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九上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中有电流时,在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直接观察它的存在
C.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只能在介质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走在桐梓县城的大街上,我们处处能观察到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下列有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逛街时,步行的速度是11m/s
B.文具店里卖的铅笔大约2mm
C.冬天,健康成年人在桐梓县城逛街时体温是35℃
D.大街上,人们用的移动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3.如图所示是各类电流的波形示意图,由图可知频率最高的是( )
A.音频电流 B.照明电流 C.视频电流 D.射频电流
4.关于“天线”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发射信号
B.能接收信号
C.能筛选电磁波信号并取出放大
D.能实现移动通信
5.无线电广播发射台发射的信号是( )
A.音频信号 B.图象信号
C.高频信号 D.三者都可以发射
6.电视机显像管的作用是( )
A.接收电磁波
B.把电信号转换成图象信号
C.把图象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D.发射电磁波
7.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无线电接收台
B.是无线电发射台
C.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D.二者都不是
8.下列电子邮件地址,书写错误的是( )
A.Wacy@126.com.cn B.zhaoqing@sina.com
C.Guojun.cn.server.com D.cclyK@163.com
9.在光纤通信中,信号怎么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
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
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
D.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
10.关于微波通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微波的频率比中波、短波的低,因此它的波长更长一些,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
B.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而地球又是一个球体,其表面是一个球面,因而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
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可以在月球上建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
D.在陆地上必须建造中继站,而在水面上可以不建造中继站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中有电流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是一种物质
C.当导体中有振荡电流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检验电磁波的产生,连接的几个电路如图所示,当他们将打开的收音机放到电路附近时,能检验出电磁波产生的是( )
A. B.
C. D.
13.下列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移动电话机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机,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
C.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的
D.手机的听筒和话筒中都有电磁铁
14.日常生活中,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息的事例是( )
A.机场对飞机进行导航
B.气象卫星向地面站传递气象变化情况
C.警察拿的步话机(对讲机)
D.到长途电话局打长途电话
15.一台简单的无线电收音机,除了天线外,至少必须具备的电路是( )
A.调制电路 B.调谐电路
C.检波电路 D.等幅振荡电路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正在收看节目的电视机旁边手机响了,电视机会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 的存在。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电磁波的传播图象,它们的频率分别为 f甲、f乙,则f甲 f乙(选填“>”、“=”、“<”)。
17.如图:通过真空罩可以看到手机来电显示灯在不断闪烁却听不到声音,此现象既说明电磁波 ,又说明 。
18.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 和 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 和 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19.如图是无线电广播过程的简易图。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调制解调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 电流上发射到空中,收音机接收到各种电磁波并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解调将 信号留下,通过扬声器把播音员的声音从收音机播放出来。
20.方向来回迅速变化的电流叫做 。当导体中有 时,在它周围空间产 生 ,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 来传输电信号。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当需要防止电磁波干扰时,通常用金属壳将电磁波与需加以屏蔽的区域隔开,避免电磁波进入,这种做法就是电磁屏蔽。中国科技馆有一个金属小屋,侧面的大窗上镶嵌着一块电磁屏蔽玻璃,如图所示。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块电磁屏蔽玻璃是否能够屏蔽电磁波。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2.为什么雷雨天打开收音机听广播时,会有“咔嚓、咔嚓”的声音杂在节目中?
