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区域地理 第一单元世界地理概况训练卷(一)

文档属性

名称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区域地理 第一单元世界地理概况训练卷(一)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01-08 08:2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地 理 (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图,完成第1题。
1.下列关于四个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形复杂多样,中低纬产田多,农业生产技术落后
B.乙平原广,高纬地区受寒流影响强,港口封冻期长
C.丙纬度跨度大,地形中部高四周低,是水稻主产区
D.丁为高原大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城市化水平高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
A.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C.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D.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3.图中③地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下图为欧洲部分地区略图,图中四条线是重要的地理界线。读图,回答4~5题。

4.哪一条界线可能是1月0℃等温线?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乙 纬度、地形 B.丙 经度、地形
C.甲 盛行风、洋流 D.丁 盛行风、纬度
5.“这里地质活动活跃,石灰岩层受板块挤压而变质成大理岩”,此叙述所指的地区,可能接近的界线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大陆沿西海岸线降水量空间变化图,完成6~7题。

6.该大陆是( )
A.南美大陆 B.澳大利亚大陆
C.非洲大陆 D.北美大陆
7.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度10°-30°地区流水侵蚀地貌广布
B.纬度30°-40°地区冬季水循环更强烈
C.纬度40°-60°地区植被主要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降水量空间变化主要受地形和洋流的影响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读“金砖五国”轮廓图,回答8~10题。

8.关于“金砖五国”首都相对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在④的东北方向 B.③在⑤的东北方向
C.③在④的西北方向 D.②在⑤的东南方向
9.图中“金砖五国”只濒临一个大洋有( )
A.一个国家 B.二个国家
C.三个国家 D.四个国家
10.“金砖五国”领导人会晤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地夜长小于⑤地 B.④地附近河流正进入汛期
C.摩尔曼斯克海港开始结冰 D.巴西高原草木葱绿
读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景观分布图,回答11~12题。

11.导致图示地区植被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洋流 C.地形 D.海陆位置
12.一般情况下区域降水多时,河流流量大,流水含沙量也大,P河含沙量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 B.3月 C.7月 D.10月
著名学者邦奇(W.Bunge)等曾用“人类大陆图”(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称人类大陆)揭示世界人口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3~14题。

13.下列有关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趋向于热带雨林地区
B.趋向于中高纬度
C.趋向于岸边(海岸、河岸)
D.趋向于地势平坦的高原地区
14.图中甲处被周围人口稀疏区包围而形成了孤岛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较低,气候温暖
B.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C.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D.水源丰富,环境承载力高
15.在如图代表的四种气候类型中,表示地中海气候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海底地形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戊处的海底地形是( )
A.大陆架 B.大陆坡 C.海岭 D.海沟
1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最有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B.乙处表面坡度最缓
C.丙处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
D.丁处对人类来讲没有任何利用价值
读“叶尼塞河和鄂毕河局部地区人口与城市分布图”,完成18~19题。

18.影响该区域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矿产 B.水源
C.经济发展水平 D.气候
19.21世纪以来,该地区出现人口向北迁移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
A.人口分布格局 B.开发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城市化
下图为全世界及各大洲水资源利用状况图。据此完成20~21题。

20.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南美洲 欧洲 非洲 B.非洲 南美洲 欧洲
C.南美洲 非洲 欧洲 D.欧洲 南美洲 非洲
21.关于亚洲水资源利用状况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用水量比丙大洲少
B.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各大洲中最高
C.工业产值比农业产值低
D.提高灌溉技术减少农业用水比例
下图是南半球亚热带某地各月降水量百分比累计图。完成22~23题。

22.有关该地夏季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雨热同期 B.盛行东南季风
C.气温日较差小 D.副高控制
23.该地水循环最活跃时( )
A.巴西高原草木繁盛 B.华北平原小麦返青
C.北京香山红叶正当时 D.旧金山森林火险等级高
下图示意欧洲部分城市冬、夏季气温状况。读图,完成24~25题。

24.a、b、c、d、e 五个城市中( )
A.气候大陆性自东向西逐渐增强
B.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变大
C.气温年较差自东向西逐渐变大
D.年太阳辐射量自东向西逐渐变大
25.影响城市a→e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地形地势 D.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读日本工业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雨雪,为什么?
(2)为何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区?
(3)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是什么?
27.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A、C分别为世界陆地海拔最低点和最高点,试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其成因。
(2)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分别说出两地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成因。
(3)据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
28.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简要概括苏门答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植被类型。
(2)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其主要原因。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当地自然条件对施工有哪些影响?(2点即可)
29.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读图,描述乙地所在国家海陆位置特征。
(2)描述图中甲国所在山地的地形特征。
(3)说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城市分布状况,据图分析其原因。
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单元训练卷
地 理(一)答 案
第Ⅰ卷(选择题)
1-5 CCACB 6-10 ABBCA 11-15 CCCAA
16-20 CADBA 21-25 DDDBA
第Ⅱ卷(非选择题)
26.
【答案】(1)冬季,日本海沿岸盛行西北季风,西北风经过日本海后,水汽含量增加,日本海沿岸山地对气流的抬升,(或冬季风的迎风坡)多雨雪。
(2)①原料、燃料需要进口,产品需要出口;②沿海多平原和优良港湾利于工厂和港口建设。
(3)有利:①多优良港湾,利于港口建设,对外联系便利
②劳动力丰富且技术水平高
③科技力量强
不利:①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②国内市场狭小
27.
【答案】(1)A处是由于板块张裂、断裂下陷形成的;C处是由于板块碰撞、隆起上升形成的。
(2)B地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B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D地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地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3)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大;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28.
【答案】(1)地形、地势:西(南)部为山地,东(北)部为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类型:热带雨林。
(2)分布特点:西部地区沿海分布,(中)东部地区沿河流分布。主要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3)有利:地形平坦;不利:沿途多沼泽,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降水多,不利于施工。
29.
【答案】(1)该国位于北欧西部,西部和南部濒临大西洋、北部濒临北冰洋。
(2)山脉走向为东北—西南走向;西北坡较陡峭,东南坡和缓;山地上冰川地貌广布。
(3)分布在半岛边缘及南部地区。原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