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7 13:2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导致如下图中1843年前和1843年清朝纺织原料及纺织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英国机器纺织品的倾销
C. 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 《马关条约》签订
2.林则徐销毁鸦片的地点是
A. 南京 B. 广州 C. 虎门 D. 上海
3.下图是鸦片战争爆发背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处依次对应的是 (  )

A. 鸦片走私 财政危机 贸易逆差 贸易顺差
B. 开埠通商 民族危机 入超  出超
C. 开埠通商  自然经济解体 商品倾销 原料出口
D. 鸦片走私 民族危机 贸易顺差 贸易逆差
4.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 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 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 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 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讲:“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下列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市场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索取巨额赔款
D. 各国通过《辛丑条约》纷纷设立租界
6.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是
A. 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B.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C. 洪秀全在永安封王建制
D. 1853年,太平军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7.下图为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品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天国》宣传海报,讲述了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而衰的故事,其中屡试不第后创立拜上帝教,并最终成为天王的是哪一历史人物( )

A. 陈胜 B. 洪秀全 C. 李自成 D. 李秀成
8.“增开天津为商埠”的条约是( )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爱珲条约》 D. 《黄埔条约》
9.“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打起包裹回家转,依旧做长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一事件是( )
A. 金田起义 B. 天京事变 C. 北伐失败 D. 天京陷落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不计个人得失,上书皇帝,严禁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他”是( )
A. 关天培 B. 左宗棠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11.1839年,林则徐下令销毁收缴的全部鸦片,请问销毁鸦片的地点在
A. 南京 B. 上海 C. 虎门 D. 北京
12.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是“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 英国想和中国公开交易
B.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C. 为了割占香港
D. 为了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13.“今大皇帝 (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这段史料反映的史实与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D. 《辛丑条约》
14.下列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田起义 ②天京事变 ③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颁布《资政新篇》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③② D. ②③①④
15.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指太平天国
A. 缺乏科学理论
B. 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C. 不能充分依靠人民
D. 没有彻底革命精神
16.1861年,法国作家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文明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指
A. 英国军队 B. 法国军队 C. 英法联军 D. 八国联军
17.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材料中的“历史巨人”是指
A. 陈化成 B. 林则徐 C. 琦善 D. 关天培
19.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禁烟运动( )
A. 巩固了封建统治
B. 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 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 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
20.《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的实施
A. 体现出英国对华贸易的公平性
B.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入
C. 促进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
D. 开始瓦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中圆明园兽首“海外漂泊150余年”的原因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发动这次战争的侵略者犯下了哪一暴行?
(2)材料二中俄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
(3)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材料二 太平天国颁布了一套“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的礼制,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君臣上下有了天渊之别,甚至连称呼、服饰、仪卫舆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准逾越。诸王出行,官兵必须回避道旁,高呼万岁或千岁,否则就要受到严厉惩处。天王及诸王、侯都是世袭的。
                   ——引自《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称太平天国领袖为“逆”“贼”,表明作者站在什么立场上?
(2)材料一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及问题,你认为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什么?
23.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相继侵入中国。但是,它们不满足已经取得的特权和利益,蓄意加紧侵犯中国主权,进行经济掠夺。重温国耻,探究问题。
[疯狂抢劫]
一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尊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两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
( 1 )以上几个外国人大肆抢掠的情形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分析指出这次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领土沦丧]
( 2 )中国领土沦丧大事记(部分)

