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9 07:4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复习卷
命题:新安江中学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35小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周)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这说明
A.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B.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C.国家权力分配完全依靠宗族血缘关系 D.周王通过多样化的分封稳定政治秩序
2.“较汉文、汉武之恢弘,彼多惭德。迹其听断不惑,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这是<旧唐书》中唐太宗的形象。而在王夫之的笔下,唐太宗形象变成了:“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心无毫发之存者也。”这反映出
A. 历史叙述应当尊重历史事实 B.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确切定论
C. 学者立场不同影响历史评价 D. 历史叙述的差异性揭示历史本质
3.“(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此,政府采取的制约措施是
A. 设立行省为地方最高行政区划 B. 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
C. 元大都周边地区由中书省直辖 D. 采取省官互迁的形式加以控制
4. 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浙江省以浙江(钱塘江)得名,简称浙。下列关于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浙江称谓,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两浙路 ②江浙行省 ③会稽郡 ④江南道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
5. 曾任首辅大臣的叶向高感慨地写道 “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据此可见在明代
A. 入阁当值的官员始终官位较低 B. 内阁专权本质上缘于专制皇权体制
C. 阁权与君权容易发生权力冲突 D. 内阁拥有票拟权后位高丞相之上
6.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C.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7.上海《申报》作为19世纪末国内五家中文报纸之一,十分关心台民斗争动态,除了转登台民公告,译载外文报道,专门发了大量有关台民抗日活动的评论。《申报》这些报道与评论可以用来说明
A.社会舆论对反割台斗争的支持和关注???B.《申报》直接推动反割台斗争的兴起 C.世界主要国家反对日本殖民统治行径???D.清政府鼓励民众支持台湾救亡运动
8. “光绪二十年,英商将纱机两万锭运达上海,准备投入生产,清廷不准。第二年……英商据之以争,清廷只好允准。”省略处内容最有可能是
A.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等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B. 清廷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
C. 大清国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D. 中国准忝设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9. 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是一场理性的革命,因为当革命初具话语权不久,革命党人便已采取暴力与和平兼备的方法来争取实现预期目的,从而减少因战争带来的破坏力,下列史实最能为此观点提供证据的是
A.同盟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 C.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D.清帝退位
10.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 B.决定与国民党合作
C.制定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1.国民革命失败后,苏共领导人曾认为,中国红军不可能在农村有所作为,只能等待时机配合城市工人暴动。但是,毛泽东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对这一探索历程表述准确的是
A.南昌起义→遵义会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共“七大”→“工农武装割据”→敌后游击战
C.秋收起义→“工农武装割据”→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
12. 埃文斯·索尔兹伯里《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一切都变了——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二十几人在这里开会……从更深远的意义上说,则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该会议
A. 提出中国近代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B. 制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C. 妥善处理分歧,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D. 系统论述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动力等问题
13.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标志着南京大屠杀史实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下列各项可以成为最有力证据的是
A.屠杀现场遗迹 B.侵华老兵战争回忆 C. 历史文献记载 D.幸存者控诉材料
14.下图为中共创立的一份报刊。据图中信息,推测胡考所绘制漫画的主题是
A.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B.工农革命,北上抗日
C.解放南京、解放全国????? D.巩固团结,抗战到底
15.下侧是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兵力对比图。由此可知,人民军队兵力总数占据优势始于
A.全面内战爆发时 B.战略反攻开始前 C.三大战役进行中 D.渡江战役结束后
16. 在我国历史上,首次将人民的权利义务列入其中的国家根本大法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89岁高龄的申纪兰当选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是共和国史上惟一的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上,她参加审议、讨论的“宪法修正案”的内容是
A.“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8.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在中国青岛举行,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成员国的领导人出席会议。以下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迄今为止,已有6个成员国
