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11 电磁技术的发展
基础夯实
1.预言电磁波的存在的科学家是( )
A.麦克斯韦 B.爱迪生
C.赫兹 D.法拉第
答案A
2.1888年,用实验证实电磁波的存在,使人们认识物质存在的另一种形式的德国物理学家是( )
A.麦克斯韦 B.爱迪生
C.赫兹 D.法拉第
答案C
3.1895年,利用电磁波首次成功实现无线电通信的意大利人是( )
A.赫兹 B.马可尼 C.贝尔 D.法拉第
答案B
4.(多选)下列的发明与发明人对应正确的是( )
A.电池——伏打 B.电灯——爱迪生
C.电视——麦克斯韦 D.无线电通信——赫兹
解析电池是伏打于1800年发明的,A正确;电灯是爱迪生于1879年发明的,B正确;电视是兹沃雷金于1931年发明的,C错误;无线电通信是马可尼发明的,D错误.
答案AB
5.电话是我们非常熟悉的通信工具,那么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 )
A.莫尔斯 B.贝尔 C.马可尼 D.赫兹
答案B
6.下列各项中,属于伏打的重要贡献的是( )
A.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B.发明白炽灯
C.发现电磁感应定律 D.发明电池
答案D
7.(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实现了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C.19世纪初期出现了互联网技术
D.郑和七次下西洋是靠雷达导航的
解析特斯拉1888年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实现了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A正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B正确;20世纪末期出现了互联网技术,C错误;郑和七次下西洋利用了指南针,那时还没有雷达导航,D错误.
答案AB
8.我国早在殷商时代的 中就有“雷”字;西周时代的青铜器上发现刻有“电”字,西汉末年就有经过摩擦的 能吸引轻小物体的记载;东汉 已把琥珀被摩擦后吸引轻小物体,与磁石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同时提出.?
答案甲骨文字 玳瑁 王充
9.英国物理学家 经过10年的艰苦探索,终于在1831年发现了 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奏响了电气化时代的序曲.?
答案法拉第 电磁感应
10.英国物理学家 建立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他的理论,足以与牛顿力学理论相媲美,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贡献.德国物理学家 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为无线电技术的发展开拓了道路,被誉为无线电通信的先驱.后人为了纪念他,用他的名字命名了 单位.?
答案麦克斯韦 赫兹 频率
11.20世纪最伟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它们是?
简答电气化技术,汽车,飞机,供水和配水系统,电子器件,无线电和电视,农业机械化,计算机,电话,空调和制冷技术,高速公路,航天器,互联网,成像技术,家用电器,医疗技术,石油和石化技术,激光和光纤技术,核技术,高性能材料.
12.用直线把相应事件、发明人连接在一起.
/
答案
/
13.根据你掌握的知识填写下列表格,并与同学交流.
电磁领域的重大技术发明及作用
重大技术发明
发明人
发明时间
作用和影响
电池
1800年
电话
1876年
电视
1931年
电动机
发电机
电灯
1879年
简答
重大技术发明
发明人
发明时间
作用和影响
电池
伏打
1800年
使人们第一次获得了稳定持续的电流
电话
贝尔
1876年
开始改变人类的信息交流方式
电视
兹沃
雷金
1931年
彻底改变了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
电动机
雅可比
1834年
实现了电能向机械能的转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发电机
西门子
1866年
为人类提供了一种清洁能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电灯
爱迪生
1879年
改变了人类的照明方式
能力提升
14.有一个高一男生,父母发现其成绩明显下降,不愿上学,查其原因,才知他每天去上网.家里开始控制,于是该男生一反常态,打骂父母、砸东西、多次自伤并扬言要自杀,直到父母给钱为止.据调查:类似的上网成瘾者越来越多,以初中生和高中生最为突出,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上网成瘾者的特点是:性格内向,不善交际,逃学、说谎、待人冷漠,除上网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严重者打骂父母、砸东西、偷窃,甚至离家出走、自杀和精神失常.“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新名词已成为社会的焦点,特别是学生家长更是谈“网”色变.网络是一种什么东西,如何进行应用?
