考点 综合法及应用
题点 利用综合法解决不等式问题
答案 C
解析 因为-(2b-a)==≥0,所以≥2b-a.
5.已知等差数列{an}的首项为8,Sn是其前n项的和,某同学经计算得S1=8,S2=20,S3=36,S4=65,后来该同学发现了其中一个数算错了,则算错的数应为________.
考点
题点
答案 S4=56
解析 显然S1是正确的.假设后三个数均未算错,
则a1=8,a2=12,a3=16,a4=29,这四项不成等差数列,
但可知前三项成等差数列,故a4有误,应为20,
故S4算错了,S4应为56.
1.归纳和类比都是合情推理,前者是由特殊到一般,部分到整体的推理,后者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但二者都能由已知推测未知,都能用于猜想,推理的结论不一定为真,有待进一步证明.
2.演绎推理与合情推理不同,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是数学中证明的基本推理形式.也是公理化体系所采用的推理形式,另一方面,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又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论证前者的可靠性.
3.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是数学证明的两类基本证明方法.直接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推导出结论的证明方法;分析法是由结论追溯到条件的证明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间接证明的一种方法是反证法,反证法是从结论反面成立出发,推出矛盾的证明方法.
一、选择题
1.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
①由圆的性质类比出球的有关性质;
②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③张军某次考试成绩是100分,由此推出全班同学的成绩都是100分;
④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由此得凸多边形内角和是(n-2)·180°.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①是类比推理;②是归纳推理;④是归纳推理.所以①②④是合情推理.
2.在等差数列{an}中,若an<0,公差d>0,则有a4·a6>a3·a7,类比上述性质,在等比数列{bn}中,若bn>0,q>1,则下列有关b4,b5,b7,b8的不等关系正确的是( )
A.b4+b8>b5+b7 B.b5+b7>b4+b8
C.b4+b7>b5+b8 D.b4+b5>b7+b8
答案 A
3.我们把1,4,9,16,25,…这些数称做正方形数,这是因为这些数目的点可以排成一个正方形(如图).
试求第n个正方形数是( )
A.n(n-1) B.n(n+1)
C.n2 D.(n+1)2
答案 C
解析 观察前5个正方形数,恰好是序号的平方,所以第n个正方形数应为n2.
4.当n=1,2,3,4,5,6时,比较2n和n2的大小并猜想( )
A.n≥1时,2n>n2 B.n≥3时,2n>n2
C.n≥4时,2n>n2 D.n≥5时,2n>n2
考点 归纳推理
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对(组)中的应用
答案 D
解析 当n=1时,2n>n2;当n=2时,2n=n2;
当n=3时,2n当n=5时,2n>n2;当n=6时,2n>n2.
故猜想当n≥5时,2n>n2.
5.“∵四边形ABCD是矩形,∴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以上推理的大前提是( )
A.正方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B.矩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C.等腰梯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矩形都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
答案 B
解析 利用三段论分析:
大前提:矩形都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小前提:四边形ABCD是矩形;
结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相等.
6.定义运算:x?y=例如3?4=4,则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
A.x?y=y?x
B.(x?y)?z=x?(y?z)
C.(x?y)2=x2?y2
D.c·(x?y)=(c·y)?(c·x)(c>0)
考点 合情推理的综合应用
题点 合情推理在函数中的应用
答案 C
解析 由定义可知:“?”是求两个数中的较大者,所以A,B,D均是恒成立的.
7.某学校运动会的立定跳远和30秒跳绳两个单项比赛分成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下表为10名学生的预赛成绩,其中有三个数据模糊.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立定跳远(单位:米)
1.96
1.92
1.82
1.80
1.78
1.76
1.74
1.72
1.68
1.60
30秒跳绳(单位:次)
63
a
75
60
63
72
70
a-1
b
65
在这10名学生中,进入立定跳远决赛的有8人,同时进入立定跳远决赛和30秒跳绳决赛的有6人,则( )
A.2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B.5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C.8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D.9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考点 演绎推理的综合应用
题点 演绎推理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答案 B
解析 进入立定跳远决赛的有8人,根据成绩应是1号至8号.