23.阅读《电磁波的海洋》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电磁波的海洋
在你划船的时候是否注意过如图1所示的船桨所激起的波浪呢?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在湖面某个确定的位置,1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水波不停的向远处传播,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波速。
在生活中,我们除了能够看到石子投入水中在水面激起的水波、能够听到琴弦振动在空气中激起的声波,还有一种无形的波浪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电磁波。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 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只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范围,随着频率的增大,波长变小。人们按照波长或频率等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如图2所示的电磁波谱。其中我们熟悉的无线电波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听的听到的广播、看到的电视等等这些声音和图象都是以电磁波作为载体传播到我们身边的。
信息理论表明,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微波传递信息,可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服务。我们知道,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更高。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用光纤通信的构想,2009年,他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目前光纤通信已经成为我国长途通信的骨干力量。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该波的波长是 cm。
(2)海面上停着一条船,一个人观察到每隔10s有一个波峰经过这条船,则可知该波浪的频率为 Hz。
(3)手机是利用电磁波谱中的 传递信息的。
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可见光 D.X射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X射线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频率高
C.电磁波可作为声音和图象传播的载体
D.相同时间内光纤通信比卫星通信可以传输的信息更多。
2019年人教九上物理第21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关于电磁波,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中有电流时,在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直接观察它的存在
C.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的传播,只能在介质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分析】(1)电磁波的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周围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3×108m/s。
【解答】解:A、当导体中有电流时,在它的周围不会产生电磁波,只有电流变化时才会产生,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电磁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可以通过它对电视信号的影响体会它的存在,是不能直接观察的,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当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它的周围就会产生电磁波,这是电磁波产生的条件,故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故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的知识,要会辨别和运用,是一道基础题。
2.走在桐梓县城的大街上,我们处处能观察到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下列有关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逛街时,步行的速度是11m/s
B.文具店里卖的铅笔大约2mm
C.冬天,健康成年人在桐梓县城逛街时体温是35℃
D.大街上,人们用的移动电话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A错误;
B、文具店里卖的铅笔的长度大约在18cm=180mm左右,故B错误;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C错误;
D、现代的无线通信、移动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数据的了解情况,本题告诉我们一定要对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做到熟知。
3.如图所示是各类电流的波形示意图,由图可知频率最高的是( )
A.音频电流 B.照明电流 C.视频电流 D.射频电流
【分析】(1)音频,又称声频,是人耳所能听见的频率,通常指20~20000Hz间的频率;
(2)射频,无线电发射机通过天线能有效地发射至空间的电磁波的频率,统称为射频,若频率太低,发射的有效性很低,故习惯上所称的射频系指100KHz以上的频率;
(3)视频,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MHz之间,电视信号所包含的频率范围自几十赫至几兆赫,视频是这一频率的统称。
【解答】解:频率指电流在1s内振动的次数,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射频电流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较多,因此它的频率最高。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点有:(1)电流频率的概念,指电流在1s内振动的次数;(2)分析图象的能力,从图象上得到有用的信息。
4.关于“天线”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发射信号
B.能接收信号
C.能筛选电磁波信号并取出放大
D.能实现移动通信
【分析】在电视台,用摄像机和话筒把图象和声音转化为电信号加载在频率很高的电流上,通过电视台的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并将加载的图象信号和声音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像管和扬声器还原为图象和声音。
【解答】解:传送电视图象信号的工作过程是:摄像机把图象变成电信号,把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上,通过发射天线发射到空中,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这样的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象信号取出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象。所以天线的作用是能发射信号、能接收信号且能实现移动通信;而能筛选电磁波信号并取出放大是调制器完成的,与天线无关,故C错误;ABD正确。
故选:C。
【点评】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天线的作用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5.无线电广播发射台发射的信号是( )
A.音频信号 B.图象信号
C.高频信号 D.三者都可以发射
【分析】声音信号调制的过程:首先要将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然后再通过调制器将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利用天线发射到空中。
【解答】解:无线电广播中传播的为声音信号,首先要将声音信号通过话筒转化为音频电信号,但音频信号频率较低不利于远距离传输,故还要将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利用天线将信号发射到空中。
故选:C。
【点评】知道并理解无线电广播的发射和接收原理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6.电视机显像管的作用是( )
A.接收电磁波
B.把电信号转换成图象信号
C.把图象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D.发射电磁波
【分析】根据电视机显像管的工作原理分析,可知其作用。
【解答】解:显像管,是一种电子(阴极)射线管,是电视接收机监视器重现图象的关键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发送端(电视台)摄像机摄取转换的电信号(图象信号)在接收端以亮度变化的形式重现在荧光屏上。
