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四 天气与气候(原卷)
知识结构图
考点九 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2018·宜昌】7. 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 风和日丽 B. 四季如春 C. 暴风骤雨 D. 阴转多云
【2018·福建】 2018年2月2日,“张衡一号”卫星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唯一拥有在轨运行的高精度地震监测卫星的国家。图4示意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读图完成11一13题。
11.下列天气符号所示的天气中,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2018·安徽】 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图2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据此,完成5-6题。
6.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2018·邵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完成12~13题。
12.下列做法中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日常生活中随意焚烧垃圾 B.清明祭扫时焚烧各种祭品、燃放炮竹
C.冬季燃煤取暖 D.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13.图6为2018年5月3日四个城市的天气状况图。下列有关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都:阴转小雨,17~26℃ B.重庆:雷阵雨,19~24℃
C.贵阳:晴,16~18℃ D.昆明:暴雨,12~16℃
【2018·烟台】11.近几年在一些城市的街道或施工工地上,常会看到如右图所示的喷水车在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A.浇灌花草树木 B.抑制扬尘产生 C.冲刷和清洗路面 D.喷洒药水防治病虫害
考点十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选择题
【2018·呼和浩特】读图3“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影响
C.A地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 B地比A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13.关于图示区域内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B.南部河流般在每年5月份开始进入汛期
C.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自然景观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
二、综合题
考点十一 气温、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选择题
【2018·宜昌】22.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A. 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B. 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C.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D.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大陆西岸降水多
【2018·襄阳】28.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下列关于某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10月气温最高B.该地7月降水量最多C.该地位于南半球D.该地气候雨热不同期
二、综合题
【2018·张掖】18.根据表中的气温、降水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表3 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2.8 13.6 14.9 16.4 18.9 19.9 22.5 22.7 21.7 19.2 16.7 14.1
降水(mm) 60 86 60 30 7 2 0 1 7 13 26 79
(1)补充完成图7中7~12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分)
(2)该地气温最高月出现在 ,据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 半球, 三个月为夏季。
(3)根据图7和表3说出该地的气温特点。(2分)
(4)根据图7和表3说出该地的降水特点。(2分)
考点十二 世界的气候特点?
一、选择题
【2018·上海】5.全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8.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2018·黄冈】读四幅“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7—8题。
7.下列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甲—热带季风气候B.乙—地中海气候 C.丙—温带季风气候 D.丁—温带海洋性气候
8.上述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018·烟台】 读意大利图,回答l 2~1 4题。
13.下列四幅图中,能够反映意大利气候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
【2018·呼和浩特】18.读图7“四个半岛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①是 半岛,②半岛的南部是 海峡,③半岛的东侧是 海。
(2)图中气候类型相同的半岛是 (填序号),在该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 灾害,共其主要原因是 。
【2018·恩施】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有关问题。(7 分)
材料一 世界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表1)。
材料二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图 11)。
(1)根据材料一,在上面坐标图中绘出该地多年平均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 分)
(2)该地气候的气温特征是 ,降水特征是 。(2分)
(3)该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 , 。(2分)
(4)在图11中,与该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气候类型是 (填字母代号)。(l分)
考点十三 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选择题
【2018·长沙】5.古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反映坡向对气候影响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2018·安徽】 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图2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据此,完成5-6题。
5.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湿润多雪B.低温少雨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2018·扬州】6.(2分)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2018·扬州】7.(2分)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2018·扬州】8.(2分)如图中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 )
A.浙江绍兴的斜顶房B.西亚厚墙小窗民居C.北极地区的冰屋D.东南亚的高架屋