若a>63,则同时进入两决赛的不是6人,不符合题意;
若61≤a≤63,则同时进入两决赛的有1,2,3,5,6,7号,符合题意;
若a=60,则同时进入两决赛的不是6人,不符合题意;
若a≤59,则同时进入两决赛的有1,3,4,5,6,7号,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5号进入30秒跳绳决赛.
二、填空题
8.如果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凸函数,那么对于区间D内的任意x1,x2,…,xn,都有≤f?.若y=sin x在区间(0,π)上是凸函数,那么在△ABC中,sin A+sin B+sin C的最大值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 sin A+sin B+sin C≤3sin =3sin =.
9.在平面几何中,△ABC的内角平分线CE分AB所成线段的比为=,把这个结论类比到空间:在三棱锥A—BCD中(如图所示),面DEC平分二面角A—CD—B且与AB相交于E,则得到的类比的结论是________.
考点 类比推理
题点 类比推理在图形中的应用
答案 =
解析 CE平分∠ACB,而面CDE平分二面角A—CD—B.
∴可类比成,
故结论为=.
10.已知f(x)=,定义f1(x)=f′(x),f2(x)=[f1(x)]′,…,fn+1(x)=[fn(x)]′,n∈N+.经计算f1(x)=,f2(x)=,f3(x)=,…,照此规律,fn(x)=________.
答案
解析 观察各个式子,发现分母都是ex,分子依次是-(x-1),(x-2),-(x-3),故fn(x)=.
三、解答题
11.已知a>0,b>0,->1.求证:> .
证明 要证>成立,
只需证1+a>,
只需证(1+a)(1-b)>1(1-b>0),即1-b+a-ab>1,
∴a-b>ab,只需证>1(a>0,b>0),
即证->1.又->1成立,
∴>成立.
12.求证:不论x,y取何非零实数,等式+=总不成立.
考点 反证法及应用
题点 反证法的应用
证明 假设存在非零实数x,y使得等式+=成立.
于是有y(x+y)+x(x+y)=xy,
即x2+y2+xy=0,
即2+y2=0.
由y≠0,得y2>0.
又2≥0,
所以2+y2>0.
与x2+y2+xy=0矛盾,故原命题成立.
13.已知a>0,b>0,2c>a+b,求证:c-考点 分析法及应用
题点 分析法解决不等式问题
证明 要证c-只需证-即证|a-c|<,
只需证(a-c)2<()2,
只需证a2-2ac+c2即证2ac>a2+ab,因为a>0,所以只需证2c>a+b.
因为2c>a+b已知,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四、探究与拓展
14.设S,V分别表示表面积和体积,如△ABC的面积用S△ABC表示,三棱锥O-ABC的体积用VO-ABC表示,对于命题:如果O是线段AB上一点,则||·+||·=0.将它类比到平面的情形时,应该有:若O是△ABC内一点,有S△OBC·+S△OCA·+S△OBA·=0.将它类比到空间的情形时,应该有:若O是三棱锥A-BCD内一点,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类比推理的应用
题点 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之间的类比
答案 VO-BCD·+VO-ACD·+VO-ABD·+VO-ABC·=0
15.某同学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发现,以下五个式子的值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①sin213°+cos217°-sin 13°cos 17°;
②sin215°+cos215°-sin 15°cos 15°;
③sin218°+cos212°-sin 18°cos 12°;
④sin2(-18°)+cos248°-sin(-18°)cos 48°;
⑤sin2(-25°)+cos255°-sin(-25°)cos 55°.
(1)试从上述五个式子中选择一个,求出这个常数;
(2)根据(1)的计算结果,将该同学的发现推广为三角恒等式,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 (1)选择②式,计算如下:
sin215°+cos215°-sin 15°cos 15°=1-sin 30°=1-=.
(2)三角恒等式为sin2α+cos2(30°-α)-sin αcos(30°-α)=.
证明如下:
sin2α+cos2(30°-α)-sin αcos(30°-α)
=sin2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2-sin 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
=sin2α+cos2α+sin αcos α+sin2α-sin αcos α-sin2α=sin2α+cos2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