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下列画线字注意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奔赴(fù) 保佑(yòu) 攀岩(pān)
充沛(fèi) 衣襟(jīn) 羡慕(xiàn)
耻辱(rǔ) 鉴别(jiàn) 小熊(xióng) 二、修改下列每组中错误的字。(8 分)
A.喧染
摔跤
哺育
B.羡慕
城郭
富誉
C.嘲笑
泥浆
差路
D.概括
松解
飞翔
三、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6 分)
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 230 米,南北宽 62 米,总面积有
14260 平方米,坑内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 6000 个左右。( )
大气层中的对流层就是指温度上低下高的紧贴地面因而能形成对流的一层。( )
四、给下列句子排序。(6 分)
( )环境恶化,动植物开始灭绝,这对人类生存将造成直接的威胁。
( )因此,有理由说,保护各种物种,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 )最近,动物学家们发现,地球上许多地区的两系动物的数量急剧下降,有些地区的( )某些蛙类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消失
的
( )由于人类与各种动植物在共同的家园 地球上共同进化,
双方互相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条不平衡的生物链。
( )因此,“青蛙消失”很可能是一种警告,表明环境状况已普遍出现恶化。()生命力很强的两栖动物,对于环境条件的要求远比人类要低,而对于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却比人类要高。
句子训练。(12 分)
1.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停在细细的电线上休息。(缩句)
在场的观众都被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改为否定句)
姑娘说:“我非常高兴大家能信守诺言。”(改成转述句)
晚会上,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修改病句)
童年像一首多彩的歌,每一个旋律的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童年像一个多味的调味瓶,它记载着我们成长中的酸甜苦辣 (仿
写)(4 分)
童年像 , 。童年像 ,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6 分)
《青海高原一株柳》的作者是 , 这篇文章赞扬了
。
《写给家乡孩子的信》是 写给家乡孩子的信,他告诉我们:
。
我们曾经学过朱熹的一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正如源源不断的活水一样,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用诗中的一句来概括就是: 。
七、口语交际。(6 分)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你在学习方面有什么收获,以及有哪些学习的好方法,请你来说一说。
八、阅读理解。(23 分)
(一)课内阅读。(11 分)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结合诗句解释下面的词语。(2 分) 老始成:
绝知此事:
翻译这首诗的意思。(5 分)
学了这首诗,说说你的体会。(4 分)
(二)课外阅读。(12 分)
杨柳(节选)
我赞杨柳美丽,但其美与牡丹不同,与别的一切花木都不同。杨柳的主要的美点,是其下垂。花木大都是向上发展的,红杏能长到“出墙”,古木能长到“参天”。向上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觉得其样子可恶;你们是靠它养活的,怎么只管高踞在上面,绝不理睬它呢?你们的生命建设在它上面, 怎么只管贪图自己的光荣,而绝不回顾处在泥土中的根本呢?花木大都如此。
杨柳没有这般可恶可怜的样子:它不是不会向上生长。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 但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杨柳树也有高出墙头的,但我不嫌它高,为了它高而能下,
为了它高而不忘本。
1、写出画线字的近义词。(2 分)
可恶——( ) 环绕——( )
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4 分)
文章把杨柳与其它树进行对比,突出杨柳 _的特点。
(3 分)
作家喜欢杨柳,你喜欢哪种植物呢?请你说一说喜爱的原因。(3 分)
九、习作。(30 分)
花中四君子是指“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它们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个呢?请你选择一个来写一写。
要求:语言生动,可以写自己和植物之间的故事,也可以写自己对植物的赞颂,字数不少于 450 字。
参考答案
一、B
二、A.渲 B.裕 C.岔 D.懈
三、1.打比方 2.列数字 3.下定义四、5 6 1 4 3 2
五、1.燕子休息。
在场的观众没有不被他的精彩表演所打动的。
姑娘说,他非常高兴大家能信守诺言。
晚会上,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童年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它描绘着我们多彩的生活;童年像一道绚烂的彩虹,它梦幻的美令人难忘。
六、1.陈忠实 柳树强大的生命力
巴金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七、略。
八、(一)1.老始成:到老的时候,才能有所成就 绝知此事:从根本上透彻地了解一件事。
历来古人做成学问的,都要付出全部的心血,只有在青少年时多下苦功,到老的时候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是肤浅的, 要明白一件事,必须亲自去实践。
要想有成就,就要多努力;不能只读书,还要多实践。
(二)1.可憎 围绕
2.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但时时依傍到慈母
的身边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看了觉得非常可爱。
这样写可以使句子具体生动,突出杨柳的特点——可爱、不忘根本。3.下垂、不忘根本(或“高而能下,高而不忘本”)
4. 略 。 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