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功率
核心素养关键词
知识体系
1.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即P=,表示做功的快慢.
2.公式P=一般用来计算平均功率,瞬时功率用公式P=Fv进行计算,若v取平均速度,则P=Fv为平均功率.
3.汽车上坡时,司机要“换挡”来减小速度,这样在发动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大的牵引力;汽车在平直公路,所受阻力较小,可以使用高转速比的挡位获得较大的速度.
4.注意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的区别.
/
/
一、功率
1.功率
(1)定义:功W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做功率.
(2)公式:P=,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
(3)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4)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它正、负的意义与功正、负的意义相同.
2.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1)额定功率:动力机械长期正常工作时最大的输出功率.
(2)实际功率:机器工作时实际的输出功率.实际功率等于也可以小于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大于额定功率对发动机有害,只能工作很短时间.
二、功率与速度
1.当一个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这个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等于力与速度的乘积.
2.关系式:P=Fv.
3.从关系式可以看出,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当发动机的功率P一定时,牵引力F与速度v成反比,要增大牵引力F就要减小速度v.
/
一、合作探究找规律
考点一 功率
去过泰山的同学会遇到挑山工,假设挑山工和缆车将相同的货物运至山顶,两者对货物做的功相同吗?做功的功率相同吗?
答:两者对货物做的功都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由于将相同的货物运往相同高度的山顶,因此两者做相同的功,而用缆车运送货物所用时间远小于挑山工的用时,根据功率定义知缆车的做功功率远大于挑山工的做功功率.
考点二 功率与速度
汽车以不同方式启动,一次以恒定功率启动,一次匀加速启动.
/
1.用公式P=Fv研究汽车启动问题时,力F是什么力?
2.以恒定功率启动时,汽车的加速度变化吗?做什么运动?
答:1.F是汽车的牵引力.
2.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根据P=Fv,v增大,F减小,加速度减小,故加速度变化,汽车做变加速运动.
二、理解概念做判断
1.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3.各种机械铭牌上所标功率一般是指额定功率.(√)
4.P=Fv中的v指的是物体的平均速度.(×)
5.发动机的功率表达式P=Fv,其中F为机车所受到的合力.(×)
/
要点1|功率的理解
1.正确理解:P=
P=是功率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情况下功率的计算,既适用于人或机械做功功率的计算,也适用于一般物体做功功率的计算,既适用于合力或某个力做功功率的计算,也适用于恒力或变力做功功率的计算,一般用于求解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2.对公式P=Fv的认识
(1)由于W=Fl的表示形式适用于力(F)与位移(l)同方向的情况,故P=Fv适用于力F和速度v同方向的情况.
(2)当力F和速度v不在同一直线上时,也可以将力F分解为沿v方向的分力F1和垂直于v方向的分力F2,F2不做功,其功率为0,分力F1的功率即为力F的功率;或者分解速度,力F乘以沿F方向上的分速度即为力F的功率.故其一般表达式为P=Fvcosα,其中α是矢量F、v之间的夹角.
(3)对公式中F、v、α、P的说明
物理量
应用说明
力(F)
力F是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F是恒力,F可以是某一个力,也可以是几个力的合力
速度(v)
通常情况下,速度v是一瞬时值,但物体的速度可能是恒定的,也可能是变化的
夹角(α)
角α是F、v两个矢量正方向间的夹角,式中cosα的作用是将F、v统一到一条直线上
功率(P)
所有功率都是对力而言的,因此,要注意弄清所求的是某一个力的功率还是合力的功率
3.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
平均功率表示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功率与一段时间(或过程)相关.计算时应明确哪个力在哪段时间(或过程)内做功的平均功率.
(2)瞬时功率
瞬时功率表示力在某一瞬时的功率,计算时应明确哪个力在哪个时刻(或状态)的功率.用公式P=Fv来计算瞬时功率,公式中v应为瞬时速度.
典例1 质量m=2 kg的物体从足够高的空中自由下落,取g=10 m/s2,求:
(1)刚开始下落20 m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2)第3 s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思路点拨】 瞬时功率一般根据公式P=Fv求解,平均功率一般根据P=求解.
