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期末复习及答案(4套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期末复习及答案(4套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01-10 10:50:00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选择题
1.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是(C? )
A.瑞金
B.北京
C.延安
D.西柏坡
2.“晚上10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14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反映的是( D )
A.鸦片战争 B.西安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九一八事变
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次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B )
A.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B.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D.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4.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 D)
A.一二?九运动
B.瓦窑堡会议
C.八一宣言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6.1940年日本天皇曾忧心忡忡地说:“侵入莫斯科的拿破仑军队就是败在消耗战与游击战中,日本军在中国是否感觉到无法对付了?”这说明(???B )
A.中华民族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旗帜??
B.中华民族的抗战使日军深陷中国战场而无法自拔
C.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消耗和牵制了日军
D.中国战场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本法西斯全部力量
7. 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屡败局面的是( C )
A.百团大战  ? B.台儿庄战役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8. 下图是发生在哪一天的历史事件( B )

A.1945年8月15日B.1945年9月2日
C.1945年9月3日 D.1945年8月14日
9. 1940—1943年,日本飞机多次轰炸国民政府中央机关,造成重大损失。该中央机关所在地是( B )
A. 南京 B. 重庆 C. 长沙 D. 武汉
10.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会永远铭记,1937年底,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C )
A.天津 B.武汉 C.南京 D.徐州
11. 中国近代反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曾经屡遭失败,这一局面彻底扭转的标志是( B )
A.北伐战争胜利 B.抗日战争胜利 C.长征胜利? ?D.武昌起义胜利
12. 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D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13. 1945年8月,《新华日报》的一篇社论中写道:“八年间的死亡惨烈,苦难艰辛。在今天这一天获得了报酬了……接受了你们无条件投降。”材料中的“这一天”是( D )
A.8月5日 ??B.8月10日 C.8月12日 ? D.8月15日
14.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C )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5.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短短4个多月便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B )
A.日本“闪电战”的威力
B.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中日力量对比悬殊
D.中国国内矛盾的加剧
16.1939年,国民政府电文称:查第二期抗战开始以及我备战区本运动战、游击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之最高原则,以攻为守指导作战,屡遏凶焰,挫被顽敌,士气振奋,精神日旺。台(儿)庄胜利足为表征。该电文表明( C )
A.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首次大捷
B.八路军在敌后抗日根据地英勇抗击日军
C.正面战场给日军以重大打击
D.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17.1937年底,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C )
A.天津 B.武汉
C.南京 D.徐州
18.面对日寇侵略, 无数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舍生忘死。以下四位抗日英烈,在七七事变后为抵抗日军向北平、天津大规模进攻而捐躯的是( B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B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C.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20.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开始于( A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人民经过了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在那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万众一心、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的壮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
——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1)根本原因: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观点: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论述: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他们浴血奋战、不屈不挠,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任凭列强侵略和奴役的局面。抗战的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赢得了国家尊严,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结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抓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二:“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材料一是什么事件后“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蒋介石的这个命令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2)“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什么?
(1)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2)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23.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次变化。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写出促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伴随列强的人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
从左到右依次为:________
(3)在近代列强浸华的过程中,处于亚洲的日本表现尤为猖撅。请写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导致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侵华事变名称。
(4)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进行,中国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请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中国人民抗战各一例。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2)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资产阶级革命派;新文化运动
(3)九一八事变
(4)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24. 回顾1937年的那些事,感受中国军民抗战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37年的“摩擦”】
材料一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战争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日本右翼团体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内容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1937年的合作】
材料二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国共两党军队相互配合,并肩战斗……面对民族危亡,曾经的对手捐弃前嫌,共赴国难。
(2)“数万名红军将士摘下红五星,换上了国民革命军军服”的背景是什么?材料二反映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形成,这次合作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标志: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

