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锁分】化学一轮复习加分宝专题复习学案 第6讲 元素(原卷+解析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锁分】化学一轮复习加分宝专题复习学案 第6讲 元素(原卷+解析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01-09 14:31:06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6讲 元素
■考点一 元素的概念及分类?
1.元素:具有相同 (即核内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①元素的种类由 决定的,与原子中的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无关。例如:Fe、Fe2+、Fe3+,它们都属于铁元素;氕、氘、氚,它们都属于氢元素。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不同。
②元素只有 、没有 的意义。
③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 。
2.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 、 、 三大类。
■考点二 元素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
1.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一类专用的符号,国际上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再加上另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如:C、Co、Mg。
2.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意义:表示 。如:“O”表示氧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 。如:“O”除了表示 ,还可以表示 。
注意:①如果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2O”只能表示 ,不能表示氧元素了。
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除了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和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
表示对应的物质。如: “Fe”表示 、表示 ,还表示 。
■考点三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定义




区别






适用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及几个原子构成。
联系
只要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就属于同一种元素,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元素是原子的一个归类。
如: 水由 和 组成; 水由 构成。
水分子由 构成; 1个水分子由 构成
■考点四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写了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
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
2.规律: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3.每一格的含义:每一单元格包含 、 、 、 等信息
■考点1:元素的概念及分类?
◇典例1:(2017?玉林)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考查角度】 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解析】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不同。所以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答案】A
◆变式训练
1.1有3种不同的原子,甲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乙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丙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和7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是同一种元素 B.乙和丙是同一种元素
C.甲和乙是同一种元素 D.甲、乙和丙是同一种元素
1.2人的健康与化学密不可分,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铁酱油等物质中的碘、氟、铁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考点2:元素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
◇典例2: 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3一个氮元素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考查角度】根据不同的元素符号,判断其给出的表示意义是否正确。
【解析】A.“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选项错误。B.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所以 “Fe”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选项正确。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N”表示氮元素。选项错误。D.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以“O”只能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选项错误。
【答案】B
◆变式训练
2.1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铝AI B.硅Si C.氯CI D.锰MN
2.2 元素符号“H”除表示氢元素外,还能表示(  )
A.一个氢原子 B.一个氢离子 C.一个氢分子 D.氢气
■考点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典例3:下列关于CO2的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的    
③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④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⑤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⑥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⑦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⑧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A.①③⑦⑧ B.①③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⑦⑧
【考查角度】 关于化学式的说法的判断。
【解析】①“CO2”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说法正确。
②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以“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的”说法错误。
③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以“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说法错误。
④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说法错误。2·1·c·n·j·y
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
⑥元素与“组成”搭配使用,所以“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表达错误。
⑦元素与“组成”搭配使用,所以“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达正确。
⑧原子与“构成”搭配使用,所以“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表达正确。
因此①⑦⑧的说法正确。
【答案】 D
