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七律·长征》 (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5《七律·长征》 (共4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01-09 19:2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9张PPT。独领风骚,词风飘逸毛泽东
诗词
欣赏知人论世 湖南湘潭青山绿水的韶山冲,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了一个男孩,乳名石三伢子,这就是后来的毛泽东。毛泽东家庭成员父亲毛顺生、母亲文素勤(文七妹)、
大弟毛泽民(上3)、二弟毛泽覃(上4)毛泽东诗评 毛泽东诗词是怀着巨大的诗的激情,按照写诗的艺术规律,运用形象思维创造出来的。著名诗人贺敬之评述毛泽东诗词时曾这样说:“毛泽东诗词以其前无古人的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形成了中国悠久的诗史上风格绝殊的新形态的诗美,这种瑰奇的诗
美熔铸了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人格和个性。
在漫长的岁月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几乎是风靡了整个革命诗坛,吸引并熏陶了
几代中国人,而且传唱到了国外。”第一部分:壮志凌云早年毛泽东的人生志愿:立奇志、交奇友、读奇书、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
井 赞 (1906年秋) 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 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 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毛泽东最早的一首诗。全诗思想激进,压抑愤懑之气流淌其间,比喻生动形象,浅显诙谐的文字中暗藏深刻哲理,给人以深深启迪。塾师堂兄毛宇居感慨:“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 虞美人·枕上 (1921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毛泽东在1921年冬天一次短暂别离时
写给杨开慧的诗,惟一纯粹写爱情
的作品,惟一属于婉约格调的作品。
上阕写惜别之愁。一个“堆”字,形象地表现了愁闷之多;一句 “江海翻波浪”以形象的比喻、强烈的夸张,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可谓是写愁的又一经典。诗人因愁闷而失眠,更感长夜难明,于是只好披衣起坐,仰望夜色苍穹,寂寞无奈中查数夜空中的寒星。那夜空中的“寒星”正像是离人的眼睛。这里,景与情完美融合,充分显示出诗人寂寞孤独的情怀。在毛泽东的手迹上此句原为“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后改作“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遣词造境上的改动,使此句的意蕴和色调更深更浓更富感染力。
下阕抒伤别之苦。开头两句,直抒胸臆,一个“晓”字点出是彻夜未眠;一个“影”字写出若即若离的别样之苦,“烬”与“剩”的鲜明对比写出伤别的深重。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捱到破晓,百念俱毁,只有离人的影像浮现眼前,拂也拂不去,唤又唤不来,令人十分的伤痛和无奈。 诗人遥对着西流的一钩残月,此时的情状和心情可想而知,以至两行酸泪汹涌倾斜出来。蝶恋花·答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一九五七年五月十一日) 《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写于1957年5月11日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是抒发悼念情感之作,寄托了毛泽东对夫人杨开慧烈士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烈士的无限深情,也表达出一代伟人对烈士遗孀和昔日老友的关爱。对比阅读第二部分:鹰击长空 作者树救国之志,如雄鹰长空搏击,不驱外贼势不休。怀着对革命必胜的信念,有气吞山河之势,诗情纵横千里。这个阶段全诗气象宏伟,满怀壮志豪情。
菩萨蛮?黄鹤楼 (1927年春) 茫茫九派流中国,沉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 心情苍凉,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是那年的春季。八月七日,党的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反击,从此找到了出路。
——毛泽东
菩萨蛮·大柏地 (1933年夏)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是红军部队离开井冈山后打的第一个
大胜仗。这首词是作者一九三三年重过
大柏地时所作,当时他已被调离军事
领导职务,专任政府工作。
清平乐·会昌 (1934年夏)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当时,毛泽东被排挤出了中央领导集团,
在会昌“养病”。一次,酒后毛泽东喟然长叹,
“我自从参加革命以来,受过三次开除中委
和八次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次更将造成