【2018·北京】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图9为两传统民居,其中甲在南非,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读图,完成第24——25题。
24.甲、乙两民居相比,
A.甲为半球形,以木板为材料B. 乙以土石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C.甲为半球形,容易拆卸运输D. 乙以竹子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25.甲、乙两民居在设计上的特点及目的是
A.甲:无窗,门窄小,为抵御严寒B.乙:配有梯子,在积雪掩门时便于出入
C.甲:简单轻便,防止被洪水冲走D.乙:房屋低矮,防止干热空气进入室内
二、综合题
【2018?贵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地球公转到图1甲、乙、丙、丁中的 。
(2)图2中的A、B、C、D四点,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点,C点位于B点的 方向。
(3)2018年6月24日至6月26日是贵港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在此期间贵港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2018?云南】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和“某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 的多少来划分的,其中B、C温度带的分界线名称是 。
(2)图2所示景观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填字母)
(3)如图1所示太阳光照情况,昆明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4)若图1为3月21日的光照情况,则三个月以后大致为北半球的 (节气)。
(5)根据海陆分布判断图示半球为 (东半球或西半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四 天气与气候(解析卷)
知识结构图
考点九 天气和气候
一、选择题
【2018·宜昌】7. 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 风和日丽 B. 四季如春 C. 暴风骤雨 D. 阴转多云
【答案】B
【考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联系
【解答】A.风和日丽,具有时间短,多变的特点,表示天气。故不符合题意。B.四季如春,具有时间长,稳定的特点,表示气候。故符合题意。C.暴风骤雨,具有时间短,多变的特点,表示天气。故不符合题意。D.阴转多云,具有时间短,多变的特点,表示天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18·福建】 2018年2月2日,“张衡一号”卫星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成为唯一拥有在轨运行的高精度地震监测卫星的国家。图4示意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读图完成11一13题。
11.下列天气符号所示的天气中,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答案】C
【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专题】示意图;天气与气候.
【解答】A表示下雪天气,B表示雷雨天气,C表示晴天,D表示沙尘暴,根据题意。故选:C。
【2018·安徽】 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图2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据此,完成5-6题。
6.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的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
【答案】B
【考点】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中国气候分布及特征
【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合,这些符号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解答】:A表示的是雷雨的天气符号,雷雨天气高空作业容易雷击,选项错误;B表示的是沙尘暴的天气符号,应减少出行,选项正确;C表示的是中雪的天气符号,大雪天气气温较低,不适合播种小麦,选项错误;D表示的是大雨的天气符号,不利于晾晒衣服,选项错误。故选:B。
【2018·邵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仅注意每日天气的变化,而且越来越关注每日的空气质量。完成12~13题。
12.下列做法中能够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A.日常生活中随意焚烧垃圾 B.清明祭扫时焚烧各种祭品、燃放炮竹
C.冬季燃煤取暖 D.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13.图6为2018年5月3日四个城市的天气状况图。下列有关天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都:阴转小雨,17~26℃ B.重庆:雷阵雨,19~24℃
C.贵阳:晴,16~18℃ D.昆明:暴雨,12~16℃
【答案】12.D 13.A
12.【考点】空气质量及其评价方式.
【分析】空气污染指标是衡量一个地区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生活中注意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大力倡导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班,可以提高环境质量。
【解答】日常生活中随意焚烧垃圾、清明祭扫时焚烧各种祭品、燃放炮竹、冬天燃煤取暖,增加废气的排放,加重大气污染,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能减少废气排放,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依据题意。故选:D。
13. 【考点】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分析】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常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有特定的含义,表示某种天气状况的。【解答】读图可知,成都:阴转小雨,17~26℃;重庆:小雨,19-24℃;贵阳:多云,16~18℃,昆明:中雨,12~16℃.依据题意。故选:A。
【2018·烟台】11.近几年在一些城市的街道或施工工地上,常会看到如右图所示的喷水车在作业,其主要目的是
A.浇灌花草树木 B.抑制扬尘产生 C.冲刷和清洗路面 D.喷洒药水防治病虫害
【答案】11.B
【解析】本题考查空气质量问题及治理。喷雾降尘车主要作用是喷雾抑尘,同时具备洒水和道路冲洗功能,可以有效抑制扬尘的产生。
考点十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选择题
【2018·呼和浩特】读图3“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影响B.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影响
C.A地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 B地比A地的气温年较差大
13.关于图示区域内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作物熟制由北部两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B.南部河流般在每年5月份开始进入汛期
C.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自然景观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
【答案】?12.D?13.B
12. 【考点】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中国气温及温度带
【分析】我国冬季因为纬度因素等气温变化大,夏季普遍高温,由此分析。