◆变式训练
3.1 H2O和H2O2两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  )
A.氢原子数 B.氧原子数 C.元素种类 D.原子个数
3.2 根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原子、②是分子
B.汞原子可变为水分子
C.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钠离子
D.氯化钠由氯、钠两种元素组成
■考点四 元素周期表?
◇典例4:锂电池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动车行业,图①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②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Li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A、B、C三种粒子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填“A”、“B”、“C”).
(3)B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4)A、B、C三种粒子中与图②所示的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A”、“B”、“C”).
【考查角度】 结合微粒结构示意图考察元素周期表信息的提取
【解析】(1)金属元素含有金字旁,所以Li属于金属元素。
(2)阴离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的是C。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B微粒核内质子数是11,属于钠元素。因此是Na2O。
(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因此答案是B。
【答案】(1)金属 (2)C (3)Na2O (4)B
◆变式训练
4.1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B.钠、镁、铝三种元素的原子都易得到电子
C.氢、锂、钠三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4.2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11
C.元素符号为Na D.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1.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
A.钡Br B.氖Ne C.氯cl D.贡Hg
2.镆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新成员,其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镆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g
B.元素符号为MC
C.原子核内有115个质子
D.原子核内电子数为115
3.人的健康与化学密不可分,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铁酱油等物质中的碘、氟、铁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KMnO4 B.MnO2 C.O2 D.CO2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B.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6.“117号元素的诞生让我们触到了现在科技可能实现的领域边缘。”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质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3种不同的元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X
B.X的核内质子数为8
C.Y和Z化学性质相似
D.Y、Mg处于同一周期
8.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9.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见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2
B.锗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2
C.锗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41
10.氧元素和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1.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
A.Na+和Ne B.H2O和NH3 C.HF和Ne D.和
12.元素观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
B.同种元素的粒子电子数不一定相同
C.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
D.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等于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13.如图是“小狗烯”(化学式为C26H26)的结构简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类别上看:“小狗烯”属于有机物
B.从变化上看:“小狗烯”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从宏观上看:“小狗烯”由碳、氢二种原子组成
D.从微观上看:“小狗烯”由碳、氢二种元素构成
14.用元素符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依次是 ; ; ; ;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是 .
(2)2个铜原子 ;镁元素 ;一个氯原子 .
15.写出下列元素符号的意义:
Fe 。
O 。
16.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   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   改变,   不变.
17.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定出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   ;B表示   .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Fe B.Na C.Ca D.Al
2.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3.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锌原子核外有 30 个电子
B.锌是金属元素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g
D.缺锌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4.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锰、钛 B.氩、金 C.铅、铂 D.氦、汞
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三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B.三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以下与钛有关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钛元素是金属元素
B.钛的原子序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C.钛元素与钾元素、钙元素等位于同一族
D.钾、钙、钪、钛等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7.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
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9.实验室测得某溶液含有Mg2+、Al3+、Cl﹣、SO42﹣四种离子,其中Mg2+、Al3+、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3:3:1.则推断出该溶液中Al3+、SO42﹣、Cl﹣离子个数比为(  )
A.3:1:13 B.13:2:3 C.3:3:13 D.1:3:1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周期
1 H
2 He
第二周期
3 Li
4 Be
5 B
6 C

