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的分布》说课稿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中第四章第一节。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该章的要求是学生能够描述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同时倡导学生学会培养细菌和真菌菌落的科学方法。用培养基培养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是认识细菌很真菌是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方法。这对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将涉及的“菌落”“培养基”和“接种”等重要的生物术语会起到铺垫的作用。这一节也对下面学习细菌和真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节的实验探究中,能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细菌和真菌就在我们身边,而且无处不在,从而更深的认识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根据课程标准我的授课思路也基本按此展开。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2.能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3.掌握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培养观察、比较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菌落特征的观察,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比较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察细菌很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的生长条件。
教学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很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难点的依据: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生物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现学生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考虑到初二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取学生活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产生践行的愿望。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地看待身边发生的现象,发展思辨能力,关注学生心理状况。教师在活动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基于本框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小组讨论法: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五、说学法
学习方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各项活动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内容 师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PPT1 生活中的现象 提问:以下都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1.腐败的食物表面有白色小圆斑点,绿色斑点等; 2.伤口会发炎; 3.牛奶放久了会变质发酸。 学生根据生活知识回答、交流。教师适当引导。 PPT2、3 日常生活中的真菌和细菌 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广泛分布的细菌和真菌。 通过提问、观察和交流,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观察菌落 PPT5 想一想 议一议 现代化养鸡场饲养员为什么像医生一样穿白大褂?给散养的鸡喂食为什么不用穿白大褂? 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教师:实时引导语言的组织。 PPT6、7、8观察并比较各种菌落,思考交流下列问题: 1.什么是菌落?? 2.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有什么不同特征?你是怎样分辨的?? 学生对比PPT展示的图片讨论、表达。 PPT9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比较:大小形状颜色 细菌菌落 真菌菌落 学生根据交流结果填写表格内容。 PPT10——12 巩固对各种菌落的辨认。 3.用简洁的语言说出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 学生自主讨论。 通过“想一想议一议”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菌落特征的观察,培养学生进行推理和比较的能力。
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学生阅读:课本第67页“科学方法”: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PPT1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 教师:详细讲解培养方法。 师生共同讨论培养的方法及需要注意的地方,使学生记忆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哪些基本条件 PPT14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哪些基本条件 炎热的夏季,为什么食物容易腐败,得肠胃炎 的人也较多? 为什么洗干净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就容 易长霉?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补充讲解。 PPT15细菌和真菌生存的基本条件 1.水分 生存基 2.适宜的温度 本条件 3.有机物质 4.有的还需要特殊条件 (例如有些细菌必须在无氧条件下生存) 通过问题讨论、交流学习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为后续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课堂小结 PPT16、17
学生练习 PPT18
板书设计: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 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 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一、观察菌落
1.细菌、真菌菌落的区分:形态、大小、颜色
2.细菌、真菌培养的一般方法
(1)制作培养基并高温灭菌
(2)接种
(3)培养
二、细菌和真菌的生存条件
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水分、温度、有机物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三、细菌和真菌广泛生活在生物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