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川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12课课件《 亚洲民族独立运动》(45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川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12课课件《 亚洲民族独立运动》(45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8 07:4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新川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12课课件《 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印度人民缅怀圣雄甘地


为了纪念圣雄甘地
《甘地传》Gandhi
本片荣获1982年第5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等8项大奖。
导演兼制片阿顿伯罗为这部影片筹划二十年,最后用3年的时间,雇佣80名英国演员和100名印度演员并完成了这部巨片。
印度人民为什么要缅怀甘地
能把一个人的背影和一个国家的领土相比较,可见甘地在印度人民的心中的身份和地位是多么重要。
这是一位唤醒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宗教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 。
——(法)罗曼·罗兰
他是个瘦骨嶙峋的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
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垢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不服从;
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利,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
他发动了三个群众大运动:反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
一、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
不合作”运动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
(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在爱中行走
——圣雄甘地
圣雄甘地之成长
早年熏陶
英国求学
南非工作
回国斗争
家庭及印度教“仁爱、素食、苦行、不杀生”的教育
掌握丰富法律知识;
接触基督教文化;
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
大量阅读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
印度国大党领袖,领导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和印度国大党领袖、现代印度的“国父”
印度历史简略
外部
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印度。 到17世纪末,英法成为争夺印度的最大对手。
1757年(英法七年战争期间),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1765年开始,英国开始侵占印度大片领土。于1849年正式吞并了印度。
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后,采取“分而治之”的办法进行统治。他们把印度分为直接统治区和间接统治区。直接统治区约有三分之二的领土,四分之三的居民。间接统治区有大小五百多个土邦,各邦内政由当地王公行使。这两种统治区之间互相犬牙交错,以便于英国殖民者的监视和控制。
内部
1857年,印度爆发了著名的历时近两年的全民反英大起义。 这是一场由封建王公领导的反殖民大起义。
在19世纪中叶,印度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
1885年,成立国大党。(印度国民大会党,是印度民族资产阶级政党。)
圣雄甘地,1920年倡导对英国殖民政府“不合作运动”;接着,印度国大党通过了甘地的“不合作运动”方案。甘地又提出“非暴力抵抗”的口号,并一直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背景
英国残酷镇压印度人民的独立运动

导火索:
阿姆利则惨案
罗拉特法案(1919年3月):
总督有镇压之权,殖民当局随时可宣布戒严;
不经起诉可逮捕、搜查和监督任何一个印度人;
不加审讯就可判刑;
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
阿姆利则惨案(1919年4月):
两名民族主义者被当局逮捕,随后有三万市民聚集到市政府,要求释放被捕者。示威群众遭到军警镇压。群众继续抗议,集会是和平的,但英军队没发任何警告便下令开枪,打死近四百余人,伤千余人。事后英军的统帅戴尔竟然宣称,停止射击的原因是因为子弹打光了。这起惨案震惊了全印度,点燃了印度人民仇恨的怒火,成为印度历史上一个转折点。
甘地面对殖民者暴行的采取对策?
阿姆利则惨案
“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许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之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最终总是会走向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针对英殖民的暴力,用暴力对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式吗?
甘地
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涵:
在坚持真理(善、爱)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即反对暴力斗争,主张以仁爱改造社会,采取非暴力斗争的形式。
当政府保护你们的自尊心时,合作才是你们唯一的职责。同样,当政府不但不保护你们,反而剥夺你们的尊严时,不合作就是人的天职。这就是不合作的真谛。
——甘地《论不合作》
甘地“不合作”思想的内涵:
从各方面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

圣雄甘地
圣雄甘地——
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材料1: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甘地
材料2:人必须有勇气接受多次打击,表明自己虽不还手但绝不
退缩,以唤起人的本性,使对方减少恨意,起尊敬之心。
——甘地
材料3:对我而言,羔羊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我可不愿为了
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
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
——甘地
坚持真理
自我牺牲
爱的感化
仁爱

不杀生
非暴力的不服从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包括两部分:1.“非暴力抵抗”
2.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
的态度
①学生
②律师
③官员
④士兵
3、运动特点:

罢课,抵制英人学校
抵制英人法庭
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

不接受英发奖章
斗争形式---
斗争目标---
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非暴力抵抗
取得印度的自治独立