8 O
9 F
10 Ne
第三周期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2)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相同。
12.(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上面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选填“阴”或“阳”)离子.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   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
(1)A的名称为   
(2)C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B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
14.2016年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鉨),115号(Mc 镆),117号(Ts)和118号(Og)为化学新元素。其中,“115号(Mc 镆)”中115表示原子的   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   。
15.守恒思想是化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电荷守恒便是其中之一,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之和.例如:某Na2SO4溶液中x个Na+,y个SO42﹣,则该溶液电荷守恒可表示为x=2y.现有一混合溶液,组成如下表所示:
离子
K+
Mg2+
Cl﹣
SO42﹣
个数
a
b
c
d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   (用a、b、c表示)
(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   和   .
16.茂名是著名的水果之乡,盛产荔枝,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如图.请回答:
①图中钙、钾、铁、硒等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②荔枝中所含糖类的质量分数是   .
③有些企业将荔枝制成荔枝饮料,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7.如图所示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
(2)、氢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是   和   .(写化学式)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6讲 元素
■考点一 元素的概念及分类?
1.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①元素的种类由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与原子中的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无关。例如:Fe、Fe2+、Fe3+,它们都属于铁元素;氕、氘、氚,它们都属于氢元素。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不同。21*cnjy*com
②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的意义。
③地壳中含量(质量分数)居前四位的元素是 氧、硅、铝、铁,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碳。
2.元素的分类
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三大类。
■考点二 元素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
1.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是表示元素的一类专用的符号,国际上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或再加上另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元素符号的写法:一大二小。如:C、Co、Mg。
2.元素符号的意义
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如:“O”表示氧元素。
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O”除了表示氧元素,还可以表示1个氧原子。
注意:①如果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时,只能表示这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如:“2O”只能表示2个氧原子,不能表示氧元素了。
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除了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和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
表示对应的物质。如: “Fe”表示铁元素、表示1个铁原子,还表示铁这种物质。
■考点三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元素
原子
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别
①元素是宏观概念,只有种类、没有个数的意义②元素组成物质
①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也讲个数②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适用范围
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常用来表示物质的分子由哪些及几个原子构成。
联系
只要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就属于同一种元素,原子是元素的最小单位,元素是原子的一个归类。
如: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水由水分子构成。
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考点四 元素周期表?
1.元素周期表: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写了元素周期表。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21*cnjy*com
2.规律: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3.每一格的含义:每一单元格包含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考点1:元素的概念及分类?
◇典例1:(2017?玉林)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考查角度】 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解析】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不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不同。所以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答案】A
◆变式训练
1.1有3种不同的原子,甲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乙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8个中子,丙原子核内有7个质子和7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丙是同一种元素 B.乙和丙是同一种元素
C.甲和乙是同一种元素 D.甲、乙和丙是同一种元素
【考查角度】元素的概念.元素
【解析】解:据题意可知:甲和乙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故甲和乙属于同种元素,且互为同位素原子;丙原子和甲原子、乙原子质子数不同,故不是同种元素; 故A.甲和丙是同一种元素;错误; B.乙和丙是同一种元素;错误; C.甲和乙是同一种元素;正确; D.甲、乙和丙是同一种元素;错误; 故选:C。
1.2人的健康与化学密不可分,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铁酱油等物质中的碘、氟、铁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考查角度】元素的概念
【解析】解:“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铁酱油”中的“碘、氟、铁”指的是在食盐、牙膏、酱油中添加了相应的元素。 故选:C。
■考点2:元素符号及其表示的意义?
◇典例2: 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元素符号
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A
H
只表示氢元素
B
Fe
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
C
N
只表示3一个氮元素
D
O
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表示氧气这种物质
【考查角度】根据不同的元素符号,判断其给出的表示意义是否正确。
【解析】A.“H”表示氢元素、1个氢原子。选项错误。B.铁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所以 “Fe”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表示铁这种物质。选项正确。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N”表示氮元素。选项错误。D.氧气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以“O”只能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选项错误。21cnjy.com
【答案】B
◆变式训练
2.1 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
A.铝AI B.硅Si C.氯CI D.锰MN
【考查角度】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的表示方法—符号
【解析】解:A、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B、硅的元素符号为Si,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正确。 C、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D、锰元素符号Mn,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2 元素符号“H”除表示氢元素外,还能表示(  )
A.一个氢原子 B.一个氢离子 C.一个氢分子 D.氢气
【考查角度】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元素的表示方法——名称
【解析】解:元素符号即表示一种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故H表示氢元素还表示一个氢原子。 故选:A。
■考点3:元素与原子的比较?
◇典例3:下列关于CO2的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②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的    
