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复习与测试
知识梳理 复习巩固
考点 信息的传递
1. 电话
(1)组成:①话筒把 信号转化为 信号;②听筒把 信号转化为 信号。?
(2)电话信号分类
①模拟信号: 传递的信号;?
②数字信号:用不同 的不同 表示的信号。?
2. 电磁波
(1)产生:导线中电流的 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传播: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为 m/s。
3. 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 完成,接收由 完成。?
(2)电视信号就是用电磁波同时传递图像信号和 信号。?
(3)移动电话靠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声音信息,它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 。?
4. 四种通信方式
(1)微波的波长为 ,其性质更接近 ,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必须每隔50 km左右建一个 。?
(2)卫星通信是利用 做微波通信的中继站,用 颗同步通信卫星就可实现全球通信。
(3)光纤通信是利用 在 中传输信息的,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它能产生频率 、方向 的激光。?
(4)网络通信是把许多的 联在一起进行通信,最经常使用的网络通信形式是 。?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 关于电磁波与信息技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磁波只能用于通信
B. 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有利无害
C. 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
D. 卫星通信不需要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2. 以下设备中,利用电磁波的信息特征进行工作的是( )
A. 手机 B. 消毒柜 C. 微波炉 D. 电吹风
3. 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
A. 手机通信 B. 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C. 雷达跟踪目标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4. 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收音机、电视机和移动电话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B. 跟水波类似,电磁波也有自己的频率、波长和波速
C.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约为30万千米每秒
D. 微波炉内的微波是一种波长很长、频率很低的电磁波
5. 下列人类历史上的信息和信息传播活动的变革,按从古到今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从文字的诞生到语言的诞生
B. 从文字的诞生到印刷术的诞生
C. 从电磁波的应用到文字的诞生
D. 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到电磁波的应用
6.雷雨时,打开收音机听到“咔嚓”的声音比听到雷声要超前,这是因为( )
A.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速
B.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速
C. 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速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 智能手机的出现和普及,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有关智能手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智能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 给智能手机电池充电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 使用智能手机打电话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D. 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8. 如图是电磁波家族,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某类恒星温度较低,呈暗红色;另一类恒星温度极高,呈蓝色。根据所给信息可推测( )
A. 红外线波长比蓝光波长短 B. 红光与X射线都是电磁波
C. 恒星温度越高,发出的光频率越低 D. 真空中红光比无线电波传播速度大
9. 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图甲:声呐利用次声波探测鱼群
B. 图乙:汽车导航仪利用电磁波导航
C. 图丙: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
D. 图丁:夜视仪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紫外线进行侦察
二、填空题
10. 手机拨打、接听电话或WiFi无线上网都是利用了 ;红外线、紫外线也属于这种波,电视机的遥控器就是利用其中的 进行遥控的。
11. 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它们的 波速 (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相同,它们都 能 在真空中传播。电台发射的某种电磁波波长为3 m,其频率是 1×108 Hz。?
12. 广播电台的发射线路靠迅速变化的交变电流向外发射电磁波,交变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1次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1 Hz。若某电台节目发射频率为88.2 MHz,说明发射线路中的交变电流每秒钟周期性变化为 次。收音机是通过 电磁波来工作的,手机通过 电磁波来实现远距离通话。(后两空均选填“发射”“接收”或“发射和接收”)?
13. 如图,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在交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但折射角总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折射角会达到90°。入射角继续增大时,便没有________,只有反射了,这种反射叫全反射。光纤通信就是利用激光在光纤内壁不断__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而实现的。激光和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号都是________,只是它们的波长和频率不同。
14. 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着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________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观众欣赏到的央视节目是卫星利用________将信号传到地面的。
15. 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它们的________(选填“频率”“波长”或“波速”)相等,它们都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电台发射的某种电磁波波长为3 m,其频率是________Hz。
三、实验探究题
16. 小明利用如下实验方案探究“电磁波的传播规律”。
实验过程:用一个厚玻璃罩与底座密封,然后调节收音机使它能收到一个音乐电台的节目,再将收音机和一个正在通话中的电话话筒放入罩内(如图所示),最后将玻璃罩里面抽成真空。
实验结论:①如果能通过另一部电话听到收音机发出的音乐声,表明收音机接收到了电磁波;
②如果不能通过另一部电话听到音乐声,说明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通过另一部电话,小明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音乐声,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针对小明实验中的问题,对实验方案进行适当的改进。
17. 1947年,第一台微波炉问世,微波炉是用微波来煮饭烧菜的。微波是一种电磁波,这种电磁波的能量不仅比通常的无线电波大得多,而且还很有“个性”,微波一碰到金属就发生反射,金属根本没有办法吸收或传导它;但微波可以穿过玻璃、陶瓷、塑料等绝缘材料,且不会消耗能量;而含有水分的食物,微波不但能透过,其能量还会被吸收。
微波炉正是利用微波的这些特性制作的。微波炉的外壳用不锈钢等金属材料制成,可以阻挡微波从炉内逃出,以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装食物的容器则用绝缘材料制成。微波能穿透食物,并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也随之运动,剧烈的运动产生了大量的热能,于是食物“煮”熟了。这就是微波炉加热的原理。
(1)通过短文的阅读,在微波炉中应选用下列哪种容器来加热饭菜( )
A. 不锈钢盆子 B. 铁盆子 C. 玻璃盆子 D. 铜盆子
(2)微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m/s;请你猜想,微波________能量(选填“具有”或“不具有”)。
(3)为安全使用微波炉应选用________孔插座。
18. 把大塑料瓶用不透光的纸包住,在瓶侧壁开一个小孔,塑料瓶内装满水,水中装一个光源。当水从小孔流出时,你会看到光随着弯弯的水流照到地面,在地上形成一个光斑,如图所示。
(1)实验中,光源的光沿水流________(选填“内”或“外”)壁经过多次________(选填“反”或“折”)射,最后照亮地面。
(2)实验中,从瓶中流出的水柱相当于光纤通信中的________。可以猜想:在真正的光纤通信中,每一根类似水柱的材料中,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同时传导多束激光而不致相互干扰。
四、解答题
19. 春节晚会表演正在中央电视台精彩上演,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歌声……带给观众无尽的享受。某现场观众离演员34 m,另一位在南京的观众在家中通过电视机收看该节目。已知北京与南京的距离约为1500 km,问哪一位观众先听到演员的歌声?