简答网络指的是很多电脑通过全球的光纤或微波连起来进行资源共享的系统,简称互联网.互联网对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手段和生活习惯产生了巨大影响,是电磁技术对人类的又一重大贡献.但是,这种新的东西对青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也有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15.试述指南针在开辟人类文明航线的征途中所起的作用.
简答指南针的应用,推动了人类航海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举世闻名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便与指南针的应用密不可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都离不开指南针指引方向.中国的丝绸之路上更是指南针发挥了主要作用.
课时训练12 电机的发明对能源利用的作用
基础夯实
1.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能资源的能量形成和转换利用过程基本上是( )
A.太阳能辐射→化学能→热能
B.太阳能辐射→机械能→电能
C.生物能→电能→化学能→热能
D.太阳能辐射→机械能→化学能
解析太阳能辐射→动植物吸收后,经过地壳运动变迁,在地下沉积几十万年,储存了化学能→可通过燃烧、提炼加以应用→热能.
答案A
2.利用下列能源时,污染较小的是( )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核能
解析煤、石油、天然气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产生温室效应;还会释放出有害气体,污染大气.核能的利用过程则不存在上述问题,所以选D.
答案D
3.下列做法中,不能妥善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是( )
A.把污染严重的企业迁到农村
B.回收、处理废气、废水、废渣等,减少污染物排放
C.人人重视环境问题,设法减少污染物
D.大力开发新能源
答案A
4.(多选)下列能源中,属于不污染环境且比较经济的新能源是( )
A.太阳能 B.核能 C.风能 D.地热能
解析核能的使用过程没有污染,但是核废料污染环境.
答案ACD
5.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能源是有限的,无节制的利用能源,是一种盲目的短期行为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同时加强对环境的保护
D.不断开发新能源,是缓解能源危机、加强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析化石能源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同时加强环境保护.
答案B
6.行驶中的汽车制动后滑行一段距离,最后停下;流星在夜空中坠落并发出明亮的光焰;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条形磁铁在下落过程中穿过闭合线圈,线圈中产生电流.上述不同现象中,所包含的相同的物理过程是( )
①物体克服阻力做功;②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③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④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汽车制动是物体克服阻力做功,物体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流星坠落是流星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因为与大气摩擦生热,克服大气阻力做功.
降落伞匀速下降,物体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条形磁铁下落穿过闭合线圈,克服感应电流磁场阻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
7.(多选)能源可划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能是二次能源 B.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一次能源 D.煤气是一次能源
答案AC
8.随着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对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能源问题已引起全人类的高度关注.下列各种能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化石能源 B.水能
C.风能 D.太阳能
解析石油、煤炭、天然气称为化石燃料,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补充,因此它们都是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A
9.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
A.干电池 B.风力发电机
C.电动机 D.太阳能电池
答案B
10.下列既属于再生能源又属于新能源的是( )
A.天然气 B.风力
C.太阳能 D.核能
解析天然气、核能属于非再生能源,风力属于再生能源但不是新能源,太阳能属于再生能源又属于新能源,故选C.
答案C
11.按能源应用的广泛程度,又可分为 和新能源.目前普遍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属于 ,而 、 则属于新能源.?
答案常规能源 常规能源 太阳能 核能
12.人类利用能源的进步历程是 →直接燃烧煤→利用石油和天然气→ → .?
答案直接燃烧柴火 电能的利用 核能的利用
能力提升
13.关于热机和电动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热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蒸汽机、内燃机就是热机
D.电动机的效率比热机低
解析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包括蒸汽机、内燃机,A、C正确,电动机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其效率远高于热机,B正确,D错误.
答案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大规模转化
B.发电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
C.电磁感应说明电流通过感应能产生磁
D.发电机工作时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发动机的发明,实现了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A错误,电动机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B错误,电磁感应是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C错误.只有D正确.
答案D
15.我国山西省是煤炭储量极为丰富的省份,下面有利用山西省煤炭的两个方案,请你比较其优劣.
方案一:大量建设铁路、公路,把山西的煤炭运到全国各地,再加以利用.
方案二:在山西省内的煤矿附近修建大型发电厂,通过高压输电线把电能输送到其他省区,别的省区通过电能而间接利用山西煤炭资源.