故选:B。
【点评】本题虽然是考查电视机显像管的作用,但需要掌握电视机的工作原理,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7.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无线电接收台
B.是无线电发射台
C.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D.二者都不是
【分析】移动电话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既能发射电磁波,又能接收电磁波;移动电话机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信的。
【解答】解:
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受台,移动电话机是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实现通信的,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能对移动电话机了解和掌握,属于识记性内容。
8.下列电子邮件地址,书写错误的是( )
A.Wacy@126.com.cn B.zhaoqing@sina.com
C.Guojun.cn.server.com D.cclyK@163.com
【分析】一个完整的Internet邮件地址由以下两个部分组成,格式如下:loginname@full host name.domain name,即:登录名@主机名。域名,中间用一个表示“在”(at)的符号“@”分开,符号的左边是对方的登录名,右边是完整的主机名,它由主机名与域名组成。
【解答】解:电子邮件地址格式为:登录名@主机名。域名,由题干分析可知Guojun.cn.server.com书写错误。
故选:C。
【点评】正确书写电子邮件地址是发送电子邮件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现代入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9.在光纤通信中,信号怎么从一端传到另一端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像水流沿弯曲水管流动那样
B.就像电流沿弯曲导线传播那样
C.不断地经光纤壁反射而向前传播
D.不断地在光纤中折射而向前传播
【分析】光纤通信是现代通信的主要传输工具,利用激光在其内壁经多次反射能从光纤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
【解答】解:光纤很细,有内外两层,内壁具有使光发生反射的特性(类似于平面镜),所以光经多次反射能从光纤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而不是经过折射,也不会像电流和水流一样,因为激光方向性好,不会弯曲。故A、B、D错误。
故选:C。
【点评】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传播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用的激光在光导纤维里传播。目前,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光纤传输有许多突出的优点:频带宽、损耗低、重量轻、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工作性能可靠、成本不断下降。
10.关于微波通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微波的频率比中波、短波的低,因此它的波长更长一些,可以传递更多的信息
B.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而地球又是一个球体,其表面是一个球面,因而每隔50km左右就要建设一个微波中继站
C.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可以在月球上建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
D.在陆地上必须建造中继站,而在水面上可以不建造中继站
【分析】(1)电磁波的信息传递量跟频率的关系:电磁波的频率越高,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2)微波在传播过程中沿直线传播和光波性质相似,因需要隔一定距离建一个微波中继站。
【解答】解:
A、微波的频率比中波、短波的高,因此它的波长更短一些,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故A错误;
B、微波大致沿直线传播,需要每隔50km左右建一个中继站,以保证微波的向下传递,故B正确;
CD、微波沿直线传播,是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的,在不建立中继站的情况下,不能实现全球通信,因为地球表面多海洋,微波通信的中继站在海洋上无法建立,可以用通信卫星来作为微波通信的中继站,故C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知道电磁波的信息传递量跟频率的关系以及波长、波速、频率之间的关系,微波沿直线传播的性质,是一道基础题。
二.多选题(共5小题)
1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导体中有电流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B.电磁波是一种物质
C.当导体中有振荡电流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
D.电磁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分析】(1)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是的确存在的,它是一种物质,它和声波不同,即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解答】解:A、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故A错误;
B、电磁波是的确存在的,它是一种物质,故B正确;
C、当导体中有振荡电流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电磁波,故C正确;
D、电磁波和声波不同,即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且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故D正确;
故选:BCD。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的相关知识,本部分内容为基础内容,但应熟记。
1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为了检验电磁波的产生,连接的几个电路如图所示,当他们将打开的收音机放到电路附近时,能检验出电磁波产生的是( )
A. B.
C. D.
【分析】电磁波的产生会使打开的收音机受到干扰。
迅速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电磁波。电流迅速增大或减小都会产生电磁波。
【解答】解:A、开关闭合后,电路中的电流不变,不会产生电磁波。不符合题意。
B、接有灯泡的照明电路,虽然交流电的大小是变化的(方向也会发生变化),会产生电磁波,但由于其频率太低(只有50Hz),辐射功率太小,打开的收音机并不能检验出电磁波产生。不符合题意。
C、开关的闭合瞬间,电路中会产生电流的迅速变化,会产生频率较高的电磁波,打开的收音机能检验出电磁波产生。符合题意。
D、开关的断开的瞬间,电路中电流迅速减小,会产生频率较高的电磁波,打开的收音机能检验出电磁波产生。符合题意。
故选:CD。
【点评】在直流电流中,电路的闭合与断开的瞬间能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会产生电磁波。
13.下列一些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移动电话机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机,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
C.卫星通信是利用人造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通信的
D.手机的听筒和话筒中都有电磁铁
【分析】(1)电磁波传播是不需要介质,即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2)据课本可知,移动电话机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机,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
(3)卫星通信是利用微波进行传递信息的,卫星实际上就是微波中继站;
(4)手机的话筒中有一个碳盒,听筒中有一个电磁铁;
【解答】解:A、电磁波传播是不需要介质,即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错误但符合题意;
B、据课本可知,移动电话机既是一个无线电发射机,又是一个无线电接收台,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卫星通信是利用微波进行传递信息的,卫星实际上就是微波中继站,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手机的听筒中有电磁铁,话筒中没有电磁铁,故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AD。
