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a—40 Fe—56 Cu—64
Ba—137
第I卷(选择题共69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全球气候变暖。据报道,江苏在最近50年里平均气温升高1.38℃。下列哪种气体的增加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
A.N2 B.O2 C.CO2 D.SO2
.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A.硝酸 烧碱 硫酸钡 B.硫酸 纯碱 胆矾
C.醋酸 水玻璃 碳酸钙 D.盐酸 熟石灰 苛性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铝合金是用量最大的合金 B.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C.硝酸是一种氧化性强的酸 D.次氯酸是一种强酸
.下列关于硫及含硫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的漂白原理与次氯酸相同
B.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SO3
C.浓硫酸可以干燥H2、NH3、CO2等气体
D.常温下铝遇浓硫酸钝化,因此可用铝槽车储运浓硫酸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
A.点燃酒精灯 B.蒸馏 C.过滤 D.稀释浓硫酸
.下列离子在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Cl-、Na+、OH-、Ba2+ B.Na+、NO3-、SO42-、Mg2+
C.K+、H+、Cl-、HCO3- D.Ca2+、NO3-、CO32-、Cl-
.下列物质不能与水反应生成强酸的是
A.NO2 B.SO3 C.Cl2 D.CO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 L氧气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
B.1 mol·L-1NaC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的个数为NA
C.2.4 g金属镁完全转化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 NA
D.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可生成1.12 L氧气
.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必须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A.CO32-→CO2 B.Cl2→ClO- C.Na→Na+ D.HNO3→NO
.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关系中,X氧化物氧化物。X不可能是
A.N2 B.Si C.Na D.C
.下列各组物质中,X是主体物质,Y是少量杂质,Z是为除去杂质所要加入的试剂,其中所加试剂正确的一组是
A
B
C
D
X
FeCl2溶液
CO2
Cl2
Na2SO4溶液
Y
FeCl3
SO2
HCl
Na2CO3
Z
Cl2
饱和Na2CO3溶液
饱和食盐水
BaCl2溶液
.下列反应中,盐酸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
A.MnO2+4HCl(浓)MnCl2+Cl2↑+2H2O
B.HCl+AgNO3=AgCl↓+HNO3
C.Zn+2HCl=ZnCl2+H2↑
D.2HClH2↑+Cl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跟水反应:Na+2H2O=Na++2OH-+H2↑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C.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CO32-+2H+=CO2↑+H2O
D.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H++OH-=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B.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D.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以下各组物质间的每步转化,存在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SO2→SO3→H2SO4→MgSO4 B.Fe→FeCl2→Fe(OH)2→Fe(OH)3
C.Si→SiO2→H2SiO3→Na2SiO3 D.Na→Na2SO4→NaOH→Na2CO3
.下列颜色不属于因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现象的是
A.久存于无色试剂瓶中的浓硝酸呈黄色 B.久置于空气中的过氧化钠变为白色粉末
C.新制氯水久置后变为无色 D.在普通玻璃导管口点燃纯净氢气时,火焰呈黄色
.通过复习总结,你认为下列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A.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不用玻璃塞
B.碳酸钠比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在实验室里,常用加热铵盐和碱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D.丁达尔效应是检验胶体和溶液的一种物理方法
.在5 mL 0.05 mol·L-1的某金属氯化物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AgN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在NO2被水吸收的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和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其质量比为
A.3:1 B.1:3 C.1:2 D.2:1
.将铁粉放入由盐酸、MgCl2溶液、FeCl3溶液、CuCl2溶液组成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阳离子是
A.Cu2+和Fe2+ B.Fe2+和Mg2+ C.Fe3+和Fe2+ D.H+和Cu2+
.有关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合金的密度比其各成分金属小 B.合金的抗腐蚀性能都很好
C.合金的导电性能比成分金属强 D.多数合金比成分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在硫酸铝、硫酸钾和明矾[KAl(SO4)2·12H2O]的混合溶液中,SO42-的浓度为0.4 mol·L-1,当加入等体积0.4 mol·L-1 KOH溶液时,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则反应后溶液中K+的浓度约为
A.0.225 mol·L-1 B.0.25 mol·L-1 C.0.45 mol·L-1 D.0.9 mol·L-1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小题,共31分)
.(12分)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己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 。
(2)另取该铁钉样品放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 (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2H2O=2HBr+H2SO4 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 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 。
[探究二]分析上述实验中SO2体积分数的结果,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H2和Q气体。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省略)。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
(4)认为气体Y中还含有Q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为确认Q的存在,则M中盛放的试剂为 ,需将装置M添加于 (填序号)。
a.A之前 b.A—B间 c.B—C间 d。C—D间
(6)如果气体Y中含有H2,预计实验现象应是 。
.(10分)下图转化关系,A、B、C、D、E都是常见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A是固体,其余都是气体,且C呈黄绿色。化合物H和I两种气体相遇时产生白烟。化合物G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反应①利②均在溶液中进行。
请按要求问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 、F 。
(2)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
(3)检验K溶液中阴离子的试剂是 。
(4)实验室制取I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向J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时,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写出沉淀由白色变成红褐色的化学方程式 。
.(9分)将200 mL稀硝酸与6.4 g的铜粉在微热的条件下充分反应,还原产物为NO,经测定NO的体积为1.12 L(标准状况)。
(1)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求出该硝酸溶液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及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
(3)现用12.5 mol·L-1的浓硝酸来配制500 mL该稀硝酸。可供选择的仪器有:
①玻璃棒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 ⑥托盘天平 ⑦药匙。上述仪器中,配制时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有 (填代号),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