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压强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9.1 压强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01-08 05:4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节??压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叫***,来自****,我说课的课题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第一
节的内容《压强》。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四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压强》是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也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既是已学过的密度、质量、重力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关键,又是今后学习浮力的基础,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我确定本节课的目标如下:?
①知识目标:?
a.理解压强的概念?;
b.理解影响压强的大小的因素及计算公式?c.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②能力目标:
a.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b.通过对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③情感目标:
a.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培养学生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b.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难点:压强的概念的形成?
二、?说学生:
学生在前两章中学习了力学的初步知识,学习了重力和摩擦力,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但学生对压强的知识和概念是第一次接触,对于压力虽然在生活中有很多感性认识,但认识可能是片面的。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手段来获得新知识,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三、说教法、学法:
1、教法:实验探究法、启发引导法、自学指导法?
2、学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分析法、讨论交流法?
四、说教学设计: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杂技演员赤脚走在钢钉上”,提出问题,为什么杂技演员的脚没事?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本问题,在新课结束前让学生讨论,以达到学以致用,前后呼应。)?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认识压力
出示三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图中的茶杯对桌面,图钉对墙面,木块对斜面是否有作用力???方向如何?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受力分析做出力的示意图,通过观察、比较后得出压力的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①提出问题,进行猜想。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了两个小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
实验一:手指压铅笔的两端,再用大一点力压。?实验二:用手掌和手指同时按压气球,再用大一点力按。
问:压力作用的效果一样吗?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两个实验,让学生有所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②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因本节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我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海棉、压力小桌、肥皂、钉子、图钉、钩码。我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控制变量。2、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再抽两个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我适当的补充纠错。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③进行实验,记录结果
1.当受力面积相同时,_______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2.当压力相同时,___________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④分析概括,得出结论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3、建立压强的概念
为实现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这一本节课的难点,在以上结论的基础上提问:如何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呢?从而引出压强这个物理量。接着断续提问:那又如何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从而得出压强的定义。此法的好处在于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
压强=压力/受力面积????p=F/S
结合压强的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
,而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由此得出1帕=1牛/米2
,并引导学生参照速度、密度的单位说出其物理意义。接着列举实例对帕这一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在学习了压强的计算公式后指导学生自学教材上的例题,再补充一个例题?例题:一辆坦克质量为20t,每条履带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平方米,问坦克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展示四幅图片,提问:你能从下列四幅图片总结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吗?
组织学生讨论:根据压强的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增大压强的方法:当F一定时减小S;当S一定时增大F?减小压强的方法:当F一定时增大S;当S一定时减小F
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思考教材上的“想想议议”,进而再由学生列举生活中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5、解答疑问
此时再让学生回答导入中的疑问,就容易得出是因为演员的脚底与许多钢钉
接触,增大了受力面积而减小了压强。??(三)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冰面救人”:一个儿童在冰面玩耍时,不慎落入水中,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应怎样避免压破冰层,救出儿童?在学生回答出正确方法后要及时的赞扬学生,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并切实体会到学习的价值。
(四)、课堂小结:
根据知识纲要进行小结,使学生对本节知识有个清晰的脉络。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五)、布置作业
设计一个与你在课堂上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六)板书设计
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
压强
一、压强:(压力的作用效果)
1、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压强公式:P=F/S
二、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尊敬的各位评委,以上就是我对压强这一节课的整体设计。我认为这样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终必将能达到实现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目的。
如果设计当中还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恳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