③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④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⑤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
⑥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   
⑦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⑧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
A.①③⑦⑧ B.①③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⑦⑧
【考查角度】 关于化学式的说法的判断。
【解析】①“CO2”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说法正确。
②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以“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的”说法错误。
③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所以“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的” 说法错误。
④二氧化碳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所以“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说法错误。2·1·c·n·j·y
⑤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所以“二氧化碳是由一个碳元素和两个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
⑥元素与“组成”搭配使用,所以“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构成的”表达错误。
⑦元素与“组成”搭配使用,所以“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达正确。
⑧原子与“构成”搭配使用,所以“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每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构成的。”表达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因此①⑦⑧的说法正确。
【答案】 D
◆变式训练
3.1 H2O和H2O2两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  )
A.氢原子数 B.氧原子数 C.元素种类 D.原子个数
【考查角度】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离子的分类
【解析】解:A、水和过氧化氢中不含有氢气,故不含有氢分子; B、水和过氧化氢中含有的是氧元素,一个水分子和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所含的氧原子个数不同; C、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和过氧化氢的分子质量不同; 故选:C。
3.2 根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原子、②是分子
B.汞原子可变为水分子
C.钠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钠离子
D.氯化钠由氯、钠两种元素组成
【考查角度】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解析】解: A、由图示可知:汞由汞原子构成,①为原子,原子可以构成分子,②为分子,故正确;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汞原子不能变为水分子,故错误; C、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一个电子,从而变成钠离子;故正确; D、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氯化钠由氯、钠两种元素组成,故正确。 故选:B。
■考点四 元素周期表?
◇典例4:锂电池广泛应用于通信、电动车行业,图①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②是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1)Li属于 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A、B、C三种粒子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填“A”、“B”、“C”).
(3)B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4)A、B、C三种粒子中与图②所示的锂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A”、“B”、“C”).【来源:21cnj*y.co*m】
【考查角度】 结合微粒结构示意图考察元素周期表信息的提取
【解析】(1)金属元素含有金字旁,所以Li属于金属元素。
(2)阴离子核内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的是C。
(3)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氧元素,B微粒核内质子数是11,属于钠元素。因此是Na2O。
(4)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因此答案是B。
【答案】(1)金属 (2)C (3)Na2O (4)B
◆变式训练
4.1据如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B.钠、镁、铝三种元素的原子都易得到电子
C.氢、锂、钠三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考查角度】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指定元素
【解析】解:A、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钠、镁、铝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数都小于4,反应中都易失去电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氢原子电子层数是1、锂原子电子层数是2、钠原子电子层数是3,因此三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依次递增,该选项说法正确; 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4.2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信息,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B.质子数为11
C.元素符号为Na
D.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g
【考查角度】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郑分圈题课程】14-15年·上·期中·初三化学·14讲《元素周期表》
【解析】解:A、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钠原子质子数是11,该选项说法正确; C、钠元素符号为Na,该选项说法正确; D、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下列元素名称与元素符号书写都正确的是(  )
A.钡Br B.氖Ne C.氯cl D.贡Hg
【考点】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A、钡元素的元素符号为Ba,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B、氖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e,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正确。
C、氯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l,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D、Hg的元素名称为汞,故选项元素名称书写错误。
故选:B。
2.镆是元素周期表中的新成员,其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镆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为288g B.元素符号为MC
C.原子核内有115个质子 D.原子核内电子数为115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8,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Mc,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15,表示原子序数为115;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15,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表示原子序数为;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5,而不是核内电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人的健康与化学密不可分,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铁酱油等物质中的碘、氟、铁是指(  )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D.原子
【考点】加碘食盐、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物质的成分及微观粒子的性质。
【解答】解:“加碘食盐”、“含氟牙膏”、“补铁酱油”中的“碘、氟、铁”指的是在食盐、牙膏、酱油中添加了相应的元素。
故选:C。
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KMnO4 B.MnO2 C.O2 D.CO2
【考点】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只含有氧原子、氧元素。
【解答】解:A、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粒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锰中只含有二氧化锰这一种物质,故只含有二氧化锰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
C、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正确;
D、二氧化碳只含有二氧化碳这一种物质,故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错误;
故选:C。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B.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考点】微粒的性质;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元素的概念进;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解答】解: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在不断运动的,故错误;
