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二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主题二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复习课件(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08 21:5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题二十四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917—1991年)
项目 世界 中国
1917—1921年 (1)1917年(俄历10月),十月革命爆发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马列主义传入中国(新文化运动后期)
(2)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
1921—1924年 (1)新经济政策
(2)苏联成立 (1)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
(2)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8—1937年 苏联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在此期间,逐渐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着以计划经济为特点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正式形成 (1)国共两党发起北伐战争
(2)国共内战
(3)抗日战争爆发

1953—1991年 (1)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相继改革
(2)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通过三大改造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道路探索,最终中国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考点56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8年1考)
【中考说明】知道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一、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十月革命)(识记)
(一)背景
1. 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但同西欧、北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俄国依然很落后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接连失败,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反对战争和要求社会变革的呼声越来越高
3.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结束了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多年的统治
4.二月革命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存,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对和平、土地、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继续履行沙皇政府的“义务”,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底,引起人民的更大不满
5.1917年4月,列宁确立了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至社会主义革命的目标,为俄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6.临时政府迫害布尔什维克党人,布尔什维克党被迫转入地下状态,列宁分析了革命形势,指出布尔什维克党必须通过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7.俄国工人阶级力量逐渐壮大,布尔什维克党日趋成熟
(二)时间:1917年11月(俄历10月)
(三)主要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四)领导:布尔什维克党(领袖:列宁)
(五)主力军:工人和革命士兵
(六)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七)经过
1.1917年11月6日晚,列宁亲临斯莫尔尼宫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2.11月6日晚到7日清晨,经过激战起义者迅速占领彼得格勒火车站、中央发电站、电话总局和国家银行等战略要点
3.7日晚,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临时政府盘踞的最大据点——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负责人,临时政府被推翻
(八)结果: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九)性质:无产阶级革命
(十)特点:采用暴力手段夺取政权;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十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历史意义
1.对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从此俄国走上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为将贫穷、落后的旧俄国建设成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创造了前提
2.对世界革命运动: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为世界上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了榜样
3.对人类: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使人类进入了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4.对世界格局: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成现实,使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十二)对中国的影响
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2.李大钊在中国第一个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为新文化运动、五四爱国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3.为中国共产党解决革命彻底性问题,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提供了实践经验

二、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识记)
(一)政权建立:11月7日晚,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正式开幕。大会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新政府由布尔什维克党组建,列宁任人民委员会主席
(二)措施
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废除了旧的国家机器,创建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机关;废除了旧的常备军,组建了红军;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3.废除土地私有制,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4.废除沙皇政府和临时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5.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6.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首都从彼得格勒迁到莫斯科
(三)结果:经过三年的艰苦斗争,苏维埃政府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巩固了新生政权
(四)苏联的成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考点57 新经济政策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8年3考)
【中考说明】简述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内容,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主要问题。
一、新经济政策(识记)
(一)背景:经历4年世界大战和3年内战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使经济进一步恶化,引起广大工农群众的不满和反抗,苏维埃政权处于危机之中
(二)开始时间:1921年
(三)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缓和政治危机,巩固工农联盟
(四)主要内容
1.农业: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2.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
3.商业: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
4.分配制度: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五)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六)实质: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利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来扩大生产,巩固政权,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七)作用
1.新经济政策从苏维埃俄国的国情出发,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到1925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2.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有益探索,是社会主义理论在经济领域的首次成功探索
3.这是列宁建设社会主义思想的一大转变,它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4.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多种经济,巩固工农联盟,成为引导非社会主义经济逐步向社会主义经济转变的有效途径
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识记)
(一)背景
1.国内: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苏联确立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经济建设路线,要将苏联建设成一个赶上和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强国。1925年底,苏联制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总方针
2.国际:苏联处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和包围之中
(二)苏联二三十年代的建设成就
1.工业化
(1)概况: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由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世界一流的工业强国[2016,18]
(2)评价: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一方面使苏联能够在短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2.农业集体化
(1)目的:1927年底至1928年初,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强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2)概况:为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30年代初起,苏联开始进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消灭农村的剥削制度,为工业化积累资金。到1937年,苏联全国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3)有利条件: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同时,政府也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的建设,组建拖拉机站,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4)消极影响:在农业集体化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3.作用(意义)
(1)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大提高了苏联的综合国力,缩小了苏联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三)苏联模式
1.实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2.形成: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政治基础为各级劳动者代表
苏维埃。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苏联模式——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形成

