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PART ONE第一部分 七年级·上册第4课时 人类的家园——地球考点一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a]1. 地球内部可分为 、 、 三层。 和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共同组成了岩石圈。?
2. 地球内部结构层次示意图
图4-1地壳地幔地核地壳地幔考点二 知道地壳运动及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a]1. 地壳变动的证明:悬崖峭壁上岩层__________________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山上的海洋生物 ,火山和地震等。?
2. 火山和地震多发区: 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 一带。?
3. 地震的防范和预报:伏而待定,有序逃生,防震建筑。断裂化石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考点三 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减灾能力[b] 震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宣传防震抗灾知识、进行防震演练。
地震发生时,逃生应遵循就近躲避的原则,注意保护头部。在室内可暂时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等处,注意避开外墙体等薄弱部位;在室外可跑向比较开阔的空旷地区躲避,在山区要注意山崩和滚石,可寻找地势较高处躲避。考点四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a]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不停的运动和变化之中,陆地可以变成海洋,海洋可以变成陆地。“沧海桑田”说的是海洋变成陆地或陆地变成海洋,比喻海陆的变迁。例如在高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考点五 知道板块学说的要点、考点;描述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
要原因;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
动的最主要原因[a]1. 全球由 、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这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 上,不断发生 和 ,是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2. 板块与地壳活动。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处,地壳比较活跃。?
3. 板块运动。板块张裂形成 或 (如大西洋、东非裂谷)。板块碰撞形
成 (如喜马拉雅山脉)。?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软流层碰撞张裂板块交界大洋裂谷山脉考点六 知道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知道外力作用对地形影
响的特点[a]1. 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主要有 、 、 等,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2. 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削低 ,填平 ,使地表趋于 。?风流水冰川高山低谷平坦探究一 火山与地震及防震减灾能力的培养例1 下列关于地球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地震是由火山爆发引起的
B. 地震是影响地形的因素,风、火山、冰川对地形没有影响
C. 地球从外到内是地幔、地壳、地核
D. 地震发生时,逃生应就近躲避D例2 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
A. 打草稿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 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 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 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答案】B
【解析】打草稿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节约了资源,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旅游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是保护环境的正确做法;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浪费了资源,是不恰当的。故选项B符合题意。例3 2018年11月26日0时37分,伊朗西部地区发生里氏6. 3级地震,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 室外的跑到楼内躲避
B. 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C. 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D. 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答案】C
【解析】当地震来临时,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将身边的书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有时间时快速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去;来不及外逃时,双手抱头躲避在卫生间墙角或坚实的家具下,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面积较小的房间内。假如地震时迅速于高处跳楼逃生或乘电梯快速下楼都是不正确的,那样有生命危险,在高压电线附近有触电的危险,陡坡处有坠物滚落的危险,故选项C符合题意。例4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地震发生时,乘电梯迅速离开
B. 台风来临,渔船进港避风
C.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D. 寒潮入侵,气温骤降,及时增添衣服A例5 2018年9月28日18时02分,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省发生里氏7. 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有些地震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
B.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 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 目前对地震的预测水平还不高【答案】C
【解析】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一定损失,故A不符合题意;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故B不符合题意;发生地震时千万不要恐惧,不能乘电梯逃离,更不能从窗户跳下,要赶快跑到开阔的地方,远离建筑物,故C符合题意;目前对地震的预测水平还不高,因此我们要时刻预防地震的发生,故D不符合题意。[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地震的成因,地震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地震的预防和避震措施等,关键是对地震相关知识要理解透彻。探究二 板块构造学说与地壳变动例6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某地(北纬28. 2度、东经84. 7度)发生里氏8. 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还造成珠穆朗玛峰发生雪崩,多名登山者失去联系。图4-2中哪幅图能解释此地多地震的原因 ( )
图4-2B例7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4-3)。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请判断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
A. 张裂
B. 碰撞
C. 挤压
D. 消亡【答案】A
【解析】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类似于板块的张裂运动。例8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是 ( )
A.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B. 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 青藏高原上生长着许多珍稀动植物
D. 钱塘江的潮涨潮落【答案】B
【解析】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曾经是陆地,后来由于地壳下陷成为现在的海洋,属于海陆变迁现象,选项ACD不属于海陆变迁。故选B。例9 [2017·湖州] 20世纪初,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意外地发现大西洋两岸的轮廓具有可拼合性,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大陆是漂移的。之后通过努力寻找证据,于1915年正式确立“大陆漂移说”。1960年—1962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对大洋中脊(海底山脉)的研究发现,远离大洋中脊的洋底岩石年龄越来越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底扩张说”。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科学等的发展,人们在“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地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请回答:
(1)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的海洋、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板块的 是引起海陆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下列现象不能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的是 。?