【解答】图中1月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故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故A错;7月等温线分布体现了夏季普遍高温的特点,此时气温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故B错;图中A处为山脉的分水岭,故7月气温较周围地区低,故气温低于28℃,故C错;B处位于地势较低的平原地区,A处为山岭,故B处比A处的气温年较差大,故D正确;故选:D。
13. 【考点】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对比.内外流区和河流湖泊
【分析】从图中的经纬度可判定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亚热带地区。
【解答】A、作物熟制由北部一年两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三熟。故不符合题意;B、受雨季的影响,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5月份开始进入汛期。故符合题意;C、图示区域以丘陵为主,相对高度小,不会出现“一山有四季”的自然景观。故不符合题意;D、天然橡胶是热带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图示区域主要位于亚热带地区。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十一 气温、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一、选择题
【2018·宜昌】22. 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一般规律表述正确的是
A. 赤道附近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B. 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C.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是一样的
D.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大陆西岸降水多
【答案】B
【考点】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气候类型及世界气候分布图
【分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
【解答】A、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叙述错误;B、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叙述正确;C、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叙述错误;D、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叙述错误。故选:B。
【2018·襄阳】28.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下列关于某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2)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10月气温最高B.该地7月降水量最多C.该地位于南半球D.该地气候雨热不同期
【答案】D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在实际应用中,人们常常将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直观的方式加以表示。学会了阅读和使用这些资料,就能快捷地了解和比较各地气候的特点。
【解答】从气候资料图中可以看出,该地7月气温最高;10月降水最多;该地属于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该地属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故选:D。
二、综合题
【2018·张掖】18.根据表中的气温、降水资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表3 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2.8 13.6 14.9 16.4 18.9 19.9 22.5 22.7 21.7 19.2 16.7 14.1
降水(mm) 60 86 60 30 7 2 0 1 7 13 26 79
(1)补充完成图7中7~12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分)
(2)该地气温最高月出现在 ,据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 半球, 三个月为夏季。
(3)根据图7和表3说出该地的气温特点。(2分)
(4)根据图7和表3说出该地的降水特点。(2分)
【答案】(1)
(2)8 北 6、7、8 (3)常年温和(4)冬季湿润,夏季干燥
【解析】解:读图可知,(1)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先将资料中7~12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再将资料中7~12月的降水数据用长方形柱状图标注出来,即为气候资料图。
(2)北半球的6、7、8月为夏季,该地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8月,据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
(3)该地的气温特点是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4)该地的降水特点是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故答案为:
(1)如图:;
(2)8;北;6、7、8;
(3)夏季高温,冬季温和;
(4)夏季干燥,冬季多雨。
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先将资料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再将资料中各月的降水数据用长方形柱状图标注出来,即为气候资料图。
考点十二 世界的气候特点?
一、选择题
【2018·上海】5.全年温和多雨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8.温带海洋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5.B
【答案】B
【解析】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冬季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少雨,冬季寒冷干燥.故选B.
【2018·黄冈】读四幅“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7—8题。
7.下列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甲—热带季风气候B.乙—地中海气候 C.丙—温带季风气候 D.丁—温带海洋性气候
8.上述气候类型中,亚洲没有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7. C 8.B
7.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依据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情况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故C符合题意。故选:C。
8. 【考点】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气温的差异和分布
【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
【解答】依据图中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情况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洲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之外,所有的气候都具备。故选:B。
【2018·烟台】 读意大利图,回答l 2~1 4题。
13.下列四幅图中,能够反映意大利气候特点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13.A
【解析】本题通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考查意大利的气候。意大利位于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符合条件是图①。故选A.
