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0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复习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考点20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复习课件(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7 10: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考点20 甲午中日战争 ——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背景1.日本:1868开始实施“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把对外扩张作为国策。
2.欧美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向帝国主义过渡,日本的侵略行径得到列强的支持。
3. 中国:从十九世纪60年代起开始“洋务运动”,取得一定成效。这场战争为何爆发?1.根本原因:日本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各种矛盾突出,急需对外的商品和资本输出场所,来转移国内矛盾。
2.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日本趁机出兵朝鲜。
3.中国自身:边疆危机加深,清政府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使日本有了可趁之机。战争经过1.爆发: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在朝鲜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挑起战争,清政府被迫应战。
2.主要战役:①黄海海战: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舰队在黄海大东沟海域,遭日本舰队袭击。海军提督丁汝昌指挥舰队迎战敌舰。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及全舰官兵牺牲。北洋舰队损失惨重。②威海卫之战:黄海海战后,清军主帅李鸿章命北洋舰队躲进威海卫军港,“避战保船”。日军因此控制了黄海。1895年初,日本海陆两路围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结果——1895年4月,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3.结束:日军攻陷威海卫后,威胁要进攻北京。清政府命李鸿章赴日本谈判求和。中国何以战败?1.根本原因:清政府腐败无能,封建制度腐朽落后。中国何以战败?2.主观原因:军备废驰,统治集团避战求和,指挥失误。中国何以战败?3.客观原因:日本正处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上升期,经济、军事力量强大, 蓄谋已久;欧美列强的支持和默许。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1.对中国:①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③甲午战争刺激了中国人民革故鼎新的愿望,中华民族觉醒由此开始,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民主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和“实业救国”的思潮。
2.对日本:①日本得到巨额赔款和台湾等战略要地,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②便利了日本对远东地区的进一步侵略,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唯一的新兴资本主义强国。③使日本的军国主义和对外军事扩张进一步强化,为日本日后的发展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马关条约》甲午战争后,列强以“租借”的名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主要是英、德、俄、法等国,地域集中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和香港地区,大多是优良港湾和军事战略要地。练习: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一个中国人是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
①马克思理论传入中国,促使币制改革
②鸦片大量外销,导致白银外流
③镇压农民起义,军费开支浩大
④通商口岸日本开设工厂,政府收入锐减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③④
A2.《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这一危害的条款是( )
A.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增开苏州、杭州、沙市、重庆为通商口岸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工厂D3.下列漫画反映了某次战争后各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展到了投资、生产、销售等领域
B.为外商的经济入侵打开了大门
C.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D.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下降期B4.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甲午战争后( )
①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②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③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
④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