【1937年的抗争】
(3)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奋勇杀敌,请举例说明。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战役有何重要意义。
事例:姚子青率全营守卫宝山,与日军苦战3天,全营官兵壮烈牺牲;谢晋元率部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消灭日军200多人等。意义:持续了3个月,毙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1937年的暴行】
材料三 2018年4月4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遇难者名单墙前,举行了清明家祭活动,告慰遇难同胞的在天亡灵。89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老人当天也来到了活动现场。老人告诉记者,南京大屠杀期间有30万人被杀害,她当时住的地方遍地都是死人。老人说:“他们死得太可怜了,我的外公外婆、父亲母亲、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一家七口人被日本人杀害了,我当时也被刺了三刀……”
(4)从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中你能感受到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何种本性?
残酷性、灭绝人性。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选择题
1.有研究表明:中国十四年抗战直接伤亡人口在4100万以上,加上战时失踪、被俘等项数字,人口损失则超过4500万。材料中的“十四年抗战”开始于(??A? )
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亊变??C.?西安事变??D.?七七亊变
2.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是(??D? )
A.一二·九运动的爆发?
B.卢沟桥事变的爆发
C.八·一三事变的爆发?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3.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者14年。其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D )
A.平型关大捷 B.淞沪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斗是( B )             
A.百团大战 B.平型关大捷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5.“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组织发起的重大战役是( B )
①平型关大捷 ②台儿庄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武汉会战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
6.全国人大决定将12月13日作为国家公祭日,与之相关的主要历史事件是(?C?? )
A.?旅顺大屠杀???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 D.?济南惨案
7.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 30多万 中国军民而饮恨。“它”就是( D )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8.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 B )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B.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
C.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9.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特点是( C )
A.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
10.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 )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11.一部反映抗日战争的电影中,有以下几个情节,你认为下列哪个情景在电影中发生不符合历史真实( B )
A.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
B.邓世昌在黄海大战中英勇牺牲
C.武汉、广州失陷后,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第三次长沙会战中,中国军队大败日军
12.它是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它”是(??D? )
A.?台儿庄B.?上海C.长沙?D.?延安
13. 1940—1943年,日本飞机多次轰炸国民政府中央机关,造成重大损失。该中央机关所在地是( B )
A. 南京 B. 重庆 C. 长沙 D. 武汉
14.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会永远铭记,1937年底,日军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30万人以上。这场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C )
A.天津 B.武汉 C.南京 D.徐州
15.全国人大决定将12月13日作为国家公祭日,与之相关的主要历史事件是(?C?? )
A.?旅顺大屠杀???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 D.?济南惨案
16.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对华侵略,最致命的错误是大大低估了中国民众内部深深蕴藏着那种生死关头时万众一心的民族凝聚力。最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C )
A. 义和团战士奋勇抗击八国联军 B. 北伐将士不怕牺牲英勇对敌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维新派为救亡图存宣传变法
17.歼敌1万余人,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的是:( B )
A. 武昌战役 B. 台儿庄战役 C. 平型关大捷 D. 百团大战
18.下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B )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D.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19.“沈阳事变(日本称九一八事变为沈阳事变)于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发生于沈阳城外,是远东有史以来最大事变。”其“最大事变”标志着( C )
A.甲午中日战争战败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C.抗日战争由此爆发 D.国共合作抗日形成
20.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D )
A. 北伐战争 B. 辛亥革命 C. 人民解放战争 D. 抗日战争
二、非选择题
21.仔细阅读下面一则史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1936年12月28日,毛泽东在《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中说:“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而作了种种努力,全系由民族生存的观点出发。致使内战扩大,张杨长期禁锢蒋氏,则事变的进展徒然有利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讨伐派。”
(1)根据材料可知,中共对西安事变持何态度?为什么持这种态度?



(2)西安事变的解决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1)主张和平解决:从全民族利益出发
(2)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指出:当时“参战的地域虽然是全国性的,参战的成分却不是全国性的。广大的人民群众依然如过去一样被政府限制着不许起来参战,因此现在的战争还不是群众性的战争。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而不带群众性,是决然不能胜利的”。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
(1)材料中的“政府”是指哪一政府?它代表哪些阶级的根本利益?

(2)抗日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役中的战况如何?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1)南京国民政府。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2)战况: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原因: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不许广大人民群众参战;国民党军队指挥失误;日军的疯狂讲攻。
2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材料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的到达延安……你们走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开展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本来分别是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
材料三: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绝笔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注:缅甸地名),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1)材料一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这支英雄部队从1931年开始就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导致东北沦陷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此谈谈该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2)依据书信内容,判断这封家书距今(201 8年)已有多少周年?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在抗战中有怎样的地位?
(3)材料三中戴安澜将军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4)2015年9月,中国打破常规,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进行阅兵,有何意义?
(1)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日战争开始。
(2)78周年;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选在此时阅兵,可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避免历史悲剧重演,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果实,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也可以振奋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24.综合探究题
抗日战争的历史不仅仅是一部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的历史。请结合所学史实回答如下问题:
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于何时?列举出一位到东北组织游击队抗日的民族英雄。
国难当头,北平的爱国学生掀起的抗日救亡运动是什么?这一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
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评价的是哪场战役?
目前日本国内极少数人试图抹杀、掩盖、歪曲侵华历史,请举出一个典型事例对他们进行反驳。
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敌后抗日,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制定了各项政策和
措施,请写出其中一项。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建立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请列举
出加速日本投降的国际因素两例
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是在什么时候?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1)1931年九一八事变 杨靖宇
(2)1935年 一二九运动
揭露了日 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
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年七七事变
淞沪会战
南京大屠杀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美国向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选择题专项练习