简答可从以下几方面比较:
(1)使用方便:电能比煤炭使用方便,不经过中间运输环节,直接利用;
(2)清洁高效:电能清洁,利用率高;
(3)运输成本:煤炭从山西运出,要修铁路,公路建设费用比电能费用大;
(4)污染环境:煤炭运输,燃烧污染环境较严重,而电能输送电磁辐射很大.
课时训练13 传感器及其应用
基础夯实
1.关于常用传感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利用物理效应工作
B.可以利用化学效应工作
C.可以利用生物效应工作
D.可以利用地理效应工作
答案D
2.下列可作为传感器来使用的是( )
A.受力而形变的弹簧 B.实验室内养殖的兔子
C.用来砌房子的砖头 D.自然界的风
答案A
3.自动门、生命探测器、家电遥控系统、防盗防火报警器都使用了( )
A.温度传感器 B.生物传感器
C.红外线传感器 D.压力传感器
答案C
4.用遥控器调换电视机频道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传感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过程.下列属于这类传感器的是( )
A.红外报警装置
B.走廊照明灯的声控开关
C.自动洗衣机中的压力传感装置
D.电饭煲中控制加热和保温的温控器
答案A
5.(多选)下列选项中,用到温度传感器的有( )
A.空调机 B.微波炉
C.自动门 D.生化分析检验仪
答案AB
6.下列传感器中,不属于生物传感器的是( )
A.酶传感器 B.微生物传感器
C.免疫传感器 D.气体传感器
答案D
7.办公大楼的自动门能“看到”人的到来或离去而自动开关,其中利用了下列传感器的是( )
A.生物传感器 B.红外线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位移传感器
解析办公大楼的自动门当人到来或离去时,能自动开关,是利用了红外线传感器,因为人能辐射红外线.故B正确.
答案B
8.演示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物体M在导轨上平移时,带动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通过电压表显示的数据来反映物体位移的大小x.假设电压表是理想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M运动时,电源内的电流会发生变化
B.物体M运动时,电压表的示数会发生变化
C.物体M不动时,电路中没有电流
D.物体M不动时,电压表没有示数
解析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左半部分两端的电压.当物体M运动时,左半部分的电阻随之发生改变,电压U=IR也发生变化.
答案B
9.光敏电阻传感器是利用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而变化这一特点制成的,有光照时,光敏电阻的阻值 (选填“变大”或“变小”),电路中的电流 (选填“变大”或“变小”);根据电容器的电容随 而改变的原理,可以制成 传感器.?
解析光敏电阻利用了光照时的电阻变化,而电容器的电容随其极板间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在力的作用下如能改变极板间的距离便可制成随压力变化的电容.
答案变小 变大 两极板间距离 压力
10.生物或生物物质主要是指各种酶、微生物、抗体等,分别对应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 传感器等.?
答案免疫
11.除温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外,还有 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味觉传感器等.?
答案压力
12.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阻值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这种电阻器叫 ,利用它可以制作 传感器.?
答案热敏电阻器 温度
13.传感器是各种测量和自动控制系统的“ ”.传感器感受的通常是 ,如压力、温度、位移、浓度、速度、酸碱度等;而它输出的大多是 ,如电压、电流等.?
答案感觉器官 非电学量 电学量
能力提升
14.唱卡拉OK用的话筒,内有传感器.其中有一种是动圈式的,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膜片后面粘接一个轻小的金属线圈,线圈处于永磁体的磁场中,当声波使膜片前后振动时,就将声音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传感器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工作的
B.该传感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
C.膜片振动时,穿过金属线圈的磁通量不变
D.膜片振动时,金属线圈中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答案B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
B.电熨斗能够自动控制温度的原因是它装有双金属片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作用是控制电路的通断
C.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
D.热敏电阻能够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解析A中,话筒是声传感器,作用是将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B中电熨斗是温度传感器,内装有双金属片,当温度达到某个定值,自动切断电路,实现电路的通断;C中,电子秤是力传感器,内装有应变片,当压力不同,应变片形变不同,输出电压差值不同而测量压力;D中,热敏电阻在温度变化时,载流子数目改变,电阻就随之改变,实现把温度这个热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答案A
16.右图是利用光敏电阻自动计数的示意图,其中A是发光仪器,B是接收光信号的仪器,B中的主要元件是光电传感器——光敏电阻,试说明计数原理.
