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教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1-31 14:5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知识展望】
知识与技能: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酸碱性的变化和pH的变化和热量变化;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酸与碱的反应现象,得出中和反应中酸碱性变化及热量变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
2.初步了解酸碱中和对日常生活生产的重要性。
重点和难点
1.测试方法。
2.活动方式:学生主持;分组实验。
【课前准备】
1.写出下列碱的化学式和其溶解性:
氢氧化铜 ; 氢氧化钠 。
2. 我们知道,土壤呈酸性,可以用 改良土壤。
3.怎样检验碱是否存在呢? 。
4.试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 NaOH + HCl --- (2) Cu(OH)2 + HCl ---
【导入新课】
蜜蜂、蚂蚁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注入一种叫蚁酸的物质,使皮肤红肿、痛痒。根据你的生活常识,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一些 等物质。
【演示实验】
1.向有氢氧化铜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有无变化,氢氧化铜与盐酸发生反应了吗? ;
2.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倒入少量的稀盐酸,观察有无变化? ;
【问题发现】怎样设法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一般思路是怎么样呢?
【交流与讨论】设法确定化学反应是否发生的基本思路是:
1. ;2. 。
一.中和反应
【问题发现】怎样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反应呢?
※(一)提出问题: ;
※(二)猜想与假设: ;
※(三)设计实验方案: ;
※(四)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在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0mL,滴加2~3滴酚酞试液,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边加边搅拌,观察现象,滴到刚好褪色,停止滴入稀盐酸,用温度计再测量溶液温度。 烧杯中液体呈 色;反应前溶液的温度为 ℃。烧杯内溶液的颜色由 色突然变成 色,反应后溶液的温度为 ℃。 此时氢氧化钠溶液呈 性,能使无色酚酞变成 色。该反应是 (放或吸)热。
【交流与讨论】
1.在[实验1]中溶液的碱性发生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 ;
2.在该反应中加入酚酞试液的作用是什么? ;
3.在【实验1】中盐酸为什么逐滴滴入 ? ;
4.在反应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什么? ;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2】用倾倒方法取【实验1】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用另一支胶头滴管滴加1滴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 滴加NaOH溶液后,溶液变为 色。
【交流与讨论】滴加NaOH后,此时溶液呈 性,说明了什么问题?
实验内容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3】用玻璃棒蘸取【实验1】所得的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加热蒸发,观察实验现象。 玻璃棒上出现 。
【交流与讨论】这个固体是什么? 。
※(五)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填能或不能)发生化学变化,产物是 ,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问题呈现】能否从微观角度来分析酸和碱发生反应的实质呢?
【交流与讨论】
1.在【实验1】中,当滴入的盐酸较少时,溶液呈什么颜色?这又说明了什么?溶液显什么(酸、碱、中)性? 。
2.当盐酸和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溶液呈 性。此时反应后溶液中pH= 。
3.在【实验1】中,当滴入的盐酸恰好使烧杯中溶液变成无色时继续滴加一些盐酸,溶液为什么颜色?溶液显什么(酸、碱、中)性? 。
【归纳1】中和反应概念: 。
【实践活动1】下列哪些是属于中和反应?为什么?
(1)CO2 + 2NaOH = Na2CO3 + H2O
(2)Fe2O3 + 6HCl =2FeCl3 + 3H2O
(3)3Fe(OH)2+10HNO3 ==3Fe(NO3)3 +8H2O +NO↑
(4)H2SO4 + Ba(OH)2 = BaSO4 ↓+2H2O
【归纳2】中和反应通式: ,此类反应 (选填放热或吸热)。
【归纳3】中和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实践活动2】书写化学方程式:
(1)NaOH + H2SO4 — (2)Ca(OH)2 + HCl —
(3)NH3·H2O + HNO3— (4)Fe(OH)3 + HCl—
【实践活动3】某同学想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是否放热反应。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取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30mL,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为13℃。然后向其中加入5.6gNaOH固体,恰好完全反应。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22℃。由此,该同学得出NaOH与稀硫酸发生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所得的结论的依据是否科学?   (选填“科学”或“不科学”),理由是:   。
(2)根据本实验的目的,请你改进他的实验操作。 。
二、中和反应的应用
【交流与讨论】P194
1.参照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氢氧化钙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施用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被蚂蚁、蚊子咬了,昆虫分泌的酸性物质进入肌肉,使肌肉酸痛,涂上稀氨水或肥皂水可以止痛、消肿。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
【归纳小结】中和反应的应用
A. ; B. ;C. 。
【课堂评价练习】
1.做馒头的面团发酵过度会发酸,要除去酸味,可在面团中加入 ( )
A.氢氧化钠 B.氧化钙 C.碳酸钠 D.氯化钠
2.下列关于中和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中和反应要放出热量 B.中和反应一定有盐生成
C.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D.酸碱中和反应后溶液的pH=0
3.一般来说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中性或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经测定某土壤的pH为5.5,若要改变它,应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 ( )
A.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钙 C.氯化钠 D.盐酸
4.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 )
A.Fe B.Ba(NO3)2 C.Na2CO3 D.NaOH
5.下列关于酸碱中和的说法,合理的是 ( )
A.有盐和水生成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被红蚂蚁咬了(毒液呈酸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肥皂水(pH=10)
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至恰好反应完全,溶液的pH不改变
D.氢氧化钠中和硫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aOH + H2SO4 = Na2SO4 + H2O
6.下列变化不能表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的是 ( )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B.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质量增大
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红色褪去
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混合溶液的pH<7
【课后拓展活动】
【思考1】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之后,林林在实验室进行了下列实验:
(1)取少量稀盐酸欲与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后得到混合溶液A1,向A1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则说明A1显__________性;
(2)取少量稀盐酸与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后得到的混合溶液A2,向A2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A2显_____________性;
综合(1)和(2)可知,A1的pH______________A2的pH(选填“>”、“<”或“=”)。
【思考2】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图表示向甲中加入乙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写出你从曲线图中所获取的信息:
(1)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4) 。
【思考3】一定体积的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10%的盐酸,反应中溶液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变化如下:
加入盐酸体积V/mL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测得溶液温度t/℃ 15.2 19.6 22.0 26. 0 28.2 26.7 25.7 24.7 23.7 22.9
(1)试绘出溶液的温度与加入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2)根据曲线讨论溶液变化在原因。
①加入盐酸的量在2—10mL之间时:

②加入盐酸的量在10—20mL之间时: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