探究:甘地为何会采用非暴力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材料二:当时的印度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根深蒂固而复杂多样、种姓隔离和被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地国家。在这里,单纯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说教是很难把民众发动起来的。
——《甘地主义成功的条件是什么?》
印度复杂的国情
材料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及其向东方的不断扩张,亚洲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高潮。列宁称这个空前未有的历史事件是“亚洲的觉醒”。 
——人教版选修四第四单元导语           
世界各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的推动
材料四:甘地有别于其他民族解放运动领袖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其心灵的力量,用自己的大爱去唤醒人性的善。甘地认为坚持依靠自己内在的善和爱,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这种精神力量就能战胜邪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师教学用书》
甘地的大力宣传和特殊的精神力量
材料三:(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引进西方式的民主政体的一些因素,如逐步扩大立法会议,吸收印度人参与立法、实行文官考试选拔制度,让越来越多的印度人参与行政管理,通过选举,实行多数党组织政府的省自治。
——《论英国对印度殖民统治体制的形成及影响》
英国是具有现代民主意识和民主制度的国家,客观上造就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成功的可能
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特定环境下的一种选择。
为了抵抗英国的经济侵略,甘地号召所有印度人拒绝使用洋布,而改穿土布衣服。甘地本人身体力行,他在后半生中一直穿着土布衣服。甘地每天抽出半个小时纺线,纺车因此成为甘地的象征。
甘地的土布运动
“古老的传统工具、犁耙和纺车培育了我们的聪明才智,为我们带来了幸福。如果人类发明创造生产牛奶、奶酪和牛类工具的时代到来,那么我们现在必须回到我们的祖先使用简陋工具的时代。”

——甘地
一方面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维护印度的民族经济,体现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但另一方面其反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尼赫鲁记述道:“乔里乔拉事件后,我们的运动突然停止,我想国大
党的著名领袖差不多全都愤慨,只有甘地例外。┅┅年轻人当然更加
激动。”
“难道我们必须使三亿多印度人受了关于非暴力行动的理论
和实践的训练后才能前进吗?即令如此,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敢说,我
们在警察极度挑衅下还能十分斯斯文文吗?即令我们办得到,但是那
些打进我们运动中来的暗探和内奸采取暴力行动或煽动别人从事暴力
活动,我们对这种人有什么办法呢?如果这是非暴力运动的惟一条件,
那么非暴力的抵抗方法必然失败。”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请结合材料,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出现了什么问题?
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当甘地看到一个村庄的农民烧死20多名警察时,他痛心疾首绝食5天,并下令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的民族反英运动暂时走向低潮。
直接原因 内容 结果
英高压殖民统治



第一次
(1920-1922)
“文明不服从”
发生暴力
运动停止
阿姆利则惨案
第二次
(1930)
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英国对印实行“食盐专卖法”
“食盐进军”
英国当局妥协,运动停止
第三次
(二战期间)
英国殖民势力的衰落,希望得到印度的更多支持
甘地提出“英国退出印度”
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
(首次提出不合作主张)
印度:反对殖民统治
——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评价
积极性: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推动了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发展,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为印度的民族解放斗争积累了宝贵经验。
局限性:以非暴力限制人民的革命运动,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
评价甘地:
地位:

功绩:



局限:


政治领袖、精神领袖 被尊为“圣雄”、“国父”
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有利于教派团结。
采用非暴力手段,限制人民革命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抵制西方物质文明,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坚持真理和仁爱的人,是人类良知的代言人
在甘地被枪击中的最后时刻,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反暴力的被暴力所杀害,是一种悲哀。
甘地之死
圣雄的悲剧
1948年2月1日,印度政府遵照甘地生前的愿望,对甘地实行火葬。
⒈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⑴背景:在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下,印度人民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高潮,英国殖民当局对独立运动采取镇压政策。
⑵领导人:印度国民大会党领袖甘地——“圣雄”。
⑶斗争方式(指导思想):“非暴力不合作”。
⑷过程:1920年,国大党正式通过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甘地宣布通过“和平和合法的手段”取得印度的自治(目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此兴起,并发展为群众运动。后来,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甘地和国大党宣布停止这次运动,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陷入低潮。
⑸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措施: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掌管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抵制英货并逐步进行抗税斗争等。
⑹历史意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
null
曾经的辉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土耳其历史知识概览:
①建立:13世纪末,一个突厥人部落的首领奥斯曼在小亚细亚建国,国家名称──奥斯曼土耳其。
②政权特点:军事封建帝国
③国教:伊斯兰教
④都城:伊斯坦布尔即拜占廷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1453年攻占)
⑤影响:16世纪,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臻于鼎盛。
⑥16世纪末开始,帝国迅速衰落下去,17-18世纪帝国日见瓦解。
⑦在19世纪,原属帝国版图的欧洲国家,如希腊、罗马尼亚、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纷纷独立或自治,有的地区为俄、奥、英所占有。
⑧1914年,土耳其参与了一战,因战败而濒临灭亡的边缘。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与协约国签订城下之盟《摩德洛斯停战协定》。 ⑨1920年协约国又把《色佛尔和约》强加给土耳其,对奥斯曼帝国加以分割,除首都外土耳其仅保留小亚细亚中部一块不大的领土。
⑩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1881-1938)的领导下,发动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并取得胜利,于1923年10月29日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国,从而结束了苟延残喘的奥斯曼帝国统治。
“土耳其之父”
凯末尔
null
凯末尔,土耳其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现代土耳其国家的创建者,被称为土耳其“国父”。1934年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授予“阿塔图尔克”的荣誉之姓,意为“土耳其之父”
1、在土耳其遭列强任意宰割的情况下,受外国新思想的影响,萌发振兴民族,变革图强的思想
2、在校期间就曾因编辑宣传进步思想的小报而被当局查获
3、在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中,担任过革命军参谋长
4、一战期间,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伊斯坦布尔的救星)
青年凯末尔
进步青年和爱国将领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
第二级
第三级
第四级
第五级


null

材料一:1920年8月,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苏丹政府的代表在巴黎附近的色佛尔签署条约,是为《色佛尔条约》(Treaty of Sèvres)。《色佛尔条约》规定,奥斯曼帝国在欧洲的大部领土主要由意大利和希腊瓜分,博斯普鲁斯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和马尔马拉海地区由协约国共管,奥斯曼帝国放弃对于西亚和北非阿拉伯地区、亚美尼亚、塞浦路斯以及爱琴海诸岛屿的主权,废除征兵制,兵员总数不得超过45000人且不得拥有海空军,财政和关税接受协约国财政委员会的监督,财政岁入须优先支付战争赔款。 ——哈全安《土耳其通史》

1、严重民族危机:一战的惨败和屈辱的《色佛尔条约》
凯末尔革命的背景:
除首都外土耳其仅保留小亚细亚中部的一块领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土耳其(同盟国)战败,成为战胜国瓜分的对象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的大部分疆域处于协约国军队的占领之下,伊斯坦布尔的苏丹俨然成为协约国占领军的傀儡。与此同时,在色雷斯和安纳托利亚各地,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穆斯林自发武装组织,以“保卫权益”作为其共同口号,统称安纳托利亚和鲁梅利亚保卫权益协会。
——哈全安《土耳其通史》

2、苏丹政府成为协约国的傀儡
凯末尔革命的背景:
一战期间在部队服役凭战功历任师长军长司令但他始终反对土耳其政府追随德国的政策.
1918年民族危亡时刻毅然放弃高官厚禄.
1919年来到游击区肩负起民族革命的历史重任,并组织了国民军.
1919年召开全国护权协会代表大会,统一各地爱国组织,通过了要求民族独立的纲领,领导全国的民族斗争性;
1919年使议会通过《国民公约》——“新土耳其的独立宣言”;
1920年4月召开大国民议会,组织国民议会政府;
1921年指挥战斗,击败外国入侵。萨卡里亚河战役—转折点;
1923年7月废除《色佛尔条约》,签订和平条约《洛桑和约》
1923年10月,大国民议会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凯末尔当选首任总统,现代土耳其民族国家就此诞生。
革命时期凯末尔
“西亚病夫”是在谁的领导下崛起的?
1920年4月召开大国民议会,组织国民议会政府;反帝武装斗争进入新阶段:依靠广大群众;争取苏俄援助;改善同伊斯兰国家的关系;集中力量反对英国和希腊的武装侵略。
凯末尔在战斗前检阅他的部队
凯末尔在战斗前检阅他的部队.
凯末尔在战斗前检阅他的部队.
凯末尔在战斗前检阅他的部队.
独立之路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1920年)
独立之路
独立纪念碑
独立之路