B. 能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等精神
C. 成员国之间已经构建起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 新时期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开展多边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
19.公元前440年,雅典城邦司库官被控挪用公款,在未经详细调查的情况下,公民大会便将其中十位成员判处死刑。当钱的去向被查明并证明司库官无辜的时候,其中九人已经被处死,只有一人得以幸免。这说明
A. 雅典政治体现了公平与公正的原则 B. 雅典治国仅有民主没有法律
C. 雅典的民主形式中存在权力的误用 D. 希波战争的紧张形势导致民主行为的仓促
20.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21.罗马法规定,善意和诚信是有效缔结契约的前提。具有欺诈故意的行为,或者是因不讲诚信而被法律认定为“不名誉”的人的行为,是无效的行为。这反映出罗马法
A. 注重调解商业纠纷 B. 重形式且程序繁琐
C. 保留习惯法的痕迹 D. 道德意识融入法律
22. 《世界文化史导论》指出:“它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则,它是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哲学基础。它使人们更多地从人类共同准则(人类理性)的角度来思考法制建设问题。”材料中的“它”应是
A. 公民法 B. 万民法 C. 自然法 D. 成文法
23.1698年,某国外交官提及英国当时政治状况时说,若没有议会的参与,英国国王签署的条约不过是一纸空文。这种状况的形成是因为当时英国
A.国王已经成为虚君 B.王权的神圣性没有改变
C.限制王权法案的实施 D.议会的权力来源于国王
24. 18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一个制定新宪法的运动勃然兴起,但直到1786年,南方种植园和小州的政客们都对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怀有戒心,对这个运动持观望态度……1787年是《联邦宪法》一定程度上打消这些“戒心”。《联邦宪法》的以下内容,有助于打消这些人“戒心”的是
①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②保留奴隶制,将黑人以3/5计入人口总数
③参议员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④众议员根据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③④
25.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在公布之后就遭遇了一波三折的命运,先是联邦法官做出了暂停“移民禁令”限制令,随后特朗普政府针对暂停禁令提起上诉,之后该上诉又被驳回。日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推翻了下级法院的判决,允许总统特朗普提出的新版移民限制令部分生效。这主要体现了
A. 美国司法程序的复杂性 B. 美国行政命令的随意性
C. 美国宪政民主的制衡性 D. 美国民主政治的局限性
26. 有学者表示:“1946年2月,斯大林在莫斯科公开演说,号召人民准备迎接新的战争,被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书’。此时距二战结束还不到半年,这对铁幕演说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产生了直接影响。”这段话意在指出
A. 美国是冷战发生的始作俑者 B. 斯大林倡导第三次世界大战
C. 苏联对冷战的发生负有重要责任 D. 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历史必然
27. 勃兰特任联邦德国总理期间(1969—1974年),在外交方面推行“新东方政策”,主要内容包括实现与苏联、波兰和其他东欧国家关系正常化,承认欧洲现存边界不可侵犯,与中国建交等。这表明
A. 东西欧国家间经济联系加强 B. 西欧开始用一个声音说话
C. 世界总体形势趋向紧张 D. 德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8.第三世界的兴起和发展,有力地冲击了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下列表明第三世界已经成为一支重要国际力量的事件有
①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 ②万隆亚非会议的召开
③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④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下面是明末江南农村家庭投资结构图。该图反映出此时江南的农业
A.经营更趋市场化 B.减少犁耕依赖 C.生产日趋专业化 D.注重精耕细作30.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友好交融的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路上不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A. 部分地区用坎儿井灌溉农田 B. 丝绸、白瓷是常见的商品
C. 当地人用铁犁牛耕进行劳动 D. 当地人普遍穿棉质的衣服
31.19世纪六七十年代,近代民族工业开始兴起。它的产生主要有三种途径,分别是(一)洋务派创办的官办企业;(二)中小地主、华侨等投资兴办的近代工矿企业;(三)手工工场采用机器生产而来的近代工矿企业。以下企业中属于第三种途径的是
A.发昌机器厂 B.继昌隆缫丝厂 C.轮船招商局 D.江南制造局
32.下表为《1913-1948年中国产业资本属性结构状况表(部分)》(单位:万元)
1911/1914
1920
增长%
1936
增长%
1947/1948
增长%
外国资本
102125
133000
4.50
571758
9.54
73414
-16.35
国家资本
47807
66952
3.81
222454
7.79
420079
6.72
私人资本
28741
57977
10.54
204844
8.21
161499
-2.05
合计
178673
257929
5.16
999056
8.83
654992
-3.61
对表中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 外国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B. 国家资本的发展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 私人资本的发展状况和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
D. 不同资本的发展变化反映了社会性质的变迁
33. 1993年5月10日,北京开放粮油价格第一天,朝阳区西石门粮店的店员登记注销最后一批粮票。当年取消粮票这一举措,大多数人回忆并无太大的感觉。粮票的命运悄然发生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我国
A.市场经济已慢慢渗透到百姓的生活????B.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成功
C.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得到百姓的肯定???D.中共十五大的精神指引
34.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 B.妇女地位提高
C.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35.1912年《赣都督严禁女子缠足》(现存民国最早的禁缠足法令)规定:“各女学堂不得收缠足之学生……凡缠足女子自此令宣布后仍然不放松者,无论何人不得为其媒介,……不得娶足不放松之女子为妻。”此材料旨在说明
A. 禁止缠足开始于民国成立后 B. 近代西方自由思想影响国人