失败的责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
说时竟凄然泪下。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在二渡赤水、再占遵义的途中,毛泽东
写下了他自认为诗词创作中颇为得意的
一首《忆秦娥·娄山关》,这是毛泽东
在沉寂三年重掌兵权后写的第一首作品。
本词写于娄山关激战之后,以娄山关之战为题材,虽然写的是翻越娄山关的行军情景,写的是胜利后的所见所闻所感,但运用的是高度综合法、侧面描写法,把两天的战斗历程浓缩为一天,通过严肃、紧张的行军气氛,透露出激战的先兆,通过猛烈的西风声、凄厉的雁叫声、细碎急促的马蹄声和时断时续、悲咽带涩的喇叭声,暗示战斗紧张激烈,通过描写海涛般起伏的苍山、如鲜血般殷红的残阳,借以表现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激战情景。
这首词是毛泽东所有词作中较为出色的作品。其结构的独特之处在于上阕沉郁,下阕激昂,上阕取冷色调,下阕取暖色调,色彩对比强烈,感情对比亦同样强烈,上下阕的强烈对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作为一代伟大指挥若定的气魄。清平乐·六盘山
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
  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
  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2日,红军由通渭城北上,6日越过。平凉—固原大道,当日夜间进入山区,将尾随敌军甩掉。次日,遇东北军白凤翔部骑兵,一战胜之;当日下午攻占六盘山。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949年4月)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赏析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起九江的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4月23日,人民解放军一举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这首诗就是毛泽东得到前线的捷报后写的。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最后两句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思想提高到理论的高度加以阐述。这两句是说,自然界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断的变化,不断的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第三部分:新天日月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
建设社会主义昂扬斗志
中国的美好未来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余。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七律·到韶山 (1959年6月)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 卜算子·咏梅
(1961年12月)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诗情 这里有蓬勃的青春意气,有婉丽的爱情悲欢;这里有谁主沉浮的浩歌,有霹雳暴动的风烟;这里有残阳如血的壮烈,有战地黄花的灿烂;这里有临海而迎潮博浪的激情,有登山而倚天抽剑的呼喊;这里有风流人物的慷慨,
有人间正道的沧桑;这里有坐地
巡天的浪漫华章,更有闲庭信步的
击水新唱;这里有宏图惊世界,
更有腊梅傲雪霜……独领风骚 毛泽东诗词是继楚辞、唐诗、宋词和元曲之后,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的又一座高峰,是一部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毛泽东诗词别具一格,是在继承前人基础上的创新和发展,明显地具有
崇高优美的革命感情
遒劲伟美的创造力量
超越奇美的艺术思想
豪华精美的韵调辞采诗词之美①史诗美
②人格美
③意象美
④哲理美具有历史的完整性,是一部空前的波澜壮阔的史诗强烈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无私情怀,不畏风险、自强不息、昂扬向上、
艰苦奋斗的战斗精神。
情景交融、形神兼备。
谁主沉浮的国家前途命运的怅然天问,
人生易老天难老的无限感慨,
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历史规律沁园春 告别初中
????从夏至秋,夜幕降临,独倚高楼。听落叶骚动,桂枝折露,满地银华,月光渗透。万里皆空,乌云依旧,秋风拂过万千候。思学友,问点滴往事,可曾记否? ??? 曾经情同足手,怎料从此不再碰头。愁昔日岁月,化为乌有,万千思绪,悲痛离愁。转过街口,若再相见,是否笑脸依旧。若如也,虽擦身而过,还是朋友。沁园春 走进高中
敬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原韵
辞夏迎秋,师生济济,百尺竿头。喜青春岁月,有缘相聚,莘莘学子,结友交流。同学温柔,老师敦厚,开启未来坦道由。共期盼,乘长风万里,鹏起鲲浮。 书山学海遨游,效松柏苍苍四季稠。力破土扎根,枝繁叶茂,饱经风雨,千载劲遒。育德树人,拼搏三年赛武侯。风正劲,立潮头掌舵,斩浪行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