材料三: 1923年7月,土耳其大国民议会与西方列强及希腊签署《洛桑条约》(Treaty of Lausanne),取代《色佛尔条约》,明确划定土耳其与希腊、法国委任统治地叙利亚、英国委任统治地伊拉克之间的边界线,取消西方列强在土耳其的财政监督、战争赔款和治外法权。《洛桑条约》签署后,协约国军队撤出伊斯坦布尔和博斯普鲁斯—达达尼尔海峡地区。如果说《色佛尔条约》是协约国强加给奥斯曼帝国的不平等条约的话,那么《洛桑条约》则体现了谈判双方之间的平等地位。《洛桑条约》的签署,标志着土耳其作为主权国家的诞生。




凯末尔革命的结果: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
土耳其人围着一面巨幅国旗庆祝胜利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是历史的进步。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推动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非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这一趋势的先声。
2005年1月1日正
式启用的土耳其新币


到处可见凯
末尔纪念像

国防检阅部队经
过凯末尔像前
你来评价凯末尔
阿塔图尔克

土耳其国父
⒉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 ⑴背景:一战后,土耳其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宰割的对象,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亡。 ⑵领导人:凯末尔。 ⑶过程(两个阶段):①民族革命战争:面对民族危亡,凯末尔坚决反对协约国的军事占领,高举争取民族独立的旗帜,并提出恢复土耳其民族主权的要求。1920 年,凯末尔决定建立国民政府。〖1920年,素丹政府同协约国签订《色佛尔条约》,使土耳其沦为英、法等国的半殖民地。〗1922年,土耳其国民军打败英国支持的素丹政府军和入侵的希腊军队,迫使协约国于1923年签订了《洛桑条约》,土耳其赢得了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独立。②资产阶级革命(凯末尔革命):土耳其独立后,凯末尔又领导人民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史称“凯末尔革命”。1923年10月,大国民议会宣布土耳其为共和国,凯末尔被选为总统。
⑷影响:凯末尔革命是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它用武装斗争结束了奥斯曼帝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以一系列资产阶级民主改革巩固了国家独立,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翻开了土耳其历史新的一页。凯末尔因此被尊称为土耳其的“国父”。
⑸比较:①斗争形式不同:印度主要通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禁止使用暴力;土耳其主要采取暴力革命(武装斗争)。②斗争内容不同:印度主要是对抗英国的殖民统治,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内容;土耳其既要打跑英国等支持的希腊侵略军,又要推翻封建统治的代表素丹政府。③结果不同:印度虽沉重打击了英国,但没有取得民族独立;土耳其革命赶走了外国侵略军,推翻了素丹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斗争取得了最后胜利,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
我想问:
在20世纪前期,作为“西亚病夫”的土耳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地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而“东亚病夫”的中国也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其落后面貌依旧。其原因何在?
材料一:凯末尔是一位出色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参加过一战,不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掌握一支强有力的武装。
材料二:凯末尔在《告全国人民书》中明确提出:祖国领土完整不容分割;反对外国的占领与干涉;拒绝接受美国委托统治的建议。
材料四:中国同盟会对外宣言:一、所有中国此前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认。三、所有外人之既得利权一体保护。
材料三:在中国。改革最快的是火和剑。孙中山奔波一世,而中国还是如此者,最大的原因在于他没有党军,故只能迁就于有武力的别人
——鲁迅
材料五:在对付农民问题上,凯末尔多方面采取措施保护农业,使革命、改革得到了广大国民的支持;而中国的革命党人却在孤军奋战,也没有很好地解决农民问题。
①发生的直接原因不同。印度是反对英国殖民当局的高压政策;土耳其是反对协约国帝国主义对土耳其的瓜分。
②反对的对象和任务不同。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它进行的是反帝斗争;土耳其是半殖民地,在反帝的同时还进行反封建斗争。
③斗争的手段不同。印度主要是实行“非暴力不合作”的反抗斗争;土耳其进行的是武装斗争。
④结局不同。印度的反帝斗争最后走向低潮;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始了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对比印度和土耳其的民族解放运动,归纳它们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