【点评】知道电磁波的传播特点、移动电话的原理、卫星通信的特点及电话话筒和听筒的构造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4.日常生活中,利用电磁波来传输信息的事例是( )
A.机场对飞机进行导航
B.气象卫星向地面站传递气象变化情况
C.警察拿的步话机(对讲机)
D.到长途电话局打长途电话
【分析】有线电话是靠电流来传递信息的,像我们生活中的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卫星导航、对讲机等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解答】解:A、机场对飞机进行导航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正确;
B、气象卫星是通过电磁波向地面站传播气象变化信息的,故正确;
C、警察用对讲机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正确;
D、到电话局打长途电话是用的有线电话:话筒把声音变成变化中的电流,随声音变化的电流沿着导线传到远方,在另一方听筒把电流还原成声音,故不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错误。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现代信息传递中,两种重要的角色:电流和电磁波。但这两种的传递方式有所不同:电流传递需要导体,而电磁波的传递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了解这一区别,就不会感到难选了。
15.一台简单的无线电收音机,除了天线外,至少必须具备的电路是( )
A.调制电路 B.调谐电路
C.检波电路 D.等幅振荡电路
【分析】对于无线电收音机,在接收时,既 需要将含声音信号的电磁波从众多的电磁波中接受下来,同时还需要将声音信号从电信号分离出来,才能使用,故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解答】解:A、对于调制电路的作用是:将声音信号加载到电磁波上,所以是无线电广播电台必须的,故A错误;
B、调谐电路的作用是:接收合适频率的电磁波,既是收音机所必须的电路,故B正确;
C、检波电路是从调谐器所选的电磁波中将声音信号从电信号分离出来,所以是收音机所必须的电路,故C正确;
D、振荡电路是发射装置的组成部分,与收音机无关,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了收音机电路的基本功能,掌握调谐与调制的区别,理解检波的含义。
三.填空题(共5小题)
16.正在收看节目的电视机旁边手机响了,电视机会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 电磁波 的存在。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同电磁波的传播图象,它们的频率分别为 f甲、f乙,则f甲 小于 f乙(选填“>”、“=”、“<”)。
【分析】(1)电流的迅速变化产生电磁波,且电磁波还可以相互影响;
(2)不同的电磁波在真空或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其波速与波长、频率的关系是c=λf。
【解答】解:由于手机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正在收看节目的电视机旁边手机响了,即手机所接受到的电磁波会影响电视机,故电视机会发出“咔咔”声,这一现象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据题目中的图示能看出,甲的波长大于乙的波长,故据公式c=λf可知,在波速c一定的情况下,波长越长,其频率越小,故甲的频率小于乙的频率。
故答案为:电磁波;小于。
【点评】知道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并能利用上述关系进行定性的分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7.如图:通过真空罩可以看到手机来电显示灯在不断闪烁却听不到声音,此现象既说明电磁波 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又说明 真空不能传声 。
【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能够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解:
(1)将手机放在玻璃瓶中,不断抽出里面的空气,传播声音的介质越来越少,所以铃声越来越小,当玻璃瓶内的空气全部抽完,即为真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故听不到铃声;
(2)我们能看见真空罩内的手机显示灯在闪烁,是因为真空能传播光和电磁波,光和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故答案为: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电磁波以及声音的传播条件,都属于基础知识。
18.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 发射机 和 天线 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 天线 和 接收机 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分析】据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的过程分析即可判断解决。
【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这样的:载有声音和音像信号的电磁波分别从发射机和天线发射出去,在空间传播分别被天线和接收机接收后将信号检出,还原成声音和图象。
故答案为:发射机;天线;天线; 接收机。
【点评】知道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的过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9.如图是无线电广播过程的简易图。话筒把播音员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调制解调器把音频信号加载到 高频 电流上发射到空中,收音机接收到各种电磁波并从中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解调将 音频 信号留下,通过扬声器把播音员的声音从收音机播放出来。
【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声音信号调制及接收的过程:首先要将声音信号转换成音频电信号,然后再通过调制器将音频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利用天线发射到空中。接收后利用调谐器选出特定的信号,再经放大送入扬声器。
【解答】解:话筒将声信号转化为音频电信号,而后该信号经调制器后加载在高频电磁波上,然后由天线发射到空中;
收音机接收装置收到空中的各种电磁波,并通过调谐器从众多的电磁波中找出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调谐器选出音频电信号,送到扬声器即可发出声音。
故答案为:高频;音频。
【点评】本题考查电磁波的调制、调谐及解调,注意把握信号发射及接收的过程。
20.方向来回迅速变化的电流叫做 交流电 。当导体中有 交流电 时,在它周围空间产 生 电磁波 ,无线电通信就是利用 电磁波 来传输电信号。
【分析】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会有电磁波产生,必须注意是变化的电流;无线电通信就是把信号加载在电磁波上被传递。
【解答】解:方向来回迅速变化的电流叫做交流电。导体中有迅速变化的电流时,在周围空间会有电磁波产生,无线电通信就是把信号加载在电磁波上被传递。
故答案为:交流电;交流电;电磁波;电磁波。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交流电和电磁波产生原因的理解和掌握,以及电磁波的应用。
四.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21.我们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当需要防止电磁波干扰时,通常用金属壳将电磁波与需加以屏蔽的区域隔开,避免电磁波进入,这种做法就是电磁屏蔽。中国科技馆有一个金属小屋,侧面的大窗上镶嵌着一块电磁屏蔽玻璃,如图所示。请你自选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检验这块电磁屏蔽玻璃是否能够屏蔽电磁波。写出实验步骤和判断方法。
【分析】要探究电磁波是否能够被屏蔽,首先要知道电磁波的产生和接收,然后将电磁波的接受装置置于电磁屏蔽玻璃箱内,看看电磁波是否能够被接收,据此可选择相应的器材,设计方法进行实验。
【解答】解:
实验器材:两部手机;
实验方法:把一部正常的手机放在电磁屏蔽玻璃箱内,用另一部手机拨打这部手机的号码,听手机是否放出铃声,看手机是否接收到来电信号;
判断方法:如果电磁屏蔽玻璃箱内的手机接收不到信号,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有屏蔽作用;如果手机接收到信号,说明电磁屏蔽玻璃没有屏蔽作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用实验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有关电磁波的实验设计,手机可以接收电磁波,这是设计实验的关键。
五.解答题(共2小题)
22.为什么雷雨天打开收音机听广播时,会有“咔嚓、咔嚓”的声音杂在节目中?