1.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 A )
A.中华民族的抗战从此开始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
2. 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C )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C? )
①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②八一三事变爆发
③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通电,疾呼“平津危机!华北危机”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4.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是党的哪次会议的政治路线( D )
A.党的二大 ? B.遵义会议 C.洛川会议 ? D.党的七大
5. 成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的是( B )
A.国民政府 ??       B.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
C.海外华侨 ??       D.美国、苏联
6.小芳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一份《西北文化日报》,其中如图所示版面涉及的事件是(B ???)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重庆谈判
7.“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何香凝寄给蒋介石的这首诗,表达了她的什么感情(?B?? )
A.?愿以妇女的身份参加抗日战争? B.?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希望政府批准她招募女兵抗日??D.?表现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8.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有利的客观因素是( D )
A.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B.经济危机使得日本经济困难
C.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方针
D.中国国内局势动荡,战争频繁
9.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D )
A.中共二大 ?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大
10. 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军队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C )
A.平型关战役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徐州会战
11.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战役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领导该战役的将领是( A )
A.彭德怀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李宗仁
12.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杭战期间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次战役是( B )
A.台儿庄大捷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3. 张学良回忆(1901年-2001年)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B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14.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举办一场抗日战争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了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他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 )
A.英勇抗日,同仇敌忾 B.抗美援朝,洪流奔涌
C.三大改造,胜利完成 D.十年文革,烽火绵延
15.“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在卢沟桥事变中为国牺牲的将领有(B  )
①邓世昌 ②佟麟阁 ③赵登禹 ④林则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6.右图是南京国民政府颁发给朱德的委任状,该委任状颁发于( C )
A.国民革命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7. 抗战时期,正面战场局部反攻的起点是( A )
A.湘西会战 ?B.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 D.台儿庄战役
18.1940年3月,在日本的扶持下,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的是( A )              
A.汪精卫 B.蒋介石
C.李宗仁 D.孙中山
19.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B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B.中华民族的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C.加速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D.中国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20.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C )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北红军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21. 下列对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A.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C.毛泽东在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 ??
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22.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 D )
A.中共二大 ?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 D.中共七大
23.下列历史事件中,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平型关大捷 ②中国军队激战台儿庄 ③中国守军在卢沟桥奋起抗战 ④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24.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 A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5. 下列发生在全民族抗战时期的历史事件有( D )
①九一八事变 ②西安事变 ③台儿庄战役 ④百团大战
A. ①②③④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③④
26.1931年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的抗日队伍是( ?B ?)?
A.抗日救国军
B.抗日义勇军
C.八路军 D.新四军
27.西安事变爆发的时间是(C ? ?)?
A.1935年12月9日
B.1935年12月12日
C.1936年12月12日
D.1937年7月7日
28.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在( D )
A.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B.晋绥抗日根据地
C.山东抗日根据地 D.陕甘宁边区
29.小丽同学以“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整理所学内容,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D )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林彪——平型关大捷
C.邓世昌——黄海激战 D.彭德怀——台儿庄战役
30.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的一篇新闻报道,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C )
A.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进攻陕北红军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31.“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这句话生动准确地概括了________爆发前,广大学生当时所面临的严峻社会形势( B )
A.五四运动 B.一二·九运动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32.台儿庄是徐州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就发生于此。台儿庄战役是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光辉结晶,领导该战役的将领是( A )
A.彭德怀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李宗仁
33.1938 年春,日军进攻徐州。李宗仁指挥军队积极抵御,与日军血战近 20 天,中国军队歼敌 1 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这场战役是( B )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枣宜会战 D.长沙会战
34.抗战后期,造成国民党军队大溃败的战役是( B )
A.长沙会战 B.豫湘桂战役
C.淞沪会战 D.武汉会战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选择题
1.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这样描述过中国抗战期间的一次战役:“整个华北地区……都成了战场。……100团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这次战役是( B )
A.台儿庄大捷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2.下列历史事件中,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
①平型关大捷 ②中国军队激战台儿庄 ③中国守军在卢沟桥奋起抗战 ④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②④ D.②①④③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军民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的根据是(?D )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根据地军民的力量超过了国民党军队的力量
C.中国共产党在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巩固根据地的措施
D.根据地军民抗击了侵华的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4.蒋介石是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上 (?http:?/??/?www.21cnjy.com?)半叶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下列历史事件中蒋介石没有参与的是( C )
A. 建立黄埔军校 B. 西安事变 C. 百团大战 D. 重庆谈判
5.1940年,为粉碎日军对敌后根据地的“扫荡”和封锁,彭德怀指挥了八路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进攻,这次战役的主要目标是( C )
A.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对峙 B.夺取沦陷区的大城市
C.毁坏交通线及日伪据点 D.消灭国民党有生力量
6.“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是近代历史上哪场运动的口号?(C )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一二九运动 D. 洋务运动
7.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的标志是:( C )
A.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义勇军抗战
C. 七七事变 D. 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8.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D )
A.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9.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成为抗战的前哨阵地,中日双方在湖南进行了6次会战,其中取得胜利并在国际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是(???A )
A.第三次长沙会战
B.武汉会战
C.湘西会战
D.徐州会战
10.抗日战争中,领导中国军队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的著名爱国将领是( B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叶挺 D.彭德怀
11.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对内对外政策的特点是( C )
A.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
12.蒋介石电文:“此次台儿庄之捷,幸赖我前方将士之不怕牺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奋斗,乃获此初步之胜利。”材料说明台儿庄大捷的原因是( A )
A.全民族团结抗战 B.国民党军队英勇抗战
C.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 D.华侨华人支援抗战
13.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
A.壮大抗日力量 B.打倒北洋军阀
C.改善农民生活 D.消灭地主阶级
14.下列四幅影视作品宣传画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民英勇抗敌的事迹。其中,以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敌为主题的有( D???)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中国抗日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时期,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C )
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重大牺牲
④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6.与中国以往反侵略战争相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C)
A.国际社会给与了极大援助
B.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C.实现全民族抗战
D.日本侵略者战线拉得太长
17.“日本不仅侵略中国,还发动太平洋战争,侵略了亚洲许多国家,中国的抗日战争也支援了它们的反侵略战争。”这段话主要说明了( C )
A.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
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B.抗日战争洗刷了中国近百年的民族耻辱
C.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D.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复兴的转折点
18.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这首歌曲在20世纪60年代曾家喻户晓,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C )
A.中共一大 ? B.遵义会议 C.中共七大 ? D.中共二大
19.1937年,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普遍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是因为( B )
A.井冈山根据地创建 B.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C.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D.抗日战争即将胜利
20. 2006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C )
A.58周年 B.59周年 ?? C.61周年 ?? D.60周年
二、非选择题
21.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北文化日报》报导的一则消息,请回答:

(1)此消息报导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此事件的策划者是谁?他们策划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3)此事件的结果如何?有何重大意义?
(1)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2)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
(3)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
材料二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组织状态。克服了这一缺点,就把日本侵略者置于我们数万万站起来了的人民面前,使它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我们一声唤也要把它吓一大跳,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
——《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国共两党做出的相同反应是什么。写出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两例著名战役。


(2)国民党军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对日作战的区域及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各起了怎样的作用?





(3)结合材料二,想一想为什么说只要中国的广大民众组织起来,就一定能将日本侵略者这匹“野牛”烧死?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成语形容当时中国各个阶层的团结合作。
(1)相同反应:抗击日本侵略者。战役:国民党军队发起台儿庄战役,中国共产党领导军队发动平型关战役和百团大战。
(2)国民党军队:以大兵团、阵地战等方式,依靠军队与日军在正面战场进行作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以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等方式,依靠人民群众在敌后战场进行抗战,钳制了日军大量兵力,严重威胁着敌人的后方。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中国的广大民众是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最伟大的力量,只要中国的广大民众组织起来,就一定能打败日本侵略者。血肉筑长城或众志成城。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四年抗战,艰苦卓绝。北起松花江,南到珠江两岸,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当此国难严重、民族生死存亡之时,在团结御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中日两国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也有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就要汲取历史的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中日关系的不断改善和发展,这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材料三:1931-1945年,日本发动了长约14年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但日本政府、日本一些右翼势力一再美化、歪曲、否认侵华战争,隐瞒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比如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发表错误言论等。我们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
(1)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列举唐朝时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史实。(列举两例)
(2)列举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华东制造的侵华事变的名称各一个。
(3)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团结协作,共同抗日。列举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的著名战役及指挥者。(各列举一例)
(4)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结束,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5)如何理解中日关系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1)日本先后十三次派出遣唐使与唐朝通好;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等。
(2)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
(3)正面战场:台儿庄战役、指挥者:李宗仁 ;敌后战场:百团大战、 指挥者:彭德怀。
(4)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5)就是要汲取历史教训,开辟中日友好合作的新道路;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建设祖国,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警惕日本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坚决反对日本政府、右翼势力的错误言行;反对战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等。
24. 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以“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文献载“史”】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加了……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的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严重的政治任务。
——八路军总部的战役预备命令
(1)八路军为实现“较大的胜利”发起了哪场战役?薄一波曾经评价这一战役是“抗日战争中最光辉的一页,必将载诸史册,永放光芒”。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
战役:百团大战。看法:这次战役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它还牵制了日军的兵力,对支持正面战场作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表格记“史”】

(2)为了巩固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措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影响: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感悟历史】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无愧抗日的先锋,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言之成理即可)