二、综合题
【2018·呼和浩特】18.读图7“四个半岛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①是 半岛,②半岛的南部是 海峡,③半岛的东侧是 海。
(2)图中气候类型相同的半岛是 (填序号),在该气候影响下容易发生 灾害,共其主要原因是 。
【答案】18.(1)亚平宁??琼州??波罗的海(2)②④??旱涝?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分旱雨两季(夏季风活动规律失常,进退的时间和强弱变化)
【考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概况;南亚的半岛、地形区、河流、国家和首都;欧洲西部的主要半岛、临海、山脉和河流.欧洲西部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分析】世界的最主要半岛包括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朝鲜半岛、索马里半岛、中南半岛、伊比利亚半岛、拉布拉多半岛、勘察加半岛、小亚细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佛罗里达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南极半岛、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等。
【解答】读图分析可知:(1)依据经纬度及轮廓,图中①是亚平宁半岛,②是雷州半岛的南部的琼州海峡,③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侧的波罗的海,④是印度半岛。(2)亚平宁半岛为地中海气候,雷州半岛是热带季风气候,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印度半岛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图中气候类型相同的半岛是②④,在该气候影响下,由于夏季风进退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季风来得晚,退得早,容易造成旱灾;来得早,退得晚,容易造成水灾。故答案为:(1)亚平宁;琼州;波罗的;(2)②④;旱涝;夏季风不稳定。
【2018·恩施】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有关问题。(7 分)
材料一 世界某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表1)。
材料二 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图(图 11)。
(1)根据材料一,在上面坐标图中绘出该地多年平均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2 分)
(2)该地气候的气温特征是 ,降水特征是 。(2分)
(3)该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有 , 。(2分)
(4)在图11中,与该地气候特征相似的气候类型是 (填字母代号)。(l分)
【答案】21题(7分) (1)与此图基本一致(2分)
(2)夏季炎热(高温),冬季温和(1分)夏季干燥(少雨),冬季多雨。(1分)
(3)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光照充足((1分);不利影响:夏季降水少(干燥),雨热不同期((1分)(4) d(1分)
【考点】绘制气温变化曲线;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分析】(1)澳大利亚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它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等岛屿组成。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2)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先将资料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再将资料中各月的降水数据用长方形标注出来,即为气候资料图。
【解答】读图可知,(1)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先将资料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再将资料中各月的降水数据用长方形标注出来,即为气候资料图。(2)该地气候的气温特征是夏季高温,冬季温和;降水特征是夏季干燥,冬季多雨,为地中海气候。(3)该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有利影响是夏季高温,光照充足;不利影响是夏季少雨,雨热不同期。(4)在图1中。d处为地中海气候,与该地气候特征相似。
故答案为:(1)如图:
;(2)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夏季干燥,冬季多雨;(3)有利影响:夏季高温,光照充足;不利影响:夏季少雨,雨热不同期;(4)d。
考点十三 影响气候的因素?
一、选择题
【2018·长沙】5.古诗词和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列反映坡向对气候影响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C.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答案】C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人类活动等。
【解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都是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描述的梅雨季节景观,其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而“宁种阳坡一寸土,不种阴坡一尺地”是坡向对气候影响。故选:C。
【2018·安徽】 天气、气候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如一些特色民居往往与当地的气候关系密切。图2为北欧某地的民居,该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屋顶坡度大。据此,完成5-6题。
5.北欧民居的建筑特色反映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A.湿润多雪B.低温少雨 C.高温多雨 D.寒冷干燥
【答案】A
【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环境特征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从图中看出,北欧民居多用松木作为主要建筑材料,说明森林资源丰富,该地气候湿润;民居屋顶坡度大,说明北欧地区冬季多雪,屋脊坡度大是为了使积雪迅速滑落。故选:A。
【2018·扬州】6.(2分)下列诗句中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