【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着电磁波。
【解答】答:
当发生闪电时,由于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了电磁波,电磁波被收音机接收,于是听到了“咔嚓”的声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的产生的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23.阅读《电磁波的海洋》一文,回答下列问题。
电磁波的海洋
在你划船的时候是否注意过如图1所示的船桨所激起的波浪呢?在一列水波的传播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叫做波长。在湖面某个确定的位置,1s内有多少次波峰或波谷通过,波的频率就是多少。水波不停的向远处传播,用来描述波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叫做波速。
在生活中,我们除了能够看到石子投入水中在水面激起的水波、能够听到琴弦振动在空气中激起的声波,还有一种无形的波浪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电磁波。电磁波是一个大家族,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 射线等,都是家族中的成员,只是它们各有不同的波长和频率范围,随着频率的增大,波长变小。人们按照波长或频率等顺序把这些电磁波排列起来,这就是如图2所示的电磁波谱。其中我们熟悉的无线电波通常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也就是说我们每天听的听到的广播、看到的电视等等这些声音和图象都是以电磁波作为载体传播到我们身边的。
信息理论表明,电磁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越多。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世界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利用微波传递信息,可提供全天候的即时定位服务。我们知道,光也是一种电磁波,与微波相比,光的频率更高。1966年,华裔物理学家高锟提出用光纤通信的构想,2009年,他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奖。目前光纤通信已经成为我国长途通信的骨干力量。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的传递,我们就生活在电磁波的海洋中。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3中,该波的波长是 2 cm。
(2)海面上停着一条船,一个人观察到每隔10s有一个波峰经过这条船,则可知该波浪的频率为 0.1 Hz。
(3)手机是利用电磁波谱中的 A 传递信息的。
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可见光 D.X射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多选)
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X射线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频率高
C.电磁波可作为声音和图象传播的载体
D.相同时间内光纤通信比卫星通信可以传输的信息更多。
【分析】(1)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称为一个波长;
(2)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其单位是赫兹;
(3)据题目中各个选项的特点分析即可判断;
(4)据电磁波的相关知识,逐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解决。
【解答】解:(1)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称为一个波长,故据图可知,此时所表的1cm恰好是半个波长,故此波的一个波长是2cm;
(2)海面上停着一条船,一个人观察到每隔10s有一个波峰经过这条船,即1s振动=0.1次,故频率是0.1Hz;
(3)现代的移动电话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而上述选项都是电磁波,故:
A、无线电波是常由于无线通信的,所以手机就是利于无线电波通信的,故A正确;
B、红外线的热效应强,即抗干扰能力弱,故B错误;
C、可见光碰到不透明的物体,不能传播,所以抗干扰能力弱,故B错误;
D、X射线有辐射性,故D错误;
故选A。
(4)A、电磁波传播部需要介质,即可用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X射线的波长比可见光短,据c=λf可知,波速C是一定的,所以λ越小,f越大,故X射线的频率比可见光的频率高,故B正确;
C、电磁波即可以传递声音信息,又可以传递图象信息,故C正确;
D、据课本知识可知,相同时间内光纤通信比卫星通信可以传输的信息更多,故D正确;
故选BCD。
故答案为:(1)2;(2)0.1;(3)A;(4)BCD。
【点评】此题考查了题目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对电磁波基本知识的掌握能力,是一道基础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