A. 火山和地震 B. 宇宙的起源
C. 长江三角洲平原的形成 D. 高山上有海洋生物化石
(3)有人认为“板块构造学说”是解释地壳运动的完美理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不对,“板块构造学说”还需要检验、完善和修正。碰撞和张裂BC例10 读三幅地表景观图(图4-4),填空。
图4-4
(1)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 。?
(2)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 。?
(3)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图 。?甲乙丙高效课时训练(四) 人类的家园——地球
一、选择题
1.[2016·湖州]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由外向内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层
B.地球是距离太阳最近的一颗行星
C.地球上的大部分淡水曾是海洋水的一部分
D.地球上的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交界的地方
2.[2015·台州] 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的板块是在海洋上慢慢移动的
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个部分
C.目前地震学家能借助地震仪准确预报各种地震
D.虽然地球上有很多水,但是淡水资源仍很贫乏
3.[2016·温州] 如图K4-1是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地貌,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
图K4-1
A.流水 B.冰川
C.风力 D.生物
4.板块构造学说认为 ( )
A.板块的内部比较活跃,多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
B.板块之间的运动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
C.板块交界处较稳定,往往形成大的山脉带
D.所有的陆地和海洋都独立形成一个板块
5.[2018·杭州] 2018年5月12日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面对灾害和意外,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跑出并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
B.发生火灾且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面爬行并用潮湿毛巾掩盖口鼻
C.发生地震时,底楼的人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的地带避险
D.发现煤气中毒者,首先必须将病人从中毒环境迅速转移到空气清新的地方
6.下列关于地壳变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岩石的断裂和弯曲是地壳变动留下的痕迹
B.地壳的水平运动都会形成海陆变迁
C.喜马拉雅山是陆地变成海洋的证据
D.地壳变动的主要能量来自于地球人类
7.[2018·衢州]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018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
B.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
C.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
D.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
8.进入2018年以来,我国5级以上地震发生了20余次,引起了公众对震情发展的关注。下列关于地震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都是板块碰撞造成的结果
B.发生地震时应该迅速跑入面积较大的房间
C.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D.地震时会产生地震波,这种地震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9.[2018·金华] 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
A.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B.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
C.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位置变化
D.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10.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地球的最外层是地壳
B.我们生活的陆地可以分成八个板块
C.外力作用会让地表变得平坦
D.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是不断运动的
二、填空题
11.[2015·湖州] 2015年4月25日,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科学家曾在考察喜马拉雅山区时意外发现海洋古生物化石,这些事实都说明了 是在变动的。?
12.“模拟实验”是科学探究中一种重要方法。观察以下模拟实验并回答问题。
如图K4-2所示两人朝不同方向用力拉板,直至纸撕裂。该实验模拟的是板块的 运动。?
图K4-2
13.[2018·湖州]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5月21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9千米。
(1)从板块构造角度分析,云南省位于板块的 ,容易发生地震。?
(2)如图K4-3为地球内部3层结构示意图,A处为此次地震震源所在的位置,A处位于 (填地层结构名称)。?
图K4-3
14.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下列地理现象。
(1)3000千米长的东非大裂谷成因是板块的 (填“张裂”或“挤压”)造成的。?
(2)大西洋正在缓慢扩张的原因是板块 (填“张裂”或“挤压”)造成的。?
(3)喜马拉雅山脉目前仍以每年3.3~12.7毫米的速度上升,其主要原因是板块 (填“张裂”或“挤压”)造成的。?
(4)日本是著名的火山地震国,因为其地处板块的 (填“边缘”或“内部”),而巴西则较少发生地震,主要因为其地处板块的 (填“边缘”或“内部”)。?
15.读图K4-4,完成问题。
图K4-4
(1)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 。?
(2)按照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海会缩小 B.地中海会缩小
C.①山脉会消失 D.②山脉会消失
三、解答题
16.读图K4-5,完成下列要求。
图K4-5
(1)地球主要由 大板块组成,其中A是 板块,B是 板块。?
(2)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总是位于板块边缘,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日本、印尼等国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自主招生
17.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
C.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D.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18.下表表述符合板块构造学说的是 ( )
A.全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
B.地震和火山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C.各大板块漂浮在地核上
D.由于板块的张裂,东非大裂谷未来可能形成一个新的海洋
参考答案
1.B 2.D 3.C
4.B [解析]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板块之间的运动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两种状态;在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陆地,又包括海洋。
5.A 6.A 7.D 8.C 9.C 10.B
11.地壳
12.张裂
13.(1)交界处 (2)地壳
14.(1)张裂 (2)张裂 (3)挤压
(4)边缘 内部
15.(1)亚欧板块 (2)B
[解析] ②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A为亚欧板块所在位置。板块的碰撞形成山脉,张裂造成陆地的下沉变成海洋,同时在板块交界处易破裂或震动形成火山地震。
16.(1)六 太平洋 印度洋
(2)印度洋 亚欧
(3)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17.A 1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