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853年,太平天国起义军定都在( )
A. 西安 B. 南京 C. 永安 D. 安庆
2.下列两幅形势图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中国人民的抗争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近代化的探索 D. 列强的侵略
3.1843年中英签订的《虎门条约》中英国获取的权益包括( )
①领事裁判权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力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A.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 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5.“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瑷珲条约》签订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6.《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 B. 虎门销烟
C. 英国军舰开到香港岛 D. 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
7.太平天国起义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在军事征战和制度建设上取得重大成就。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
A. 天京事变 B. 安庆失陷 C. 北伐和西征 D. 天京陷落
8.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的颐和园毁于(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材料中的“历史巨人”是指( )
A. 陈化成 B. 林则徐 C. 琦善 D. 关天培
10.中英鸦片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
A. 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正义之举 B. 英国开拓海外殖民地
C. 清政府对鸦片贸易的过激政策 D. 帝国主义国家的怂恿
1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和都城是( )
A. 石达开、西安 B. 朱元璋、北京 C. 洪秀全、天京 D. 杨秀清、广州
12.我们之所以怀念林则徐及其领导的禁烟运动,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禁烟运动( )
A. 巩固了封建统治 B. 延迟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C. 开启了中国近代的历史 D. 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外侮的坚强决心
1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 )
A. 金田起义 B. 洪秀全自称天王 C. 永安建制 D. 定都天京
14.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
A.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 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C. 获得更多的赔款 D. 允许外国使者进驻北京
15.学完本课后,小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他的主要依据是( )
A. 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B. 英国都是战争的元凶
C. 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D. 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16.“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车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些白银有可能来自于哪个条约的赔款(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 )
A.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C.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D.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18.毒品问题为各国所关注,1987年联合国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中国近代历史上领导虎门销烟的人物是( )
A. 林则徐 B. 魏源 C. 左宗棠 D. 邓世昌
19.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
A. 火烧圆明园 B. 占领香港岛 C. 割占台湾 D. 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
20.陈旭麓说:“对于中国入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因在“这场战争”中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
材料二俄国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1)材料一中圆明园兽首“海外漂泊150余年”的原因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这次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发动这次战争的侵略者犯下了哪一暴行?
(2)材料二中俄国得到了“更多的好处”,你知道具体指什么吗?
(3)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罪行罄竹难书,它们的屡屡得逞,再次验证了什么道理?我们应当吸取什么教训?
2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略中国的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抗争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是一个拥有几千年文明的东方大国,中华文明延绵不断。然而,177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17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外来侵略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下图三位人物就是反抗外来侵略的代表。
材料三: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她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1)材料一中“177年前”“117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哪两次侵略战争?这些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严重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分别说出上面三位人物的英勇事迹。
(3)阅读材料三,总结一条在历次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失败的共同原因。
(4)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23.读图简答题:
( 1 )上图是清朝时期我国农民起义领袖的雕像,他的名字是什么?
( 2 )图中人物是怎样确立自己的思想统治地位的?
( 3 )图中人物发动起义的地点哪里?他病逝于哪一年?
( 4 )图中人物领导的农民起义是什么性质的?起义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极其重要的一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简介人物]
( 1 )简介介绍的人物是谁?此人初步建立政权是在何时?
[漫画历史]
( 2 )漫画反映的史实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哪一文献相关?该文献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 3 )结合漫画及所学知识评价一下这部文献。
[示意原因]
( 4 )导致示意图中石达开出库的事件是什么?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太平天国运动衰败的内部原因是什么?