3.弊端
(1)政治上:党政不分,国家的所有决策权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最终集中于斯大林个人手中。个人崇拜和家长制作风盛行,主要表现为严重违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开展全国性的“大清洗”运动
(2)经济上:①在经济建设中,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的作用,强调用行政手段来干预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结果造成经济部门发展的严重失调和农业长期停滞不前等问题。②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产品品种少、质量差等问题。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④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4.影响
(1)积极: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苏联通过这种高度集中的建设模式,实现了工业化,跻身于工业化强国的行列,为后来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2)消极:①这种高度集权的模式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②斯大林模式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
5.教训
(1)政治方面:社会主义建设应该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防止个人专断,反对个人崇拜,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2)经济方面:经济建设一定要与市场经济规律相结合,协调、平衡发展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3)民生方面:注意农业生产、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考点链接】世界历史上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新经济政策、苏联改革、罗斯福新政。

教材设问苏联是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工业强国的?
(1)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促进了苏联的经济恢复,为后来的工业发展打下基础。
(2)斯大林时期展开全民的计划经济改造,农业方面建成集体化农庄,工业完全实行国有化,集中全国的力量发展重工业。

【易错警示】1.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领域内发展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2.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期间,只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打击,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未受到影响,此时苏联正在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考点58 苏联模式的推广 苏联的改革 苏联解体(8年1考)
【中考说明】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
一、苏联模式的推广(识记)
(一)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些欧洲和亚洲国家相继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由一国扩大为十几国。“冷战”开始后,东欧国家与苏联结成一股力量,在政治经济上按照斯大林模式进行建设
(二)影响:由于不顾本国国情,照搬苏联模式的东欧国家的经济建设走了不少弯路。20世纪60年代后,东欧国家开始改革,如匈牙利改革、波兰改革及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等
二、苏联的改革(识记)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20世纪50年代(1953年开始)
2.背景
(1)斯大林模式重视工业、忽视农业的做法,使苏联工农业发展极不协调
(2)苏共二十大破除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解放了思想
(3)1953年,苏联粮食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4)1953年,赫鲁晓夫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举起了改革的大旗
3.主要内容
(1)农业(改革重点):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削减农业税,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业投资,大规模开垦荒地等
(2)工业:对工业施行“手术”,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精简中央管理机构,扩大地方企业自主权
(3)政治:批判个人崇拜和斯大林的某些理论观点;对历史上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允许揭露斯大林时期社会阴暗面的文学作品公开发表
4.影响: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在农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5.失败原因:从总体上来讲,赫鲁晓夫改革只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小修小补,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框架(根本原因);改革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导,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和目标,而没有从政治经济上寻找原因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1.时间:1964—1982年
2.改革重点:重工业
3.主要内容
(1)注重解决农业问题,扩大企业自主权
(2)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同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片面发展重工业
4.概况: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为了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苏联把科技进步的重心放在军事方面,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状态,重工业先进,轻工业和新兴产业明显落后
5.结果:改革只是对苏联原有经济体制的修补,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勃列日涅夫个人专断作风的滋长,政治生活僵化,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活力衰退,社会矛盾严重,国家陷入困境
6.影响:苏联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综合国力特别是军事实力有所提高;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进一步畸形,经济基础日趋衰弱;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加重了经济负担,使社会矛盾不断积累;改革没能突破斯大林模式的制约,反而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开始
2.背景:斯大林模式对苏联造成了长期的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经济问题引发政治危机。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
3.改革重点:最初在经济领域,1988年后转到政治领域
4.主要内容
(1)经济上:提出社会经济“加速发展战略”(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
(2)政治上: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主张由“一党政治”向“多党政治”过渡(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混乱,无政府状态蔓延,局势迅速失控,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趋势也随之加剧)
(3)外交上:开展“新思维外交”,追求苏美合作
5.影响
(1)经济发展每况愈下,市场出现了极为严重的供不应求状况,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
(2)政治改革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导致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被弱化,同时没能及时建立一个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领导机构,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出现独立的思潮,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三、苏联解体(识记)
(一)原因
1.根本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妨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
2.历史原因:苏联改革和政策上的失误
3.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败
4.外因:①在美苏争霸中,苏联综合国力逐渐衰退。②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③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泛滥。④民族矛盾激化,分裂国家的势力在国内扩张
(二)概况
1.1991年8月,苏联公布了《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它的公布意味着苏联由原来的联盟变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国家
2.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力图阻止联盟解体,发动了“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国家大权转移到了叶利钦及其支持者手中。各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势力急剧增长,纷纷宣布独立
3.1991年12月,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11个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正式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标志着苏联的解体(“独联体”只是独立国家之间的协调联合组织,不具有联盟国家的性质)
(三)实质: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四)影响
1.对社会主义运动:使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发展困难增大
2.对世界格局: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结束,也标志着美苏争霸结束,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对欧洲: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为欧盟、北约的扩大创造了条件。军事威胁的减轻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发展
4.对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考点链接】世界历史上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新经济政策、苏联改革、罗斯福新政。

【易错警示】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而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

【拓展思考】苏联改革失败的教训。
改革要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方向;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要实事求是,符合国情,解放思想,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强执政党建设,使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决抵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历史纵横】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