B、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错误;
C、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称为一种元素,因此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故正确;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故错误。
故选:C。
6.“117号元素的诞生让我们触到了现在科技可能实现的领域边缘。”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质子数 D.质子数和中子数
【考点】元素的定义,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的种类主要是由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的。
【解答】解:由元素的定义元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可知,元素的种类主要是由原子的核内质子数决定的。故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7。
故选:C。
7.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3种不同的元素,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Z>X B.X的核内质子数为8
C.Y和Z化学性质相似 D.Y、Mg处于同一周期
【考点】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
【解答】解:A、每一周期中,原子序数由左至右依次递增,每一族中,由上至下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因此原子序数:Z>X,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氦元素下面的是10号元素,则X为8号氧元素,氧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8,该选项说法正确;
C、Y和Z处在同一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化学性质不相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Y是硫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3,处在第三周期,Mg核外电子层数是3,处在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8.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的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考点】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地壳中含量第二位的元素硅元素。
故选:B。
9.锗具有抗肿瘤活性,锗元素的部分信息见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2
B.锗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2
C.锗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41
【考点】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解答】解:A、x=32﹣8﹣18﹣4=2,该选项说法正确;
B、锗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2,该选项说法正确;
C、锗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锗原子的中子数为:73﹣32=41,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0.氧元素和镁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考点】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解答】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选C。
故选:C。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Al .
【考点】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元素符号的书写方法.
【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
故答案为:Al.
12.在下列空格里,用“元素、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水是由氧、氢两种 元素 组成的;
(2)带电的原子叫 离子 ;
(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 分子 ;
(4)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原子 .
【考点】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和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称为离子;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解答】解:(1)由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水是由氧、氢两种元素组成;
(2)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3)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分子;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故答为:(1)元素(2)离子,(3)分子,(4)原子.
13.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制定出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表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如图是表中的一格,其中A表示 原子序数为77 ;B表示 钛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解: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77,表示原子序数为77;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
故答案为:原子序数为77;钛元素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2.2.
14.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分子 、 原子 、 离子 . 原子 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二氧化碳分子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 分子本身 不变,发生化学变化时, 分子的种类 改变, 原子的种类 不变.
【考点】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解答】解: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
故答案为:分子、原子和离子;原子;二氧化碳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本身;分子的种类;原子的种类.
15.如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下列各组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 BC (填字母序号)
A.Na、Cl B.O、S C.F、Cl D.Cl、Ar
(2)写出一条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等 ;
(3)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3N2 ;
(4)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BD (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考点】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同一周期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可从周期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元素种类;
【解答】解:(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则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同一族;
A.Na和Cl不是同一族,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B.O和S是同一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C.F和Cl是同一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D.Cl和Ar不是同一族,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故填:BC;
(2)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合理即可)。故填: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至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等;
(3)7号是氮元素,常显﹣3价,12号是镁元素,常显+2价,二者组成的化合物是氮化镁,其化学式为Mg3N2;故填:Mg3N2;
(4)A、一氧化氮和氧气的电子数分别是15和16,不属于等电子体。
B、一氧化碳和氮气的原子个数和电子个数都相等,属于等电子体。
C、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电子数分别是32和22,不属于等电子体。
D、磷酸根和硫酸根的原子个数和电子个数都相等,属于等电子体。
故选BD。
16.下表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质子数不同 。
(2)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4.01 。
(3)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是 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
(4)除了第一周期外,每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的是 非金属 元素,结尾的是 稀有气体 元素。
【考点】元素的概念;元素周期表的信息。
【解答】解:(1)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填:质子数不同;
(2)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故填:14.01;
(3)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故填:从左到右,原子序数逐渐增大;
(4)元素周期表中除第一周期外,每一周期开头的是金属元素,靠近结尾的是非金属元素,结尾的是稀有气体元素;故填:非金属;稀有气体。
1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2
3Li

