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人的性别遗传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7.2.4人的性别遗传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01-09 17:0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的性别遗传》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生物《人的性别遗传》,下面我将从设计思路、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设计等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讲解。
一、说设计思路
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生物教学重在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以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
1,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学.
2,构建便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的活动,提供得利于学生自我展示的教学平台.
3,在教学过程中,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努力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4.学生记者招待会,自主学习后讲述知识,答记者问,调动学生学习热情,达到动脑.动手.动口的目的。围棋模拟x.y染色体的组成,突破难点,直观展示x.y染色体的结合几率。
.二、说教材分析
就知识而言,了解人的染色体组成,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理都是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本节内容,要培养学生具有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的观念.另外,这一节的内容也具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为高中阶段学习人体的遗传规律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因此,无论从知识的形成还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本节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课.
三、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概述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2.能力目标: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通过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
关注性别比例问题,积极地宣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从科学的角度看待生男生女问题的观念.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
概述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教学难点: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五、说教学过程。
(一)、关于导课: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为了向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我通过通过小品演员的精彩幽默的表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相关问题。
2.诱导发现,引出问题
通过观察图片,尝试判断男女宝宝性别,想不想知道生男生女的奥秘?人的性别差异是由什么决定的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是关键。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人的性别差异是否与染色体有关?
(二)、新课
1.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
①活动一:记者招待会,突破重难点
有请两位学生扮演博士讲解他们的最新研究:男女染色体的差异答记者问:由下面再座的学生扮演记者,向两位博士提出问题。(可连线场外援助 教师)
通过“记者招待会的活动”引导学生分辨XY染色体,并试写男女染色体组成和精子、卵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这部分的教学充分利用课本资源,由学生结合课本37页的图片和相关科学家的介绍,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知识的快乐,使知识的获得简单轻松。然而在实际课堂中,两位博士遇到难题:记者提问超出他们知识范围,我巧妙运用教学机智不在研究范围解决问题,虽说化解了尴尬,但是也充分体现了本节活动设置缺乏周密思考。若角色扮演设计为学者就不会出现问题。
活动二:围棋模拟精卵细胞结合,突破重难点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借助于生男生女图解,学生在前面学习遗传图解的基础上,很快可以得到男女比例为1:1。此时,教师及时对 妻子的辩解做回应,要求学生分析妻子生男生女取决于丈夫的科学依据。趁热打铁,教师抓住时机,及时设置障碍,学生亲自动手模拟随机受精的实验。我把它设置成了分组实验,使每个学生参与进来,体会分工合作,团结一心的成果。实验结果出人意料,有的小组的男女比例竟然不是1:1,与理论出现了矛盾冲突。到底怎么回事?此时的学生在这种冲突中,燃起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之火。此时,我把更多的思考空间留给了学生,讨论其原因。这个问题是个难点,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们最后也大胆的发言,并举例自己家舅舅和妈妈的例子来证明此问题,讨论极为热烈,我也收到了想要的教学效果。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调查的人数越多,范围越大,男女比例越接近1:1。给学生发挥的空间,使本节课的知识得以应用和总结,利用情境教学,更大限度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再为了学习而学习。
活动三:情感教育,人口比例失衡导致社会动荡。
问题解决到这,似乎就可以结束。但是我搜集了两个诊断胎儿性别阅读材料,学生阅读后,很惊讶。此时教师提问:从这两个材料中,你获取了什么信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学生讨论回答。通过这两个材料,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了解我国人口基本情况,知晓人口比例失衡对国家治安的影响,从而科学的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摒弃重男轻女的观点,做新观念的传播者。
活动四:课堂小结
采用教师引导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由教师来总结,增加学生课堂参与感,鼓励潜能生,让其有成就感,从而逐渐参与到课堂中来。展示练习题,利用小组评价鼓励学生多多参与问答,不仅要知其所以还要知其所以然。
利用小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不仅要求选对答案,还要对答案进行解释,这样做让知识真正进入学生的认知中去。
说得失:
得:1.课的总体设计符合学生特质,活动设计紧扣主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讲练结合,落实知识点
3.正确引导学生价值观
失:1.教态上不够优雅
2.粉笔字还需多加练习
3.活动设计不够严密:小组竞赛没有体现竞赛规则
4.语言不够精炼准确
5.缺乏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检测
6.学生板书的评价没有及时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