20. “武汉号”导弹驱逐舰在亚洲处于领先水平,排水量为7000 t,是一种防空、反潜、反舰能力均衡的远洋驱逐舰。某年夏天,“武汉号”参加了我国海军军事演习,如图所示,“武汉号”正奉命赶赴预定海域。
(1)舰艇雷达上的天线起什么作用?
(2)“武汉号”在航行过程中,通过舰载雷达发现了敌方目标。若雷达发出电磁波经2×10-4 s收到了回波,则对方军舰与“武汉号”的距离是多少米?(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参考答案
知识梳理 复习巩固
考点 1. (1)①声 电 ②电 声 (2)①电流 ②符号 组合 2. (1)迅速变化 (2)3×108 3. (1)广播电台 收音机 (2)声音 (3)接收台 4. (1)10 m~1 mm 光波 微波中继站 (2)通信卫星 3 (3)激光 光导纤维 单一 高度集中 (4)计算机 电子邮件
同步练习 单元测试
1. C 【解析】电磁波可分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不同的电磁波有不同的用途,如无线电波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等,微波可用于加热食品,红外线用于遥控等,故选项A错误;电磁波会造成电磁污染,故选项B错误;手机用电磁波将讲话的信息发射到空中,通过基地台转接后,传送给对方的手机,同时它又在空中捕捉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故选项C正确;卫星通信利用电磁波将一个地面站发射来的信号,经过处理后,再发送到另一个或几个地面站,故选项D错误。
2. A 【解析】手机是利用电磁波的信息特征进行工作的,消毒柜和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的能量特征进行工作的,电吹风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磁波的信息特征进行工作的,故选项A正确。
3. B 【解析】手机的信息是由电磁波来传递的,手机用电磁波将讲话的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又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声呐是利用超声波来探知海底深度,而不是利用电磁波;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捕捉被障碍物反射回的电磁波,并通过计算得到目标的距离、方位、速度等状态参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卫星来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来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服务;综合以上分析,选项B符合题意。
4. D 【解析】微波是指频率为300 MHz~300 GHz的电磁波,是无线电波中一个有限频带的简称,即波长在1 mm~1 m之间的电磁波,是分米波、厘米波、毫米波的统称,微波的波长很短、频率很高,故选项D错误。
5. B 【解析】文字的诞生早于印刷术的诞生。
6. A 【解析】空气中,电磁波的速度为3.0×108 m/s,声音的速度为340 m/s。
7. D 【解析】智能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选项A错误;给智能手机电池充电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B错误;使用智能手机打电话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选项C错误;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选项D正确。
8. B 【解析】由图知,红外线的波长比蓝光波长长,频率低;真空中,各种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相同。
9. B 【解析】声呐利用超声波探测鱼群,故选项A错误;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故选项C错误;夜视仪通过识别不同温度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进行侦察,故选项D错误。
10. 电磁波 红外线 【解析】手机拨打、接听电话或WiFi无线上网都是利用了电磁波,红外线、紫外线也属于电磁波,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其中的红外线进行遥控的。
11. 波速 能 1×108 【解析】电磁波家族有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等,它们的波速相同,都是3×108 m/s,它们都能在真空中传播;根据c=λf可知,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的频率f===1×108 Hz。
12. 8.82×107 接收 发射和接收 【解析】某电台节目发射频率为88.2 MHz,即8.82×107 Hz,因为交变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变化1次发射的电磁波频率为1 Hz,所以发射频率为8.82×107 Hz,说明交变电流每秒内周期性变化8.82×107次;收音机通过接收广播电台发射的电磁波进行工作;手机既能发射电磁波,也能接收电磁波,从而实现远距离通话。
13. 折射光线 反射 电磁波 【解析】①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不断增大,大于临界角时,便没有折射,只有反射了,这种反射叫全反射;②在光纤通信中光信号是靠光纤壁不断地反射向前传播的;③激光和广播、电视、移动电话的信号都是电磁波,只是它们的波长和频率不同。
14. 振动 能量 电磁波
15. 波速 能 108
16. (1)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2)可以将收音机换成有来电显示的电话或手机,将玻璃罩内抽成真空,然后用另外的电话拨打罩内的电话或手机,通过看来电显示的闪灯是否发光,判断它是否接收到电磁波。
17. (1)C (2)3.0×108 具有 (3)三
18. (1)内 反 (2)光导纤维 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