【解析】 (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h=gt2,
得t=2 s
下落20 m重力做功WG=mgh=400 J
平均功率P==200 W.
(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规律, v=gt,得v=30 m/s
下落3 s时重力的瞬时功率P=mgv=600 W.
【答案】 (1)200 W (2)600 W
/ 一架质量m=2.0×104 kg的飞机在水平跑道上起飞,发动机提供的推力恒为F1,在跑道上经过s1=400 m的加速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m=100 m/s.现要使该飞机能在s2=100 m的航母跑道上起飞,需用电磁弹射器辅助.假设电磁弹射器对飞机施加恒定推力F2,飞机在地面和航母跑道上运动时所受的阻力均为Ff=1.0×104 N,求:
(1)飞机发动机的推力F1大小;
(2)电磁弹射器的推力F2大小;
(3)电磁弹射器的平均输出功率.
解析:(1)飞机在跑道上经过s1=400 m的加速运动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Ff=ma1,由运动学公式得,v=2a1s,联立解得F1=2.6×105 N.
(2)飞机在电磁弹射区内运动时,根据运动学公式得,a2==50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2+F1-Ff1=ma1,联立解得F2=7.5×105 N.
(3)飞机在电磁弹射区内的平均速度v==50 m/s,平均功率P=F2·v=3.75×107 W.
答案:(1)2.6×105 N (2)7.5×105 N (3)3.75×107 W
名师方法总结
求解功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明确是求哪个力的功率,是某个力的功率,还是物体所受合力的功率,汽车的功率是指汽车牵引力的功率,起重机的功率是指起重机钢丝绳拉力的功率.
(2)若求平均功率,还需明确是哪段时间内的平均功率,可由公式P=Fv或P=来计算.
(3)若求瞬时功率,需明确是哪一时刻或哪一位置,再确定该时刻或该位置的速度,应用公式P=Fv,如果F、v不同向,则投影到相同方向再计算.
名师点易错
功率反映的是做功的快慢,而不是做功的多少.功率大,说明做功快,但做功不一定多.就像加速度,反映的是速度变化的快慢,而不是速度变化的多少.
要点2|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1.机车以恒定功率P启动的运动过程
/
机车达到最大速度时,a=0,F=Ff,P=Fvm=Ffvm,这一启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
/
2.机车以恒定加速度a启动的运动过程
/
这一运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
/
典例2 2015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艘平流层飞艇“圆梦”号试飞成功.若飞艇在平流层水平匀速飞行时,所受空气阻力与飞行速度成正比.当匀速飞行速度为v时,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为P;当匀速飞行速度为2v时,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为( )
/
A. B.
C.2P D.4P
【思路点拨】 本题考查功率公式P=Fv的直接应用,要注意题中的信息:阻力与速度的关系,得到f=kv,再应用功率公式研究.
【解析】 由题意知飞艇所受空气阻力与飞行速度成正比,即: f=kv,匀速运动时, F=f,当速度为v时,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为P=f1v=kv·v=kv2,当速度为2v时,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为P′=k(2v)2=4P,故选项D正确.
【答案】 D
/ 一起重机的钢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提起质量为m的重物,当重物的速度为v1时,起重机达到额定功率P.以后起重机保持该功率不变,继续提升重物,直到达到最大速度v2为止,则整个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钢绳的最大拉力为mg
B.钢绳的最大拉力为
C.重物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D.重物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g
解析:匀加速提升重物时钢绳拉力最大,根据功率公式得拉力F=,此时-mg=ma,解得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a=-g,A、D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速度由v1增大到v2的过程中,重物做变加速运动,平均速度v≠,C选项错误.
答案:B
/
分析机车启动问题的四个关键:
(1)利用好v-t图象:利用v-t图象正确分析整个运动过程.
(2)关注两个物理量:对于每一段启动过程,要正确分析各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尤其要关注牵引力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
(3)用好两个基本公式:①功率公式P=Fv,②牛顿第二定律,即F-Ff=ma.
(4)达到一个状态:当a=0时,v=vm=.
/
名师点易错
1.机车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时,先后经过两个过程,匀加速结束时的速度并未达到整个过程的最大速度vm,只是达到匀加速阶段的最大速度,此值比机车匀速运动的速度要小.