【答案】D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气候类型及世界气候分布图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反映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有影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莫恋南国春色好,燕地梅花胜桃红”反映了纬度因素对气候有影响。故选:D。
【2018·扬州】7.(2分)中纬度地带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地形
【答案】B
【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人类活动因素、洋流因素等。
【解答】中纬度沿海地区距海近,海洋上的暖湿气流很容易进入该地形成降水,因而降水多,中纬度内陆地区距海远,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不易进入该地,降水少。因此中纬度地区 沿海地区降水多于内陆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海陆位置。故选项B 符合题意。故选:B。
【2018·扬州】8.(2分)如图中民居适应炎热干燥环境的是( )
A.浙江绍兴的斜顶房B.西亚厚墙小窗民居C.北极地区的冰屋D.东南亚的高架屋
【答案】B
【分析】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解答】北极冰屋分布在寒冷的地区,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该地区民居适宜炎热干燥的环境,浙江斜顶房适宜降水多的气候,东南亚民居适宜湿热的气候环境。故选:B。
【2018·北京】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图9为两传统民居,其中甲在南非,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读图,完成第24——25题。
24.甲、乙两民居相比,
A.甲为半球形,以木板为材料B. 乙以土石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C.甲为半球形,容易拆卸运输D. 乙以竹子为材料,房顶坡度大
25.甲、乙两民居在设计上的特点及目的是
A.甲:无窗,门窄小,为抵御严寒B.乙:配有梯子,在积雪掩门时便于出入
C.甲:简单轻便,防止被洪水冲走D.乙:房屋低矮,防止干热空气进入室内
【答案】24.C 25.B
24. 【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环境特征
【分析】依据世界不同地区的传统居所来解答此题。
【解答】甲乙两种传统居所分别所在的国家是南非和俄罗斯,甲民居为半球形的茅草屋,茅草屋通风散热,其建筑材料可以就地取材,以茅草为主要材料,容易拆卸运输;乙居所用木头作为建筑材料,防寒保温,由于冬季降雪多,屋顶坡度大。故选:C。
25. 【考点】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聚落的环境特征
【分析】依据不同地区的传统居所来解答此题。
【解答】甲乙两种传统居所分别所在的国家是南非和俄罗斯,甲民居为半球形的茅草屋,茅草屋的特点是通风散热,简单轻便,容易拆卸运输;乙居所用木头作为建筑材料,房屋低矮,防寒保温,由于冬季降雪多,配有梯子,在积雪掩门时便于出入,故B符合题意。故选:B。
二、综合题
【2018?贵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2所示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地球公转到图1甲、乙、丙、丁中的 。
(2)图2中的A、B、C、D四点,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点,C点位于B点的 方向。
(3)2018年6月24日至6月26日是贵港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在此期间贵港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答案】(1)冬至日;丙;(2)B;东南;(3)昼长夜短。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自转和公转及引起的自然现象
【分析】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全球昼夜平分。
【解答】(1)图2中所示北极圈以内全部是极夜现象,此图所示的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图1中的丙是北半球的冬至日。(2)图2中的A、B、C、D四点,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B点,该点位于赤道上,C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3)6月24日至6月26日地球运行在夏至日附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贵港市昼长夜短。
故答案为:(1)冬至日;丙;(2)B;东南;(3)昼长夜短。
【2018?云南】读“地球上的五带示意图”和“某地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 的多少来划分的,其中B、C温度带的分界线名称是 。
(2)图2所示景观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填字母)
(3)如图1所示太阳光照情况,昆明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4)若图1为3月21日的光照情况,则三个月以后大致为北半球的 (节气)。
(5)根据海陆分布判断图示半球为 (东半球或西半球)。
【答案】(1)太阳光热;北回归线;(2)A(3)昼夜相等;(4)夏至日;(5)东。
【考点】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和范围.
【分析】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五个温度带。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温带四季分明;寒带终年严寒,且有极昼极夜现象。
【解答】读图可知,(1)地球上的五带的划分,是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其中B是北温带,C是热带,它们的分界线名称是北回归线。(2)图2所示景观是居住在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或拉普人,主要位于A北寒带。(3)如图1所示太阳光照赤道,此时全球昼夜等长,位于北半球的我国云南省昆明市此时昼夜等长。(4)若图1为3月21日的光照情况,则三个月以后大致为北半球的夏至日(6月22日前后)。(5)图示显示该半球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该半球是东半球。
故答案为:(1)太阳光热;北回归线;(2)A(3)昼夜相等;(4)夏至日;(5)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