C. 民国政府强力推行移风易俗 D. 不缠足已成为取妻社会标准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昔周公吊(感怀)二叔不咸(通“贤”),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清代是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的终结时期……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和政府首脑的地位空前加强。清朝皇帝都亲理朝政,这在历代最高统治者中也是少有的。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权力的运行机制……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或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或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摘编自赵沛主编《中国古代行政制度》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两种制度。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由西周至秦朝国家政治体制方面变化的趋势。(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清代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2分)
(3)根据材料三,总结君主专制背景下分权辅政的两种模式,并结合史实举例说明。(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演进的认识。(1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英国议会上、下两院在1689 年通过了《权利法案》,意在避免当年(1660 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的前车之鉴。这部权利法案之所以能够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妥协原则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应该指出,没有这两位君主的大智大勇和妥协精神,光荣革命的宪制也是难以达成的。 ——高全喜《英国宪制中的妥协原则》
材料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 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 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 习近平同志指出,现行宪法公布施行 30 年来,我国宪法以其至上的法制地位和强大的法制力量,有力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有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进程……。 ——许安标《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解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前车之鉴”的含义,并分析议会和“两位君主”各自的妥协之处。(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上述条款蕴含的政治原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临时约法》颁布的意义。(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行宪法”制定的年份及其历史地位。简述“现行宪法” 制定以来,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举措。(4分)
38.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
——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
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强调物质利益在调集工人农民积极性上的重要性,但是仍沿着计划经济的思路用政府的力量来调整农轻重的比例;后来承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但是强调“计划为主、市场为辅”;再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当时的定位是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林毅夫:转型国家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其变化的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举措。(6分)

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末复习卷答案
1-5. DCDCB 6-10. BADDC 11-15.CCADC 16-20. ABBCC 21-25. DCCAC 26-30. CDBDD 31-35.ACAAC
36.(1)制度:分封制、郡县制。趋势:中央集权制度逐步确立。(3分)
(2)措施:皇帝亲理朝政;设立军机处。(2分)
(3)模式:
A. 宰相相互牵制、监督。(1分) 史实: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相互牵制、监督;宋朝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1分,史实任举一例即可得1分)
B. 在正式体制外另设机构。(1分)史实:汉武帝时的“中外朝制度”;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置内阁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1分,史实任举一例即可得1分)
(4)认识: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完善;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巩固加强。(1分,任答一点即可得1分)
37.(1)含义:国王恢复天主教活动,迫害新教徒,威胁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
妥协:议会保留并接受君主制的形式;国王接受对王权的限制,承认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
(2)原则:主权在民。意义: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在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3)年份:1982年。地位: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举措: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积极开展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等各种形式的基层民主。
38.(1)表现:由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转变为完全的计划经济。(2分)
原因:苏联模式的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加速;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2分,任答2点)
(2)问题: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2分)
举措: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4分,任答2点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