2.在P=Fv中,因为P为机车牵引力的功率,所以对应的F是牵引力并非合力.
3.只有最终匀速运动时F=Ff,vm==.
要点3|应用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与实际联系的物理问题时,要抓住题中所给的有用信息进行分析,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熟知的物理模型,然后利用相应的物理规律进行解答.
/典例3 小明同学骑电动自行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因电瓶“没电”,故改用脚蹬车匀速前行.设小明与车的总质量为100 kg,骑行过程中所受阻力恒为车和人总重的0.02倍,g取10 m/s2.通过估算可知,小明骑此电动车做功的平均功率最接近( )
A.10 W B.100 W
C.300 W D.500 W
【思路点拨】 计算功率利用P=Fv来求,此题需要估算小明骑车时的行进速度大约是多少.
【解析】 人在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的大小和脚蹬车的力的大小相等,由P=Fv=fv可以求得此时人做功的平均功率的大小.
人骑车的速度大小约为5 m/s,人在匀速行驶时,人和车的受力平衡,阻力的大小为f=0.02mg=0.02×1 000 N=20 N,此时的功率P=Fv=fv=20×5 W=100 W,B正确.
【答案】 B
/变式训练3-1 人的心脏每跳一次大约输送8×10-5 m3的血液,正常人血压(可看做心脏送血的压强)的平均值为1.5×104 Pa,心跳约每分钟70次,据此估计心脏工作的平均功率约为________W.
解析:如图所示,液体、气体对外做功可建立汽缸—活塞模型说明,设活塞截面积为S,在气体压力下移动的位移为l,则气体对活塞做功:W=Fl=pSl= p·ΔV
/
式中ΔV为移动活塞气体体积的变化值.此式对气体、液体做功都适用.
本题为计算实际生活中的平均功率的问题,应先知道心脏每次跳动所花的时间及心脏每跳一次所做的功.心脏跳一次做功多少,即每一次输送血液过程做功多少,可将每一次输送血液简化成一个汽缸—活塞模型.
则P=== W=1.4 W.
答案:1.4
/
求解与物理相关的实际问题时,首先要构建一个简化的物理模型.
/
名师点易错
实际问题物理模型建立要与事实相符,不可凭想当然构建.
/
对点训练一 功率的理解
1.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对物体做功越多,力的功率越大
B.由P=可知,功率与时间成反比
C.由P=Fv可知,F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
D.某个力对物体做功越快,它的功率就一定大
解析: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越快,功率越大,力对物体做功多,功率不一定大,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公式P=是功率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功率与时间不成反比,B选项错误;物体受到的任何一个力都可以做功,都有对应的功率,公式P=Fv中,F不一定是合外力,C选项错误.
答案:D
2.如图甲,小明妈妈第一次站立在台阶式自动扶梯上,扶梯将她送上楼.第二次如图乙,小明妈妈乘相同自动扶梯的同时,她还相对于扶梯匀速向上走,两次到达同一高度.两次自动扶梯匀速运动的速度相同,下列关于两次自动扶梯的牵引力做功和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次牵引力做功相同,第一次的牵引力的功率较大
B.第一次牵引力做功较大,两次牵引力的功率相同
C.第一次牵引力做功较大,功率也是第一次的大
D.两次牵引力做功相同,功率也相同
解析:功等于力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由于都是匀速,两种情况力的大小相同;由于第二次人沿扶梯向上走了一段距离,所以第一次扶梯运动的距离要比第二次扶梯运动的距离长,故两次扶梯运客所做的功不同,第一次的较大;功率等于力与力方向的速度的乘积,由于都是匀速,两种情况力的大小相同,扶梯移动的速度也相同,电机驱动扶梯做功的功率相同,故B正确,A、C、D错误.