大事记中记载的“该国”指哪一个国家?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指出除大事记中涉及条约外,该国还与中国签订了哪些条约?(列举一例即可)
( 3 )通过活动与探究,你能得出哪些历史感悟?
24.初至江宁(南京),杨逆日朝洪逆,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如杨逆有事要见,亦必请伪旨拟定时日……届时杨逆率各伪官毕集,舆马填塞衙市,伪天朝门洞开,大门外伪引官(注:礼仪官)传呼各官进,惟杨、韦、石、秦各贼所见,虽宠任如伪天侯,亦不得望见颜色。
——引自张德坚:《贼情汇纂》
(1)洪杨诸贼分别指的是谁?伪天朝指的是什么?
(2)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进入天京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25.近代列强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摆脱苦难的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若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材料三: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乾隆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在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生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后来居上。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视西方科学技术为“奇迹淫巧”。“康乾盛世”之后的100多年,中国的发展大大落后了,国际地位急剧衰落,沦为半殖民地,备受外强欺侮。
一一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1)材料一中,“这场战争”是指什么?这场战争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面对列强侵略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反抗?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告诉我们哪些启示?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所给信息可知,“1843年清朝纺织原料及纺织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比“1843年前”大幅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导致进口货物税率大幅度降低,C项符合题意;AB两项是鸦片战争前的背景,不符合题意;D项签订的时间是1895年,不符合题意。故选C。
2.【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面对鸦片流毒,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严禁鸦片,1839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3.【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使中国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为了把中国变为它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英国借口鸦片贸易受阻,1840年,英国军舰进入广东封锁珠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
4.【答案】D
【解析】依据题干关键信息“(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认为,中国的白银,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故D项正确;A、B两项属于鸦片带来的危害,但不是林则徐强调的“最大危害”,故排除;C项与材料中的“何妨损上而益下”的信息不符,故排除。故此题选D。
5.【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过程中的进步者”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英鉴定了《南京条约》,开辟了通商口岸,客观上刺激了自然经济的瓦解,所以答案选A。
6.【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太平天国政权初步建立的标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后,9月,洪秀全在江西永安进行封王而建制,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军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标志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屡试不第的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所以答案选择B。
8.【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在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中规定:开放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给英国,赔偿英法白银各800万两。其他选项的条约中没有题干中的内容。故选B。
9.【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6年天京变乱成为由盛转衰的转折点,B项符合题意;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北伐失败是太平天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由此分析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专题复习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背景、开始、初步建立起政权、全盛、转折、失败的标志,分析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10.【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二百多万斤鸦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外当众销毁两百多万斤鸦片,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关天培是清朝著名爱国将领,在任广东大清水师提督其间,全力支持民族英雄林则徐虎门禁烟。关将军身经百战,身先士卒、出生入死,在率领将士与英国侵略军浴血激战中为国捐躯。左宗棠的主要功绩是收复新疆,邓世昌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是近代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839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从英、美等国商人手中收缴的两万余箱鸦片,集中在虎门海滩全部烧毁,史称虎门销烟。所以答案选C
12.【答案】B
【解析】选项A说法错误;选项C 为了割占香港 ,有这种目的,通过《南京条约》可以看出,但不是根本目的,选项D说法本身就是错误的,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所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为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海外市场。所以选B。
13.【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规定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ACD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B
1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人争权夺利,发生了天京事变;1853年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6年天京事变后,天平天国重建领导集团,洪仁玕总理朝政,颁布《资政新篇》。故先后顺序是①③②④,故选B。
点睛:解题时逐一分析所给事件发生的时间并按要求排序,选择组合正确的相关选项即可。
15.【答案】A
【解析】材料“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局限性,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故A正确;“宗教改革”属于近代西方的运动,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太平天国运动是农民阶级运动,充分发动了群众,故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革命精神是否彻底,而是说明农民阶级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民阶级运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16.【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1861年”“火烧圆明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英法联军闯入北京,抢劫并火烧了圆明园,犯下了滔天的罪行,C项符合题意;英国军队发动的是鸦片战争,A项不符合题意;法国军队没有单独侵略过中国,B项不符合题意;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1900年,D项不符合题意的时间;所以答案选C。
17.【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期的中国处在清朝晚期,清朝此时仍是一个封建专制国家,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种局面被打破的事件是1840年鸦片战争,英国通过武力强行打开中国大门,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A项符合题意;BCD项均在鸦片战争后,故选A。
18.【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事件是虎门销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两万多斤,打击了列强的侵略势力,彰显了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意志,林则徐被称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材料中的“他”就是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林则徐,所以答案选B。
19.【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引起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警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命令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去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并把搜集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面销毁,这就是著名的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开始,故选D。
20.【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这一条款,意味着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了严重破坏,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商品输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火烧圆明园。
(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奋发图强,加快经济建设,使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这样才能摆脱被压迫被侵略的命运。
【解析】(1)依据题干关键词“圆明园”可知,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
(2)依据所学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获取的利益——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2.【答案】(1)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
(2)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太平天国政治上出现明显的封建化趋势,封建等级森严。
(4)受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制约,太平天国领导者在定都天京后,封建特权思想膨胀,贪图享乐。
【解析】(1)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中称太平天国领袖为“逆”“贼”,表明作者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
(2)依据材料二信息:近则洪杨诸贼深居不出,可知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依据材料信息:从天王到普通士兵之间,等级非常森严,君臣上下有了天渊之别,甚至连称呼、服饰、仪卫舆马等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准逾越,可知太平军政治上出现明显的封建化趋势,封建等级森严。
(4)属于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受农民阶级局限性的制约,太平天国领导者在定都天京后,封建特权思想膨胀,贪图享乐。
23.【答案】( 1 )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 2 )俄国。《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等。
( 3 )“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本国综合国力。
【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 “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可知,这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场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的中国的大片领土;除了材料中涉及的条约以外,俄国还与中国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等,割占中国大片领土。
(3)根据材料中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须思变,思变才能崛起,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本国综合国力,振兴中华。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需要重点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时间、涉及的国家、英法抢劫并火烧圆明园的史实、俄国割占中国领土的条约和内容、签订的各种条约及内容、产生的影响等知识。
24.【答案】(1)洪秀全、杨秀清 太平天国
(2)革命意志减退,生活日益腐化。洪秀全深居简出,严重脱离群众。
(3)启示:①太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既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斗争能力;②也客观的反映出在当时的情况下,农民阶级没有办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占领南京的“洪杨诸贼”是清政府对天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洪秀全、杨秀清的蔑称;所谓伪天朝是指洪秀全所建立的天平天国;
(2)根据材料可知,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发生了很大变化,“深居不出”说明革命意志减退;“亦不得望见颜色”说明领导人严重脱离群众。材料中描述的领导人之间的会面如同封建君臣一般,讲究礼仪排场,说明领导人的生活日益腐化。
(3)根据所学可知,天平天国运动历时十四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足以体现了中国人民强大的斗争能力;但运动最终失败带给我们的启示是由于阶级局限性,也就注定了农民阶级无法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点睛: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整体理解能力和知识点分析归纳和整理能力,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提取天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发生的变化的信息。针对启示可从对天平天国的评价入手,做出全面的认识。
25.【答案】(1)鸦片战争
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事件: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
(3)原因: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力的衰弱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人民的抗争史
【解析】(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可知,“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依据所学可知,面对列强侵略,1851年洪秀全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1899年山东直隶的人民发动了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综合国力的衰弱,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问开放性题目,依据所学可知,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人民的抗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