/
解析当传送带上没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小,供给信号处理系统的电压变低,当传送带上有物品挡住由A射向B的光信号时,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大,供给信号处理系统的电压变高,这种高低交替变化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系统的处理,就会自动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数字,实现自动计数的功能.
答案见解析.
课时训练14 电磁波的技术应用
基础夯实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是一种信息运载工具
B.飞机导航可以通过无线电波实现
C.电磁波是人眼能看得见的一种物质
D.我们生活的空间充满着电磁波
答案C
2.转换电视频道,选择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称为0( )
A.调幅 B.调频
C.调制 D.调谐
答案D
3.为了实现全球的电视转播,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0( )
A.只需发射一颗同步卫星,在赤道平面上空运行
B.至少需发射三颗同步卫星,在赤道平面上空运行
C.只需发射一颗同步卫星,绕着通过南、北极的上空运行
D.至少需发射三颗同步卫星,绕着通过南、北极的上空运行
解析由于电视信号属微波段,只能够直线传播,为了覆盖全球,至少需发射三颗同步卫星,使它们位于正三角形的顶点,如图所示,故选B.
/
答案B
4.(多选)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内,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B.随身携带的移动电话(手机)内,既有无线电接收装置,又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C.两个携带手机的人,必须通过固定的基地台转接,才能相互通话
D.无线寻呼机(BP机)内只有无线电接收装置,没有无线电发射装置
解析手机既有发射装置,又有接收装置,B正确.两个手机必须通过基地台转接才能互相通话,故C正确.寻呼机只能被动接收信号,不能发射信号,故D正确.
答案BCD
5.关于甲、乙两部移动电话之间的通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发出的信号能直接被对方接收到
B.甲、乙发出的信号被基站接收到后直接转送到对方
C.只有主叫方发出信号,被叫方不发出信号,只接收信号
D.甲、乙发出的信号都要由基站接收到,送到移动交换中心,再由移动交换中心转送到基站,由基站发送到对方
解析每一部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接收台,但它们之间不能直接通话,移动电话跟其他用户的通话要依靠基站.通话过程中,移动台与附近的基站建立联系,再由基站与移动业务交换中心连接.通过基站、移动业务交换中心和中继线转接传输信号,就可以实现任意两个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联系,从而构成一个自成体系的移动电话网.
答案D
6.电磁波技术的应用,最重要的应用是信息传递,具体有 , , , .?
答案无线电广播 电视 雷达 移动电话
7.无线电广播的过程是,话筒把声音信号转变成 ,放大后搭载到 上,然后由天线向周围空间发送出去.接收机上的天线,接收到来自广播电台的电磁波,经 选取所需信号,放大后送给 ,再现声音.?
答案音频信号 高频电磁波 调谐器 扬声器
8.电视通过电磁波传播 ,通常由 传送电视信号,只能沿直线传播,碰到高大建筑物或高山就会被阻隔,必须每隔一定距离建立 .现在人们发射了距离地面约36 000 km、相对地面静止的 ,把电磁波信号先传送给 ,然后转发回地面,大大增加了信号的覆盖面积,只要有 颗 就几乎可以覆盖整个地球表面.?
答案视频信号 微波 中继站 同步通信卫星 同步通信卫星 三 同步通信卫星
9.在雷达的发射端,把电磁脉冲——持续时间很短的电磁波发射出去,如途中碰到物体,就会 回来一部分电磁波.测定发射波与反射波之间的 ,便可确定物体的位置.?
答案反射 时间差
10.移动电话又称为 ,每个 都是一个小型电磁波发射台,它将用户的声音或 信息转变为高频信号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相当于一个收音机,捕捉空中的电磁波,使用户接收到通话对方送来的信息.?
答案手机 手机 数字
11.现在人们发射了距离地面约 km、相对地球 的同步通信卫星.把 信号先传送给通信卫星,然后由通信卫星把信号转发回地面.?