答案:B
对点训练二 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
3.(多选)某品牌汽车的整车质量为1 420 kg,最大功率为Pm=120 kW,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受到的阻力恒为车重力的0.2倍,质量为80 kg的驾驶员驾驶该车从静止启动,以a=4 m/s2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取10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在该段公路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40 m/s
B.汽车在匀加速阶段所受牵引力大小为9 000 N
C.汽车做匀加速的时间约为10 s
D.汽车的速度达到10 m/s时,其功率为P=90 kW
解析:根据P=Fv可知汽车在该段公路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 m/s=40 m/s,选项A正确;汽车在匀加速阶段所受牵引力大小为F=(M+m)a+k(M+m)g=1 500(4+0.2×10) N=9 000 N,选项B正确;匀加速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m1== m/s= m/s,则匀加速的时间t1== s,选项C错误;汽车的速度达到10 m/s时,汽车正处在匀加速阶段,其功率为P=Fv=9 000×10 W=90 kW,选项D正确.故选ABD.
答案:ABD
对点训练三 应用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2018·杭州期中)一种巨型娱乐器械可以使人体验超重和失重.一个可乘十多个人的环形座舱套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已知座舱开始下落时的高度为75 m,当落到离地面30 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座舱均匀减速.若座舱中某人质量为60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
/
(1)求制动系统启动时,某人重力的功率;
(2)求座舱下落的总时间;
(3)求整个过程中座舱对人做的功.
解析:(1)座舱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制动系统启动时,v2=2gh1
解得v=30 m/s
此时重力的功率P=mgv=18 000 W.
(2)座舱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零
根据自由落体规律,h1=gt
解得自由落体的时间,t1=3 s
匀减速直线运动阶段,h2=·t2
解得t2=2 s
下落总时间为t1+t2=5 s.
(3)匀减速直线运动阶段,座舱对人做功
加速度a==15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N-mg=ma
联立解得,FN=1 500 N
座舱对人做的功W=-FNh2=-45 000 J.
答案:(1)18 000 W (2)5 s (3)-45 000 J
/
【强化基础】
1.(2018·盐城学业测试)体重相同的小红和小田从一楼匀速爬到五楼,她们同时出发,小红先到,小田后到,此过程中( )
A.小红做功多 B.小田做功多
C.小红的功率大 D.小田的功率大
解析:体重相同的小红和小田从一楼爬到五楼,重力相等,上升高度相等,两人做功相等,A、B选项错误;小红用的时间较短,根据功率公式可知,P=,小红的功率大,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
答案:C
2.(2018·安徽三模)如图,汽车停在缓坡上,要求驾驶员在保证汽车不后退的前提下向上启动,这就是汽车驾驶中的“坡道起步”.驾驶员的正确操作是:变速杆挂入低速挡,徐徐踩下加速踏板,然后慢慢松开离合器,同时松开手刹,汽车慢慢启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变速杆挂入低速挡,是为了增大汽车的输出功率
B.变速杆挂入低速挡,是为了能够提供较大的牵引力
C.徐徐踩下加速踏板,是为了让牵引力对汽车做更多的功
D.徐徐踩下加速踏板,是为了让汽车的输出功率保持为额定功率
解析:司机用“换挡”的办法来减速行驶是为了获得更大的牵引力来上坡,根据功率公式可知,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当速度减小时,汽车的牵引力就会增大,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徐徐踩下加速踏板,增大了输出功率,目的也是增大牵引力,C、D选项错误.
答案:B
3.质量为m的汽车,其发动机额定功率为P,当它开上一个倾角为θ的斜坡时,受到的摩擦阻力为车重的k倍,则车的最大速度为( )
A. B.
C. D.
解析:汽车速度最大时,汽车的加速度a=0,牵引力F=mgsinθ+kmg,故此时最大速度vm==,选项D正确.
答案:D
4.(2018·咸阳市秦都区四模)一物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某时刻起受到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为3 N的拉力F1和水平向左的拉力F2作用,F2从6 N逐渐减小到零.该过程中,拉力F1的瞬时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可能是下面四幅图中的( )
/
解析:F2从6 N逐渐减小到零,物体所受合外力先向左后向右,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先逐渐减小到零再从零反向逐渐增大,最大值相等,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故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功率的公式P=Fv可知,拉力F1保持不变,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瞬时功率—时间图象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大,C选项正确,A、B、D选项错误.