6.941
4Be

9.012
5B

10.810
6C

12.01
7N

16.00
8O

16.00
9F

19.00
10Ne

20.18
3
11Na

22.99
12Mg

24.31
13Al

26.98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18Ar

39.5
(1)同一列(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点为: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
(2)第7号元素与第12号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Cl2 。
(3)具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D (填字母序号)
A.NO和O2 B.H2和N2 C.SO2和CO2 D.NH4+和H3O+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规律;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等电子体的含义。
【解答】解:(1)同一列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填: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7号元素是氟元素,化合价为﹣1价,12号元素是镁元素,镁元素显+2价,故填:MgCl2;
(3)A.、一氧化氮分子和氧气分子的电子数分别是30和32,不属于等电子体。
B.氢分子和氮分子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14,不属于等电子体。
C.二氧化硫分子和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数分别是32和22,不属于等电子体。
D.NH4+有10个电子,H3O+有10个电子,属于等电子体。
故选:D。
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Fe B.Na C.Ca D.Al
【考点】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高低
【解答】解: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等,因此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故选:D。
2.生活中常接触到的“加铁酱油““含氟牙膏”中的铁、氟是指(  )
A.单质 B.元素 C.原子 D.分子
【考点】元素的概念与元素的存在形态
【解答】解:“碘盐”、“高钙牛奶”、“加铁酱油”、“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用品中的“碘、钙、硒、铁、氟”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离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这里所指的“碘、钙、硒、铁、氟”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3.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锌原子核外有 30 个电子
B.锌是金属元素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g
D.缺锌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0,表示原子序数为3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锌,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故选项说法错误。
D.锌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锰、钛 B.氩、金 C.铅、铂 D.氦、汞
【考点】常见的27 种元素符号
【解答】解:A、锰:Mn,钛:Ti,第一个字母不相同,故A正确;
B、氩:Ar,金:Au,第一个字母相同,故B错;
C、铅:Pb,铂:Pt,第一个字母相同,故C错;
D、氦:He,汞:Hg,第一个字母相同,故D错。
故选:A。
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三种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
B.三种元素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质子数为16
D.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
【考点】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核内的质子数,判断元素及元素的类别;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解答】解:
A、电子层数决定周期数,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故正确;
B、三种分别属于硅元素、磷元素、硫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6,表示原子序数为16;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6,故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0.97g,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错误。
故选:D。
6.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以下与钛有关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钛元素是金属元素
B.钛的原子序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C.钛元素与钾元素、钙元素等位于同一族
D.钾、钙、钪、钛等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
【解答】氧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等。
【解答】解:A、钛元素是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钛的原子序数为22,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该选项说法正确;
C、钛元素与钾元素、钙元素不位于同一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钾、钙、钪、钛等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7.下列元素符号正确的是(  )
A.金aU B.锰Mn C.氦he D.银AG
【解答】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解答】解:A、该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没有大写,第二个字母没有小写,正确的元素符号为Au,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B、该元素符号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C、该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没有大写,正确的元素符号为He,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D、该元素符号第二个字母没有小写,正确的元素符号为Ag,故选项元素符号书写错误。
故选:B。
8.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X、Y、Z代表三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
B.核外电子数X=Z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D.X和Z的电子层数相同
【考点】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同一周期中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解答】解:A、原子序数X小于Y,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X、Z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处在同一横行的元素处在同一周期,因此Y和Z处于同一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D、X和Z的电子层数不相同,Z比X多一个电子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9.实验室测得某溶液含有Mg2+、Al3+、Cl﹣、SO42﹣四种离子,其中Mg2+、Al3+、SO42﹣的离子个数比为3:3:1.则推断出该溶液中Al3+、SO42﹣、Cl﹣离子个数比为(  )
A.3:1:13 B.13:2:3 C.3:3:13 D.1:3:13
【考点】电荷守恒,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相等.
【解答】解:已知某溶液中含有Mg2+、Al3+、Cl﹣、SO42﹣,其中Mg2+、Al3+、SO42﹣的个数比为3:3:1,其中正电荷总数为:(3×2)+(3×3)=15,负电荷总数也应该是15,SO42﹣提供了2份负电荷,那么剩下的13份负电荷则全部由Cl﹣提供,一个Cl﹣只带有一个负电荷。所以可以推断Cl﹣为13份,故溶液中Al3+、SO42﹣、Cl﹣的个数比是3:1:13。
故选:A。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考点】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分子的特性;原子核的构成;元素的概念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解答】解: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故A错;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B正确;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C错误;
D、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D错误;
故选:B。
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周期
1 H
2 He
第二周期
3 Li
4 Be
5 B
6 C

