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7 13:17: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民主主义的开端》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Democracy”(民主)和“Science”(科学)是近代中国从西方请进来的两位“先生”,它们成为近代中国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旗帜( )
A. 洋务运动 B. 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 D. 辛亥革命
2.下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运动中出现的标语口号内容,与之有因果联系的是(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雅尔塔会议
3.“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1921年——1949年奋斗了28年的不朽的革命业绩,其中与“日出东方”相对应的重大的历史事件是(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一大的召开
C. 工农武装割据 D. 中共七大
4.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7周年,学校要放映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应该选择的是( )
A. 《甲午风云》 B. 《开天辟地》
C. 《狼牙山五壮士》 D. 《大决战》
5.《新青年》刊文指出:“专制国本建筑于主权者独裁之上……共和国本建筑于人民舆论之上。”故“政治实质之变更,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不在政治之形式”。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 )
A. 进行社会改良 B. 推翻君主专制
C. 开展民众启蒙 D. 发起国民革命
6.“九秩惊回首,镰斧开天,革命弄潮,南湖燃起燎原火”“红船一叶破迷蒙,辟地开天气若虹”这些诗句赞扬的是( )
A.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 武昌起义的爆发
C. 五四运动的爆发 D.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7.下面是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影片的宣传画,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 )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南昌起义
C. 农村根据地的建立 D. 红军长征
8.“……学子激扬焚佞府,群团奋起激街巷。众工人,上阵露锋芒,春雷响。……气轩昂,誓与列强争抗。抖擞中华民众志,挫败掠者千夫莽。”这一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义和团运动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9.它不仅是近代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且推动了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具体体现是使运动大大加速、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而给新文化运动注入了新的、更为强大、更加科学的思想活力。“它”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十月革命
10.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以《新青年》杂志为主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1.胡适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指出:“一曰,须言之有物……八曰,不避俗语。”该言论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 )
A.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B.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12.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美国思想家杜威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十九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各行各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述的这场运动是( )
A. 辛亥革命 B. 戊戌变法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13.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
A. 民主、科学 B. 马克思主义
C. 民主 D. 达尔文的进化论
14.在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期的近代化探索历程中,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一场场救亡图存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开颅洗脑”。其中“开颅洗脑”指的事件是(  )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国民大革命
15.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这次罢工是被哪一北洋军阀血腥镇压
A. 袁世凯 B. 吴佩孚 C. 孙传芳 D. 段祺瑞
16.一战后,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中国五四运动的会议是( )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慕尼黑会议 D. 德黑兰会议
17.陈独秀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说:“要巩固共和,非先将国民的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反映了前期的新文化运动( )
A. 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
B.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思想准备
C. 要在中国建立共和政体
D. 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指明了真正的出路
18.1919年,小林在北京看到这样一个场面:一群学生手举着旗帜和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标语进行游行示威,请问这一场景应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九一八事变 B. 五四运动
C. 西安事变 D. 七七事变
19.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
A. 中共一大 B. 兴中会成立
C. 湖北军政府成立 D. 中华民国成立
20.下图漫画的含义是学生、工人和商人联合打倒曹、陆、章,和这幅漫画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北伐战争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
党的成立工作正在筹备中,各地小组选派代表参加会议。李大钊、陈独秀因故不能出席。7月23日晚8时,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在上海书德里召开。会议中途,包打听闯入。经验丰富的马林建议及时转移。……后来会议转移到……的一条游船上继续进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重要会议的召开?
(2)后来会议转移到哪里召开?
(3)这次会议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谁?
(4)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2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
——“五四”口号
材料二:“在‘五四’运动9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进一步弘扬伟大的‘五四’精神,这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长春讲话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具有怎样的性质?“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作为当代青年,你认为五四运动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有哪些?(至少列举两个)
23.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就“五四爱国运动”开展专题学习,请你一起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五四”传单
(1)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
(2)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五四”精神内涵的理解。
(3)假如你是1919年的一位学生,你会参加五四爱国运动吗?请说明理由。
(4)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政府中……“自强”的音符日益响亮,并在此后三四十年间成为中国为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
——《复兴之路》(上)
材料二:

材料三: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创办于上海黄浦江边,一场文化启蒙的运动终于在中国展开。1年后,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
——《复兴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什么运动?