[史料影响]
( 5 )根据史料,概括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25.研究与应用:
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英国学者克里·布朗在接受《解放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将给中英两国带来合作契机。然而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以中英两国的战争开端的。
(1)请完成下列笔记
材料 朝野上下对五口通商痛心疾首,认为……五口同开,必将祸患中国更甚……
——申学锋《中国近代对外开放史》
概而言之,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固然是为了扩大英国在华利益,但对闭关锁国的大清国而言,并非一点益处都没有……它至少为中世纪的大清国提供几个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必然带来中英贸易量的迅猛增加,从而增加消费者的福祉,带来海关税收增加。
——周英杰《<南京条约>里的通商条款》
(2)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简述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为“太平军”。1853年,占领南京,改名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政权,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
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鸦片战争”,“英法联军进犯北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两次列强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3.【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南京条约》附件,英国获取的权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从中又取得了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和“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①②④符合题意;而③赔款2100万银元是《南京条约》内容,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革命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使中国步入了近代史,所以B、C、D都是在A的变化下产生的,故选A。
5.【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洋货大量涌入中国,导致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受到冲击的现象发生在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因为该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通过该规定列强强行打开了中国大门,向中国倾销商品,A项符合题意;B项只涉及领土割让,C项迟于《南京条约》的签订,D项也没有开放通商口岸的规定,故选A。
6.【答案】D
【解析】“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指的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迫打开国门,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这场战争是指鸦片战争,鸦片战争爆发的标志是1840年6月,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D项符合题意。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是为了改变对华贸易逆差,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导火线;英国军舰开到香港岛是鸦片战争第二阶段;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7.【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6年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分裂,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B项安庆失陷太平天国走向失败;C项后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军事上的全胜时期;D项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故选A。
8.【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攻入北京,抢掠并焚烧了圆明园,汇集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精华的“万园之园”的圆明园被毁。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事件是虎门销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毁鸦片两万多斤,打击了列强的侵略势力,彰显了中国人民顽强斗争的意志,林则徐被称为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材料中的“他”就是虎门销烟的领导者林则徐,所以答案选B。
10.【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为了保护鸦片走私,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了侵华战争,A项符合题意;英国开拓海外殖民地是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清政府对鸦片贸易的过激政策,命令林则徐禁烟;英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不需要帝国主义国家的怂恿;由此分析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1.【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为太平军。不久,洪秀全自称“天王”;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12.【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为了扭转贸易逆差,无耻的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也引起一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警觉,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主张严禁鸦片,道光帝命令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去禁烟,林则徐到广州后缉拿烟贩,整顿海防,并把搜集来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面销毁,这就是著名的禁烟运动,禁烟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决心和信心,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开始,故选D。
13.【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开始;1851年3月洪秀全自称天王;1851年9月太平军在广西永安进行了一系列政权建设,永安建制标志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达到极盛。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14.【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故答案为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第二次鸦片战争。近代中国屡遭侵略,主要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5.【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要打开这个的大门,满足工业革命的需求,两次战争的性质都是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故而将第二次鸦片战争说成是鸦片战争的继续。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点睛:从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性质两方面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16.【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1843年3月3日可以判断,这些白银有可能来自于《南京条约》,A项符合题意;《北京条约》签订于1860年;《马关条约》签订于1895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由此分析BCD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7.【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采取先武力占领,后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是解题的关键,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采取先武力占领,后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18.【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与禁毒有关的人物是林则徐,他曾主持禁烟并在虎门销烟,A项符合题意;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左宗棠的活动是镇压太平天国,收复新疆,与虎门销烟无关;邓世昌主要活动是黄海大战,力战殉国;BCD均与题干无关,故选A。
19.【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终为中国患者,从俄罗斯乎!”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国趁火打劫割占中国l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所以答案选D
20.【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鸦片战争影响的认识。题文的战争是鸦片战争。鸦片战争中,1842年中国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和领土完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CD和鸦片战争无关,故此题选择答案B。
21.【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国家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火烧圆明园。
(2)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奋发图强,加快经济建设,使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这样才能摆脱被压迫被侵略的命运。
【解析】(1)依据题干关键词“圆明园”可知,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
(2)依据所学可知,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获取的利益——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3)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22.【答案】(1)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主权受到损害,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林则徐虎门销烟、左宗棠收复新疆、邓世昌黄海海战。
(3)清政府政治腐败,统治集团内部妥协。
(4)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等。(答对一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中177年前可知,指的是2017-177=1840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117年前指的是2017-117=1900年,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指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林则徐在1839年领导了虎门销烟运动;左宗棠在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邓世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
(3)根据材料三中“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中并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惩办,大喜过望,感激不尽她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可见其清政府芙蓉腐败无能。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中国的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从中我们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我们要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3.【答案】( 1 )洪秀全。
( 2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拯救百姓。
( 3 )广西桂平县金田村。1864年6月。
( 4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说明,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
【解析】(1)依据所学可知,上图是清朝时期我国农民起义领袖洪秀全;
(2)依据所学可知,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受命下凡,拯救百姓;
(3)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农民战争;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说明,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近代中国的命运。
24.【答案】( 1 )洪秀全。1852年,太平军攻占永安。
( 2 )《天朝田亩制度》。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 3 )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 4 )天京事变。统治集团内部权力斗争日益激化。
( 5 )太平天国运动敲响了大清帝国的丧钟。严重挫伤大清的实力,特别是八旗军的实力。为汉新兵的“抢班夺权”奠定了基础。
【解析】(1)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简介介绍的人物是洪秀全;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1852年,太平军攻占永安,初步建立政权;
(2)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漫画反映的史实与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有关;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
(3)依据所学可知,《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4)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石达开出走的事件是天京事变;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天京事变是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之间发生的一次公开的分裂,,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5)依据材料信息可知,为汉人重整江山奠定了基础。
25.【答案】(1)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弊大于利。开放通商口岸标志着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等。
【解析】(1)依据题干关键信息“1840-1842年”“英国”分析可知,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使中国经济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放通商口岸标志着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人民开始肩负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革命任务。
(2)通过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是弊大于利。开放通商口岸标志着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掠夺,损害了中国的主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