答案36 000 静止 电磁波
能力提升
12.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频率 B.波长
C.振幅 D.波速
答案A
13.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 m/s,某广播电台能够发射波长为50 m的无线电波,那么收音机接收这个电台时调谐的频率应工作在( )
A.150 MHz B.500 MHz
C.6.00 MHz D.3.00 MHz
解析由c=λf,f=
??
??
=
3×1
0
8
50
Hz=6×106 Hz=6.00 MHz.
答案C
14.我国古代有“千里眼”“顺风耳”的神话传说,结合现代电磁技术的发展,说说今天的“千里眼”“顺风耳”是什么.
简答今天的“千里眼”指的是电视、雷达;今天的“顺风耳”指的是电话、手机.
课时训练15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
基础夯实
1.下列不属于全球可持续发展五大要点之一的是0( )
A.环境保护
B.绿色贸易
C.高速发展
D.能源开发
解析全球可持续发展五大要点是环境保护、发展援助、清洁水源、能源开发、绿色贸易等,而高速发展不一定可使全球可持续发展,C选项正确.
答案C
2.下列设备不具有电磁污染的是( )
A.通信设备
B.医院的高频设备
C.广播电视的发射设备
D.家庭的照明设备
解析通信设备、医院的高频设备、广播电视的发射设备都是电磁污染源,D正确.
答案D
3.以下做法不是为了防止电磁污染的是( )
A.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和手提电脑
B.配有心脏起搏器的人不能使用手机
C.油罐车都拖有铁链
D.医生建议孕妇穿防辐射外套
解析油罐车都拖有铁链是为了防止静电,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和手提电脑、配有心脏起搏器的人不能使用手机、医生建议孕妇穿防辐射外套都是为了防止电磁污染,C正确.
答案C
4.(多选)火力发电厂煤炭燃烧时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是( )
A.形成酸雨
B.温室效应
C.重金属中毒
D.噪音
解析火力发电厂煤炭燃烧时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很容易形成酸雨、形成温室效应,造成环境污染,A、B对.
答案AB
5.(多选)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和广播发射系统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造成危害,这种危害其实是( )
A.科学技术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B.大气污染
C.电磁污染
D.科学技术对人类只带来灾难
解析无线通信设备如手机和广播发射系统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也造成危害,这种危害其实是电磁污染,说明了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对人类也有负面影响,A、C正确.
答案AC
6.(多选)下列属于电磁污染源的是( )
A.通信设备
B.广播系统的发射设备
C.高压输变电系统
D.电灯
答案ABC
7.科学技术带来的工业文明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了种种负面影响,电磁污染便是其中之一.电磁辐射是指 、 都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对其他仪器设备正常工作产生干扰,对人、动物、植物等有机体产生损害,这就是 .常见的电磁污染源有广播电视系统的 、通信设备,工业、科学研究、医学等领域使用的 、高压输电系统及家用电器等.电能是当今社会的主要能源,可是电能的利用却会造成 、 .?
答案电力 电子设备 电磁污染 发射设备 高频设备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 、社会、 和 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不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全球可持续发展五大要点: 、发展援助、清洁水源、 和能源开发.?
答案经济 资源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绿色贸易
9.要实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关键是 .?
答案技术
10.请举出几个科学技术影响我们生活的例子.
简答(1)无线电广播 (2)电视 (3)电冰箱 (4)电磁炉 (5)电动机和发电机 (6)空调机 (7)电话 (8)手机 (9)电脑 (10)摄像机
11.请说出你喜欢电视的几个理由和不喜欢电视的理由.
简答喜欢的理由:(1)信息传递快;(2)内容丰富;(3)接受信息量大.
不喜欢的理由:(1)电磁辐射;(2)搬运笨重;(3)电功率太大;(4)自控能力差,易使人沉迷于电视,浪费时间.
能力提升
1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简答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科学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活动,它的成果是科学理论的发现,其途径是科学探究;而技术则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成果是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发明,其途径的核心部分是技术设计.科学理论常常可以转化为技术原理,科学促进技术发展,技术又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日益密切.
13.人类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1)人类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发展.(2)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都会制约人类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人类生存环境问题.
答案见解析.
14.我国如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1)在保护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不断改善环境;(2)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3)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4)逐步建立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体系、法律体系,建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和协调的管理机制.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