(2)材料二中,把图1、图2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分别是什么?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
(3)根据材料三,写出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这场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什么?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二 : “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这场运动首先在哪里爆发?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的影响?这些材料反映了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什么样的斗争精神?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民主与科学是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主要旗帜,所以答案选B。
2.【答案】A
【解析】中国当时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曾支援协约国大量粮食,还派出17.5万名劳工,牺牲了2000多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却做主要送给日本。经过讨论和利弊权衡后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准备签字承认这个条约。中国人民却对这种行为忍无可忍,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所以答案选A。
3.【答案】B
【解析】日出东方:指中共一大,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星火燎原:指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力挽狂澜:指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灯塔指引:指中共七大;进京赶考:指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种严峻的考验。故选B。
4.【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故选B。
5.【答案】C
【解析】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通过“在国民多数心理所趋”,我们可判断出材料强调当时的紧迫任务是开展民众启蒙,因为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所以答案是C。
6.【答案】D
【解析】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所以答案选D。
7.【答案】A
【解析】上图有明确的文字提示“开天辟地”。根据课本所学,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选择答案A。
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个别文字“学子激扬焚佞府”“众工人,上阵露锋芒”说明这次历史事件是学生和工人参与的,“誓与列强争抗”说明这次历史事件是反对列强。结合课本所学,可知是由学生掀起的反抗列强抢占山东的五四运动。选择答案D。
9.【答案】C
【解析】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1919年5月4日,由学生发起的五四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所以正确答案是C。
10.【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以《新青年》杂志为主阵地,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发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11.【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了刍议》,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做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由此分析题干言论体现的新文化运动关于文学方面的改变,符合题意的是C。A是道德方面的;B属于政治方面的,D是思想方面的;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答案】C
【解析】题干中“1919年6月20日”是解题的关键,据此可以得出材料中“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可知C符合题意。
13.【答案】A
【解析】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其实也就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解放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民主与科学是其主要倡导的,也是她的两面大旗。所以答案为A。
14.【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自我疗伤”指的是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温药慢治”指的是戊戌变法,是自上而下的改革;“猛药重治”指的是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颅洗脑”指的是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所以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5.【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32年2月7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但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史称“二七大罢工”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16.【答案】A
【解析】一战后,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引发中国五四运动的会议是巴黎和会,故选A。
17.【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主张在思想上打破封建束缚,故选A。
18.【答案】B
【解析】“废除二十一条”、“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标语是五四运动中的口号,故选B。
19.【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1921年6月29日”“叔衡往上海”“共产主义者”课本所学,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何叔衡等13位代表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这样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A项符合题意;1894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B项不合题意;辛亥革命后,1911年10月11日起义军成立湖北军政府。C项不合题意;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A。
20.【答案】C
【解析】结合漫画及所学知识可知,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取得初步胜利。故选C。
21.【答案】(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浙江嘉兴南湖。
(3)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陈独秀。
(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解析】(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这是1921年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7月30日晚,由于侦探的出现,中共一大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
(3)1921年7月召开的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党纲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2.【答案】(1)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2)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3)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真理的精神;大无畏的抗争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其它答案如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等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1)材料一中文字“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等人”说明五四运动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影响的理解能力,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的爱国精神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精神;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精神;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等。
23.【答案】(1)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2)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3)会。因为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
(4)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巴黎和会上列强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激起了爱国学生的愤怒,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2)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五四”精神内涵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3)第一问开放性题目,假如我是1919年的一位学生,我会参加五四爱国运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因为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4)依据所学可知,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24.【答案】(1)洋务运动。
(2)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3)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
(4)近代化探索。
【解析】(1)材料一中“实现近代化的第一次努力”指的是洋务运动。
(2)材料二中,把图1、图2的主张变为实践的政治运动分别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孙中山把图2中“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3)这场“文化启蒙运动”的名称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这场文化运动高举的旗帜是民主、科学。
(4)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这些运动反映的共同主题是近代化探索。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5.【答案】(1)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北京。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中下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这场运动首先在北京爆发。
(2)五四运动直接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党史一般将其定义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注意这里的“封建”一词是泛化的封建观),并以此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这些材料反映了上述运动中学生、工人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