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原子的结构教案(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原子的结构教案(第二课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1-31 14: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分子的构成
课 题 §2-3原子的构成
内 容标 准 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原子的实际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学会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由微观微粒与宏观物质之间的联系建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法及学法 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难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自学研究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
板书设计 §2-3原子的构成三、相对原子质量1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注意: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SI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一般不写出)。2原子中的等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
课后反思 习题的内容和形式需要进一步拓展,要注重层次性和开放性,还要加强题目的实践性、合作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发展过程进行反思,加深对科学本质、科学方法的认识,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本性学习,变“要我活动”为“我要活动
教 学 过 程:[教师]1.什么是原子?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2.原子有哪些性质[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 【设问】我们已经知道原子很小但有质量,那么原子的质量有多大呢? 【讲述】不同原子的质量各不相同,可以用现代科学仪器精确地测量出来。[学生]体会原子的质量很小,猜想能否换一种表示方法。[教师]这样小的数字,书写、记忆和使用起来都很不方便,就像用吨做单位来表示一粒稻谷、小麦的质量一样。因此,在国际上,一般不直接应用原子的实际质量,而采用不同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板书】三、相对原子质量【板书】以一种碳原子(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学生]计算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加深对原子的真实质量,加深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教师]相对原子是原子质量的真实质量吗?【讲解并板书】注意:①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真实质量,而是相对质量;②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它的SI单位是一,符号是1(单位一般不写出)。[学生]领悟相对原子质量,加深对相对质量的理解.[教师]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真实质量吗?[学生]领悟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真实质量的区别。[教师]精确的相对原子质量有效数字可达八位,一般的化学计算多采用它的近似值。相对原子质量可从书后附录Ⅲ中查到。[学生]阅读书后附录Ⅲ:相对原子质量表,知道如何查相对原子质量表。[教师]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长张青莲教授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于1983年当选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委员,主持测定了铟、锑、铒、锗、锌、镝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1995年精确测定了和的相对原子质量,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讲解]原子中的等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质子数[小结]知道学生小结本节课的重要内容,然后总结:掌握原子、分子之间的异同和相互关系(表格);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了解原子的构成及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分子原子备注相似点质量小,体积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种物质分子物质相同,不同种物质分子性质不同质量小,体积小,处于永恒运动之中。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相比,原子更小,但并不是说所有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相异点在化学反应中分裂,重新组成别种物质的分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后并没有变成其他原子相关关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直接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教师]布置课堂练习
练习作业 1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是1.993×10kg。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则一个镁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 A. 24kg B. 24 C. 3.986×10kg D. 1.67×10kg2 一种碳-12原子质量为M kg,A原子的质量为N kg,则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3 已知A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6个中子;B原子的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 A. 核外电子数 B. 核电荷数 C. 相对原子质量 D. 原子的电性4 1991年,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 A. 115 B. 49 C. 66 D. 1645 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对云南抚仙湖湖底考古的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代年代。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中子数为6 B. 质子数为6 C. 电子数为6 D.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46 科学家近来制造出一种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其核电荷数为112,相对原子质量为277,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中子数为112 B.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77 C. 质子数为112 D. 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53
课后记 习题的内容和形式需要进一步拓展,要注重层次性和开放性,还要加强题目的实践性、合作性和创新性,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结果,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引导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发展过程进行反思,加深对科学本质、科学方法的认识,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本性学习,变“要我活动”为“我要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