答案:C
【巩固易错】
5.(2018·上海市松江区二模)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f与汽车行驶的速率成正比.若汽车从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额定功率后保持额定功率行驶,则在整个行驶过程中,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大小F与阻力大小f的关系图象是( )
/
解析: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f与汽车行驶的速率成正比,f=k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f=ma,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定,速度增大,阻力增大,牵引力随着f的增大而均匀增大,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功率达到额定功率后,F=,f=kv,联立解得F=k,牵引力与阻力成反比,A选项正确.
答案:A
6.质量为8×102 kg的电动车由静止开始沿平直公路行驶,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5 m/s,利用传感器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电动车的牵引力F与对应的速度v,并描绘出F-图象(图中AB、BO均为直线),假设电动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恒定,则( )
/
A.在全过程中,电动车在B点时速度最大
B.AB过程电动车做匀变速运动
C.BC过程电动车做减速运动
D.BC过程电动车的牵引力功率变化
解析:因为横坐标是,所以全过程中,C点的值最小,则速度最大,A错误;AB段牵引力不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不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正确;BC图线的斜率表示电动车的功率,知BC段功率不变,牵引力减小,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电动车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C、D错误.故选B.
答案:B
【能力提升】
7.摩天大楼中一部直通高层的客运电梯,行程超过百米.电梯的简化模型如图甲所示,考虑安全、舒适、省时等因素,电梯的加速度a是随时间t变化的.已知电梯在t=0时由静止开始上升,a-t图象如图乙所示.电梯总质量m=2.0×103 kg,忽略一切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
(1)求电梯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最大拉力F1和最小拉力F2;
(2)求1~10 s内拉力所做的功;
(3)求电梯以最大速率匀速上升时,拉力做功的功率P.
解析:(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
由a-t图象可知, F1和F2对应的加速度分别是
a1=1.0 m/s2, a2=-1.0 m/s2,
则F1=m(g+a1)=2.0×103×(10+1.0) N=2.2×104 N
F2=m(g+a2)=2.0×103×(10-1.0)N=1.8×104 N.
(2)由题意可得:第1 s内速度变化量等于a-t图线与t轴所围图形的面积,可得
Δv1=0.5 m/s即v1=0.5 m/s
1~10 s电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上升的高度为
h=v1t+at2=45 m
由(1)知F=2.2×104 N,可得在这段时间内拉力的功为W=Fh=9.9×105 J
(3)由a-t图象可知, 11 s~30 s内速率最大,其值vm等于0~11 s内a-t图线与t轴所围图形的面积,此时电梯做匀速运动,拉力F等于重力mg, vm=10 m/s
所求功率
P=Fvm=mg·vm=2.0×103×10×10 W=2.0×105 W.
答案:(1)2.2×104 N 1.8×104 N (2)9.9×105 J (3)2.0×105 W
8.(2018·佛山二模)如图,是游乐场的一项游乐设备.一环形座舱装在竖直柱子上,由升降机送上几十米的高处,然后让座舱自由落下,落到一定位置时,制动系统启动,到地面时刚好停下.已知座舱开始下落的高度为H=75 m,当落到离地面h=30 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座舱均匀减速.在一次中,某同学把质量m=6 kg的书包放在自己的腿上.g取10 m/s2,不计座舱与柱子间的摩擦力及空气阻力.
/
(1)当座舱落到离地面h1=60 m和h2=20 m的位置时,求书包对该同学腿部的压力各是多大;
(2)若环形座舱的质量M=4×103 kg,求制动过程中机器输出的平均功率.
解析:(1)分析题意可知,座舱在离地面h=30 m的位置时开始制动,说明座舱离地面60 m时,座舱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书包对该同学腿部的压力为零.
座舱落到离地面20 m高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F2-mg=ma
座舱下落45 m时开始制动,此时速度为v
v2=2g(H-h)
座舱到地面时刚好停下,v2=2ah
联立解得F=150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该同学腿部受到的压力为150 N.
(2)制动过程中,座舱所受的制动力为F0,经历的时间为t,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知,a=,h=t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座舱有F0-Mg=Ma
座舱克服制动力做功W=F0h
机器输出的平均功率P=
联立解得P=1.5×106 W.
答案:(1)零 150 N (2)1.5×106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