8 O
9 F
10 Ne
第三周期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17 Cl
18 Ar
(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 氮元素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H2O 。
(2)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S ,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 三 周期;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几,在元素周期表中所处的周期就是几;
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解答】解:(1)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名称是氮元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故填:氮元素;H2O。
(2)X2﹣与Ar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说明X元素核外电子数是16,则X元素是硫元素,元素符号是S,硫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3,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故填:S;三。
(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和同周期元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变化规律,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故填:最外层电子数。
12.(1)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等,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上面提供了几种微量元素相关信息,由此可知:上述微量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 2 种;锌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30 ;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 阴 (选填“阴”或“阳”)离子.
(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 A、C 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考点】(1)除汞外,其它金属元素的名称书写上都带有金字旁,;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原子得到电子(电子带负电)后形成带负电荷的微粒,称为阴离子;
(2)元素周期表中,横行表示周期,纵行表示族,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位于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在同一周期里,越往右原子序数越大.
【解答】解:(1)除汞外,其它金属元素的名称书写上都带有金字旁,在题目中“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铁、氟、锌、硒、碘”中,铁、锌属于金属元素;锌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30;原子得到电子(电子带负电)后形成带负电荷的微粒,称为阴离子;故答案为:2;30;阴.
(2)A、元素周期表中,横行表示周期,Y和Z在同一横行,所以位于同一周期里,且Z在Y的右侧,越往右原子序数越大,故A正确;
B、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由于X与Y属于不同的元素,所以原子序数不同,故核外电子数也不同,故B错误;
C、Y和Z在同一横行,所以位于同一周期,故C正确;
故答案为:A、C
1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A、B、C为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A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三种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
(1)A的名称为 氧 
(2)C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Cl2 
(3)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B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  (填“得“或”失”)电子。
【考点】元素周期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解答】解:由题意,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已知A的核电荷数为8,B的核内质子数比A多1,即B与A相邻,则B的核电荷数为9;A、B、C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则C的核电荷数为34﹣9﹣8=17;
(1)A、B、C为周期表1﹣18号中的元素,已知A的核电荷数为8,为氧元素。
(2)三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34,则C的核电荷数为34﹣9﹣8=17,为氯元素,形成的单质为氯气,其化学式为:Cl2。
(3)B的核电荷数为9,为氟元素,氟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4)最外层电子数大于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故答案为:
(1)氧;(2)Cl2;(3);(4)得。
14.2016年6月,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合成化学元素113号(Nh鉨),115号(Mc 镆),117号(Ts)和118号(Og)为化学新元素。其中,“115号(Mc 镆)”中115表示原子的 原子序 数,Mc表示的微观意义是 一个镆原子 。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意义,以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解答】解:115表示原子的原子序数,根据元素符号的意义可知,Mc可表示的微观意义为一个镆原子;
故答案为:原子序;一个镆原子;
15.守恒思想是化学中重要的学科思想,电荷守恒便是其中之一,电荷守恒是指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正电荷之和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之和.例如:某Na2SO4溶液中x个Na+,y个SO42﹣,则该溶液电荷守恒可表示为x=2y.现有一混合溶液,组成如下表所示:
离子
K+
Mg2+
Cl﹣
SO42﹣
个数
a
b
c
d
回答下列问题:
(1)该混合液的电荷守恒可表示为: a+2b=c+2d (用a、b、c表示)
(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 K2SO4 和 MgCl2 .
【考点】(1)由信息可知,溶液不显电性,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2)物质的离子构成.
【解答】解:(1)溶液不显电性,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即钾离子和镁离子所带的正电荷等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所带的负电荷,即:a+2b=c+2d;故填:a+2b=c+2d;
(2)若该溶液中有两种溶质,这两种溶质可以是KCl和MgSO4,也可以是硫酸钾和氯化镁.故填:K2SO4;MgCl2.
16.茂名是著名的水果之乡,盛产荔枝,荔枝的部分营养成分如图.请回答:
①图中钙、钾、铁、硒等指的是 D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元素
②荔枝中所含糖类的质量分数是 16.6% .
③有些企业将荔枝制成荔枝饮料,该过程属于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考点】①根据签中其中“钙、钾、铁、硒”存在于化合物中,化合物由元素组成;
②变化过程中是否生成新物质.
【解答】解:①签中其中“钙、钾、铁、硒”存在于化合物中,而化合物又是由元素组成的;故标签中其中“钙、钾、铁、硒”是指元素.故填:D;
②根据标签信息可知,每100g中含有糖类16.6g,则荔枝中所含糖类的质量分数为:=16.6%;故填:16.6%;
③将荔枝制成荔枝饮料,该过程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变化.
17.如图所示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 8 .
(2)、氢元素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是 H2O 和 H2O2 .(写化学式)
【考点】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氢元素和氧元素可以组成水和过氧化氢.
【解答】解:(1)、氧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
故填:8.
(2)、氢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故填:非金属.
(3)、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分别是H2O、H2O2.
故填:H2O;H2O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